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产经

传富士康欲售投资610亿LCD面板厂 行业产能过剩何解?

商学院

关注

传富士康欲出售总投资610亿元的LCD面板厂,行业产能过剩何解?

文:沈思涵  石丹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富士康正在考虑出售位于广州增城区的10.5代线的LCD面板厂。

公开资料显示,该工厂由超视堺国际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运营,早前由鸿海创始人郭台铭和日本夏普共同持股的堺显示器产品公司与广州市政府合资而成。

据了解,这一工厂属于超视堺第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项目,于2016年12月宣布投资计划,投资金额高达610亿元人民币,预计将于今年10月正式量产。《商学院》记者向富士康相关人士核实出售情况,但对方仅表示“公司并未拥有面板厂,不清楚此事。”

时间追溯到2017年3月1日。据人民网报道称,这一天,富士康第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在广州增城正式动工。

彼时,郭台铭在这个园区奠基仪式上曾激动地表示,“这次开工要建的不仅是一座工厂,而是一座工业化的百岁新城,代表健康和未来科技发展的新城。”

按照富士康的规划,这个第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项目总投资610亿元,一期项目预计2019年6月完工。量产之后,其年产值将达到920亿元,相关工厂将成为8K液晶面板工厂,着重提升65英寸、75英寸产品的切割效率。

而在不久前的7月31日,超视堺第10.5代全生态产业园生产线首片65寸产品点灯仪式宣布举行,会上超视堺总厂长朱启宝还提到,接下来会用业界最快的速度进行产能爬坡和良率提升。

在该工厂即将完成量产,产线运转良好的情况下,此时传来富士康准备出售该工厂的消息,不免有些令人诧异。

对此,家电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分析认为,这与目前国内液晶面板设计产能严重过剩有关,而且OLED的崛起,也使得液晶面板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和冲击。

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规模为1.4亿片,年增3.6%;而中国大陆面板厂的出货量占全球总量的45.8%。

其中,京东方(BOE)的首条10.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中电熊猫(CEC)成都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均在一季度实现满产;另外,华星光电(CSOT)的10.5代线和惠科(HKC)滁州的8.6代线也开始量产爬坡。

而富士康原本投资建厂的目的,就是希望扩大夏普的面板产能,从而实现夏普品牌的复兴之路。但在如此大规模的液晶产能释放面前,也使得行业库存在逐步走高,产能过剩问题非常明显。

“夏普以往倚重的是10代线面板厂,并希望将其与自身品牌相互连结,然而在国内京东方、华星光电的10.5代线量产之后,65英寸、75英寸面板供给就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也让夏普失去了竞争的利基点。”集邦咨询(TrendForce)研究副总经理邱宇彬表示。

自2016年被富士康收购之后,夏普便推出“天虎计划”,把重振中国市场作为当务之急。

所谓“天虎计划”,其实质就是运用富士康的制造优势,通过降价促销等方式,大力推广夏普的液晶电视,提高市场销量和占比。然而,大打“价格战”的做法,使得夏普的品牌定位发生巨大转变。

刘步尘提到,自夏普进入“富士康体系”之后,夏普电视的低端化表现明显。“以往国产的液晶电视售价最低可能卖到三千五,但夏普最低却到了两千多的价位,这对于夏普的品牌形象有一定的伤害。”

直到2018年下半年,夏普重新扭转策略,开始重新平衡价格和定位。其陆续推出8K电视和AloT系列产品,被认为是回到技术路线,意欲在中高端市场重新站稳脚跟。

不过从业绩上看,由于电子设备和电视机业务表现低迷,导致夏普的表现仍然低于预期。

根据8月1日最新公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夏普营收为5149亿日元(约人民币308.94亿元),同比下滑4%;运营利润为146.1亿日元(约人民币8.76亿元),同比下滑41%。

邱宇彬认为,“当低价成为常态,不仅夏普难以借此进行差异化,消费者也对品牌本身的态度越来越无感,这也侧面反映了目前彩电的市场环境之残酷。”

随着此次富士康面板厂传出出售消息,这也说明夏普电视的复兴之路受挫。其无法消化庞大的设计产能,市场的变动让夏普和富士康压力倍增,而超视堺第10.5代全生态产业园的未来命运也引发猜测。

刘步尘认为,尽管OLED对于LCD有着巨大冲击,但短期来看,富士康可能还会继续投资超视堺项目。“若论技术先进程度,鸿海超视堺在京东方及华星光电之上,但后二者均不具备单独接手该项目的实力。”

虽然超视堺10.5代面板工厂的后续进展还有待观察,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华为近日入局彩电市场,富士康与旗下的夏普又将迎来一个强劲的对手。

《商学院》杂志将持续关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