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宏观经济

马光远:林毅夫,你错了

新浪财经

关注

· 本文来源:亚当斯密经济学(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真正危险的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

——凯恩斯

作 者 | 刘胜军

01

笔者在《任泽平新周期是第一笑话,谁是第二?》一文点出林毅夫流传甚广的几大谬误观点:

1. 中国从 2008 年以后应该有 20 年 8% 增长的潜力。

2. 中国经济有可能而且有条件“风景这边独好”。

3. 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最主要的原因是外部性的、周期性的,而不是内部的体制性、机制性的。

4. 不少经济学家主张,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应该向消费拉动转型。我觉得提出这个看法的人,不是不懂经济,就是故意误导中国。如果说必须放弃投资拉动,必须改为消费拉动,这是想要中国未来几年爆发金融危机的论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间是检验预测的最好裁判。林的以上观点都被现实无情“证伪”。

02

英雄所见略同。

12 月 9 日,经济学家马光远撰文批评林毅夫的观点:

▐  过度乐观

• 从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职位离任回国的林毅夫先生是少有的对中国经济未来 20 年依旧保持快速增长保持乐观的人之一。

▐  从后发优势到后发劣势

• 从林毅夫的学术逻辑看,林毅夫一直强调要素禀赋结构是一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基础,并以此为基点强调中国的后发优势。相信当年他和杨小凯的那场论战,让很多人记住了“后发优势”这个词。

• 林毅夫先生所讲的后发优势,主要指“技术创新”层面,而不是制度层面。林毅夫先生认为,要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力做出判断,最重要的是分析其技术变迁的可能性。持续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制度变迁,是现代社会经济长期增长的驱动力。

• 应该肯定,在中国经济学界,林毅夫先生的学术功底应属一流,但其长期以来只强调“技术创新”而不强调“制度创新”的观点也一直为人所诟病。

• 2012 年以来中国经济的所处的困境是结构性的,而不是周期性的,是长期以来关键领域改革滞后和转型停滞的必然结果。

▐  投资刺激只会让问题更糟

• 奇怪的是,在达沃斯论坛上,一直认为中国经济“投资过度”的林毅夫先生,却一反常态开出了出台新一轮刺激政策、大搞基建的药方,这是令人吃惊的。林毅夫举例说:“此前一些人不太理解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比如 1998 年实施了基础设施投资,到 2002 年,高速公路长度翻了五倍,当时一些人质疑这些高速公路是资源浪费,但如今很多高速公路已经拥挤了。”而这个其赞赏的例子,又恰恰是其以前的著作中一直诟病的。

•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目前之所以陷入增速不可遏制下滑的困境,恰恰是由于多年以来过度依赖出口和政府投资,再加上制度建设的滞后以及关键领域改革的停滞不前,技术进步缓慢,产业低端,一些产业只有产能的扩张而没有技术的进步,导致很多行业的产能过剩,收入分配改革的僵局又导致消费不断萎缩,这是最近 10 年,学界一直反思的共识,并将改变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作为中国经济未来努力的方向。

• 坦率而言,“四万亿”的刺激计划的确遏制了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但因执行的偏差和资源分配的问题,“四万亿”的政府投资计划使得一些产能本来已经过剩的行业更加过剩,而一味的强调“保八”又对结构调整和转型形成了明显的挤出效应,2009 年和 2010 年,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拉动达到了创纪录的 70% 以上,经济发展结构更加扭曲,政府过度的举债使得地方债务沉重。

• 由于资源并没有更多的转向真正困难的中小企业,没有转向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因而在经历三年的增长之后,2012 年,中国经济由于产能过剩等问题,导致再次出现严重的困难。“四万亿”遏制了经济增速的下滑,但 2012 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很多问题,又和“四万亿”政策本身不无关系。

• 2008 年金融未来以来的事实证明:中国经济如果不坚持转变发展模式,不坚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不坚持改革开放,不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仅仅依靠政府短期投资,除了可以获得短期的“漂亮数据”之外,不仅无助于中国夯实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反而会一再贻误中国经济转型的时机。

• 基于此,包括笔者在内的人一直呼吁放弃“瘸腿”的增长,下决心放弃对政府投资拉动和出口增长的依赖,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

▐  简单类比之下的误导

• 林毅夫总是说,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和 1951 年的日本、1967 年的新加坡、1975 年的台湾以及 1977 年的韩国较为类似,他据此判断中国未来能继续以 8% 的速度再持续增长 20 年。这只是一种时间方面的简单类比,但林毅夫先生列举的每一个实现快速增长的经济体,究竟做了什么,通过什么战略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这恐怕才是最重要的。

• 众所周知,日本从 1955 年以来,经济开始走上腾飞之路,但日本经济的腾飞恰恰是一直在放弃对出口导向的依赖,通过政府强有力推动的产业政策和收入倍增计划,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而不是一味靠投资和出口赶上了美国。而 80 年代以来,日本创新步伐开始放慢,过度依赖房地产拉动经济,伤害了日本经济发展之魂,因而经历了惨痛的“失去的二十年”。

• 比速度更重要的是,中国能否改变目前经济规模全球第二,但却没有任何一个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是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的尴尬。摆脱这样的尴尬,不靠产业升级,不靠改革开放,不靠制度创新,而仅仅靠投资拉动,不要说走不出“增长魔咒”,恐怕会使中国陷入长期的难以走出的“陷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