新浪财经 宏观经济

媒体评赛麟事件:投入几十亿造车项目却停摆 地方招商要强化风控

新京报

关注

投入几十亿造车项目却接二连三停摆:地方招商也要强化“风控”

▲图片来自赛麟汽车官方微博。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曾经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的明星——赛麟汽车陷入停摆。随着赛麟工厂被查封、账户被冻结,员工悉数离职,被指“空手套取66亿国资”的赛麟汽车董事长王晓麟远遁美国,并与江苏县级市如皋市隔空相怼,如皋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也蒙上了一层迷雾。

如皋市有领导就坦言,赛麟事件留下的教训表面上看是如皋的,但不仅仅是如皋的,“周边区县要借鉴,上级主管部门也要借鉴:不能一窝蜂全部上新能源汽车项目,对一些公司的资质,要进行更严格的审核。”

赛麟不是如皋第一个倒下的整车项目,报道显示,近些年如皋至少有3个整车项目以失败告终。个中经验教训,确实值得总结。

前些年,在产业发展诉求的驱动下,押宝汽车产业成了很多地方的常见动作——毕竟,当时新能源汽车正在风口上。统计显示,从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国内共有超过200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项目落地,涉及投资金额1万多亿元,产能规划达2124万辆。

然而进入2019年,随着补贴退坡和汽车销售走低,曾经盛极一时的造车新势力企业数量锐减至40家左右;与之对应的,是不少地方因当初的产业引入而陷入尴尬困局。

汽车制造是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产业链条长,产值高,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眼中的“香饽饽”,原本再正常不过。加之新能源汽车确实代表了某种趋势,不少地方使出浑身解数想挤上赛道,也是主动谋发展的体现。

但汽车产业产值高的另一面,是技术、人才和产业基础都有一定门槛。这样一种门槛要求,客观上就注定了争抢汽车风口的风险。

另外,各式造车新势力的涌现,本身也自带泡沫,资本的投机属性不容低估。一种常见现象是,地方看中的是造车新势力的汽车生产能力与周边产业辐射能力,但背后的资本却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瞅准的是地方能够提供的低价地。正因如此,这些年来,不少失败的整车项目都伴随着土地烂尾的花絮,而“造车还是圈地”也成了舆论对某些汽车项目的质疑点。

砸钱、给地、送服务……不能否认多数地方发展汽车产业的诚意和决心。但是,对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产业而言,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有意扶持,政府介入的尺度都需要谨慎拿捏,更要注重其中的风险把控。

不少失败案例表明,有的地方为揽来整车项目,往往是“倾囊相助”,这种“孤注一掷”的重投资模式,反而容易为项目烂尾埋下隐患。如一些造车新势力纯粹靠补贴输血而忽视自身技术提升,已是公开事实。

因此,政府引入汽车项目,不管如何表现诚意,首先还是要有市场化思维与边界意识。对地方而言,最好的支持还是过硬的营商环境,避免直接砸钱与企业一起“下注”。而即便是提供资金支持,也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引入必要的风险控制机制。

这方面,上海引进特斯拉,合肥国资“牵手”蔚来汽车,都提供了正面的经验参考。应该看到,政府的专业和谨慎,不仅能够减少地方发展的风险,也实际上是对车企的对等“筛选”,有助于压缩行业泡沫。

不管是汽车,还是光伏,抑或其他领域,不少产业风口一旦形成,确实很容易跟地方发展饥渴“撞上”。然而,每个地方的发展状况、产业环境千差万别,招商引资上理应有足够的风控意识,切忌浮躁之风。

这背后也需要各地在相关政绩考核上,给予地方干部一定的“从容”空间,能够真正有耐心找到发展的比较优势,据此招来或培育可行的项目与产业。而回到政府行为本身,决策的科学化,对于减少招商引资风险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些程序不能被架空。本质上,这也指向了一点:要尊重市场规律,回归决策理性。

□任然(媒体人)

编辑 陈静   校对 卢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