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产经

存款准备金“双率双降”后 资金如何流向实业?

新京报

关注

原标题:存款准备金“双率双降”后,资金如何流向实业?

继3月30日宣布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之后,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再出货币政策宽松的新招,决定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而较之“降准”的常规动作,更不同寻常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决定自4月7日起将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

所谓准备金,是指具有存款业务的大小商业银行依法必须按照收纳的存款数额向中央银行存放的现金。存款的本质是银行对存款人的负债,准备金的作用是强制银行将一部分钱交给政府代管,以应对挤兑的局面。同时,也有调节银行资金松紧的作用。

而超额准备金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在缴足法定的、不得不交的准备金之后,自愿存放在中央银行的钱。商业银行们自家并不缺保险柜装钱,既然要自愿存放到政府那,也就不会白存。老百姓存钱在各商业银行有利息,各商业银行把钱转存在中央银行自然也得有利息。自2008年以来,这个利息率一直是年化0.72%。这个金额实际上不算低,因为银行可以随时提取、动用超额准备金,相当于央行提供的活期存款服务。而我们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自2007年12月以来就没超过0.72%,2012年7月以来则一直维持在0.35%的历史低位。商业银行在理论上或实践中还有破产的风险,而中央银行在制度设计上是不会破产的,1亿元超额存款准备金存一年也有72万元的收益。

此番中央银行把超额准备金利率拦腰打折,可以说是对银行“躺赚”的收益做了大手术。而这么做的理由跟普通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其实是一样的。就是鼓励商业银行把钱投出去。

商业银行怎么投钱?它们依法不能购买证券产品、保险产品、非自用不动产,基本的生财之道就是发放贷款,这既是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也是间接金融业对工商实业的输血方式。

诚然,放贷有风险,无论是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还是作为负债经营、要为存款人负责的风险性机构,商业银行都不能、不应该随意放贷。其谨慎、保守、“没出息”地在超额存款准备金中堆钱,都有其合理性。政府不能直接擅自指令银行向谁放贷,但是可以通过经济杠杆、财务激励来改变银行的成本收益考量,实现因势利导。

定向降低准备金率,是为了让那些以农村为主要或重要客户对象的近4000家中小银行(而不是全国性大银行)获得更多的可用资金。而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驱使所有的银行重新为原来用作超额存款准备金的资金寻找新的使用方式,来弥补相应的收益损失。

显然,合理的贷款、特别是面向三农和中小企业的贷款、面向外贸和受疫情影响较严重产业的贷款,是宏观调控部门意中的使用方向。根据中国人民银行4月3日的表述,这一举措既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的当前需求,也是“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目标所需。而较之政府提高财政赤字率或发行特别国债,存款准备金的“双率双降”是相对更为市场化的刺激经济的方式。

毫无疑问,自今天开始,我国的资金流动性将更为充裕。但经济生活各方面的变化还存在不确定性。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与降低贷款基准利率不同,不是对企业的直接减负,不一定对股市产生直接的利好刺激。而商业银行能否主动地把资金以优惠的利率投向政府期待的弱势行业,也有赖于多个相关部门的协作努力,而不是靠银行放贷部门的“勇敢”。政府部门做好“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的权利、减税降费等,都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银行贷款的安全性,让此次“双降”释放的资金流入实业,而不是在体外循环或进入房地产业等,制造新的金融风险。

缪因知(学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