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产经

郭广昌:企业经营上最感谢王石 他真实地戳到我的痛处

新浪财经

关注

原标题:复星发展20多年中,郭广昌思考了这几个重要问题 | 亚布力20年精彩拾萃

来源: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

2020年,亚布力论坛成立20周年。

2001-2020年,是亚布力论坛成长的20年,也是中国经济腾飞的20年,又是中国企业家群体崛起和壮大的20年。过去20年,亚布力论坛陪伴、见证了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回顾过去,我们发现亚布力论坛这20年中,见证和记录了太多企业家的故事、思想和闪光瞬间,或温情、或理性、或激烈、或豪迈、或幽默……这些或许能为大家观察和感受中国经济发展及中国企业家成长提供另一个视角。

为此,在亚布力论坛20周年之际,我们特别策划《亚布力20年精彩拾萃》栏目,回顾这些精彩故事、思想和闪光的瞬间。

本期我们一起回顾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在过去20年对复星发展问题的思考。

怎样从方法论上解决问题?

1、郭广昌VS王石的著名争论:混业&专业?

做很多事情一定要从方法论上解决问题。

比如讨论混业、专业的问题,专业行,混业也行,采取哪一条路都行,哪条路都有优点和缺点,关键是想清楚缺点是什么、优点是什么,我们怎么做得更好,这就是一个方法论。

但是很可惜,五年以前(演讲时间为2010年)在中国存在一个大争论——一个企业应该混业经营还是专业经营的时候,都是一边倒的,只要是混业经营或者综合类公司都是要倒的。大家基本上都是一边倒的态度,没有一种很良好的方法论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有一次在亚布力,我请王石喝酒,我们聊混业、专业问题。他说,我不做综合类,但你看我发展得多好?你们做综合的起码有一天是要死的。当时马云也在,那天马云也帮着王石,两个大佬在攻击我。我本来不容易发火的,那天我实在急了,就据理力争,说:“综合类也好,专业类也好,其实道理是一样的,但是要搞清楚这么做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我现在跟各位说:‘想清楚,做综合类会有哪些问题,我也找到解决方案了,我能做好。’”

我与王石的那次对话在业界谈论比较多。其实我在企业经营上最感谢的人就是王石,因为他最真实地戳到了我的痛处。

2、投资者管理or产业运营者管理?

我一直在思考,我是一个产业的运营者,但同时又是一个投资者,如果仅仅站在产业运营者的角度思考是不对的。如果同时让郭广昌做好三个产业的话,肯定是做不好的。站在一个投资者的角度上去管理,和站在一个产业运营者的角度去管理,其实是两种模式、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都能成功,关键是要配以不同的资源,没有一条路是可以直接通到上帝那里的,没有一条路是错的,每一条路都有一定的方法。

复星经过这么多年,想做一个多产业的公司,其实就是一个投资性公司,当然不只是做投资而不做管理,也可以是非常丰富的管理方式。作为投资性公司是丰富多彩的、各式各样的,关键是找到一条自己的道路。

复星要找到自己的道路,第一是投资机会的选择,什么时候选择做什么样的投资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是投资之后如何管理,能否通过管理创造价值,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管。第三,是否有足够的资金,资金从哪里来,资金的来源和你什么时候做投资、投资者的管理是一个链条。这个链条里核心的是人,就是有什么样的人来做这些决策。所以做一个投资型公司就是这三点。

我们力图做专业的投资者。这是我们复星积累的能力。

全球化中怎么做才能竞争力?

1、融入全球为什么应成为中国企业的常态?怎么做才能具备竞争力?

中国经济融入全球,中国企业融入全球,这应该变成企业家生活的一个常态。

从全球来看,两类国家的企业要想生存必然要走全球化道路:一种是本身没有市场的经济,像以色列,他们设立的企业目标就是全球化;另外一种是大国经济,比如美国、中国。

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以在考虑企业生存时,我们一定要从全球化角度去思考,在全球化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企业家需要把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并将它们变成能够创造附加值的产品,解决客户的痛点,这也是企业的使命。

在将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整合时,我们会发现全球生产要素和禀赋很不一样。比如澳大利亚拥有资源优势,而文化创意方面做得最好的是法国和意大利,制造业相对发达的是德国和日本,最具创新能力的是美国硅谷和以色列。那么企业如何做才能具备强有力的竞争力呢?最简单的一点就是对各种禀赋资源加以利用。

把企业全球化生存与发展作为一种新常态,首先我们要尊重其他国家的底线,即尊重他国的法律,因为成熟的经济体不会突破法律的底线。

我们不要做只会一味抱怨的祥林嫂。我曾经对日本朋友说,你们到中国投资失败就说中国的法律有问题,到美国投资失败就说对方能力不行。我们不要做这样的事情,我们要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

另外还要尊重别人的偏见,我们要对投资有足够的耐心。当别人对我们有偏见的时候,我们要敢于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通过沟通尽力消除他们对我们的偏见。

除此之外,中国企业全球化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与所有的优秀企业之间是有共同的语言,也就是企业家精神。

复星投资葡萄牙最大的保险公司CaixaSeguros(简称CSS)后,我跟CSS的CEO沟通,他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是:“我感谢你给了我一次做企业家的机会,让我和你们一样发光发热,为国家创造财富”。

中国的民营企业天生就可以全球化,因为我们希望法治,我们希望市场化,我们强调创新精神,而这些价值观恰恰是全球所有企业共同遵守的,所以使用什么语言交流不是问题,语言背后的内在逻辑才最重要。

2、反全球化浪潮出现,怎么办?

我觉得,现在世界出现反全球化的观点是很正常的。

其原因讲到底就是他们普遍有个共识:全球化使中国得利更多。但我觉得,实际上他们也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得利者。

另外一个原因,客观的说在中国进入WTO、全球化的过程中,全球企业低估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低估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学习能力,他们没有想到中国在全球化过程当中能够这么快崛起。

当然,我觉得如果把全球看成一个大家庭的话,还应该是有序。现在有点失序,大家还需要重新磨合,重新回到全球化共同发展的平衡状态。

对中国来说,我觉得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企业,非常明显的一点就是要继续坚持全球化开放,这对我们是有好处的。

首先,就像习总书记说的,中国有巨大的市场,中国的发展充满潜力和机会。我们依托这样,可以获得全球共融的发展空间。

其次,现在海外许多国家对中国企业非常开放,比如复星拥有着占葡萄牙三分之一市场份额的保险公司、德国220年历史的私人银行。所以如果我们希望有一个全球开放的市场,那要先有能力让全球认为中国是愿意去参与全球发展的。我们现在的企业有能力,尤其是十足的学习能力,去参与全球竞争,在开放的过程中我们的竞争是不弱的。我们应当有这份自信、胸怀,这对中国经济、中国企业的发展都将有利。

复星为什么要混改?

混改第一个难题,是大家都担心国有资产的流失。但其实民营企业心里也在想,也怕自己的资产流失。所以混改需要一个保证,就是保证大家在合作过程中的资产作价是得到有效保护的。这里面我觉得两点非常重要:第一,任何的混改一定要自愿、自主,不要拉郎配,不要作为一种政治任务。第二,过程一定要规范和透明。

复星参与了这么多混改,到现在为止,每个混改在我们参与改革之后,企业都发展的比较好。比如像国药控股,也经过了不知道多少次重新的审计,过程当中有没有国有企业的资产流失?我们只能用过程的规范透明来保证结果的公正合理。不能因为这个企业发展好了,感觉之前作价好像低了,就成了国有企业资产流失。但是这个企业没发展好呢?不就是民营企业的资产流失了吗?这里面关键的还是过程的规范和透明来确保结果的公正。

混改第二个难题,也是我们避不过去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应该是国有控股还是民营控股?

我觉得我们混改最终的目标,一定是希望能够使国有企业的体制和机制有所改变,否则混改就变成一个伪命题。如果民营企业只是一个小股东,只是拿钱出来,但是大家也知道现在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一定比国企更贵,那么这就变成一个伪命题。所以我认为混改原则上应该是在竞争性领域国有不要绝对控股,最好是民营控股。同时混改企业第一时间引入市场化的体制机制,以完善现代企业管理的制度。

当然有些项目在国有控股的情况下也能做好。比如说复星参与混改的国药控股,其实是国有控股的。但是我们在设立的当初,就设立了比较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而且非常幸运的是国药历任的董事长以及国资委都遵守了这个章程。

混改第三个难题,到底民营企业能够为国有企业带来哪些赋能和帮助?这个我只能站在复星的角度,我觉得有几个方面:

第一,我觉得我们要赋能市场化的体制和机制,让决策流程扁平、高效,引入明确的绩效和激励体系,支持管理层持股并风险共担等等。

第二,我们要积极支持混改企业全球化整合资源、壮大自己。

第三,要加速技术研发的投入和国际化市场的开拓。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混改困难这么多,教训、经验也不少,我们还要做?这就像结婚,那么麻烦,大家为什么还要结婚?婚姻会带来很多麻烦事,但是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家庭,因为婚姻再麻烦,家庭的价值也是无法替代的。混改也是这样,虽然有那么多难题,但是混改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是有价值的,特别是对中国的经济是有价值的,所以即使困难再多一点,我觉得积极推动混改也是有价值的。

企业家信心来自哪里?

对整个中国经济来说,如果哪一天企业家都不来亚布力了,我就没信心了。对复星来说,如果我们所有的员工都不努力工作了,我就没信心了。对中国来说,如果我们的年轻人都不想超过马云,我就没信心了。

我觉得信心最根本还是来自于精气神,只要在创造,只要努力工作就有信心。我最怕大家都在抱怨,都不想干活,都说是别人的错,那这时候我们就没信心。

企业家的信心来自哪里?我觉得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理性。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性和克制,不要过多指责人家,不要做祥林嫂。理性是什么?我们对所有现象、问题的分析不亢奋,做到客观,我们看到不好的方面,也看到好的方面。

第二,智慧。我们要看到别人没看到的地方,我经常和马云、陈东升等企业家朋友聊天,也经常参加企业家的论坛,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观点,我们要多听,多感受。有了这种智慧就相当于在黑暗当中看到了光明,哪怕一点点光明,我们也会知道应该走几步,而走几步后前面会有更多的光明,我们也就会走得更远。

第三,爱。企业家要有爱,爱你的事业,爱你的企业,爱你的国家,爱你的员工。因为爱,我们勇敢,我们担当,我们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