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产经

梁信军:疫情何时结束?企业如何帮扶?

秦朔朋友圈

关注

作者: 梁信军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蔓延,累计确诊人数已经有30多万。虽然中国之内的情况基本安定,但依然面对来自境外的输入性压力,国人的心情依然无法轻松。大家最关切的是疫情何时结束,限制何时解除,经济如何复苏。

对于疫情的进展和限制的解除,我有以下一些预测,仅供大家参考:

01

关于疫情

‘中国’

1月23日武汉封城,政府希望4月初能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我认为,最乐观的估计是,到4月底5月初,能够解除交通旅游限制,但整个经济生活的人流物流完全恢复正常,至少要延后1个月,到6月或7月才能恢复正常。

‘欧洲’

2月下旬开始采取“紧”和“封”的措施,部分国家跟美国一样,3月中旬开始封,所以整个欧洲疫情的进程就要比中国延迟1-1.5个月,到7月、8月才能恢复正常。

‘美国’

美国比欧洲又延迟半个到1个月左右,但考虑到北半球气温升高不利于病毒感染和传播,美国估计8月恢复正常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

考虑到如果不封城就有外来输入威胁,所以大概率全球要到9月初大家才能一起跨入平稳期,那时生产生活才会全面恢复。

02 

对全球范围的经济影响

对全球供应链来说,从1月底到9月初都是不正常的,所以金融市场的反应是很负面的,认为今年两个季度甚至三个季度的增长可能就没有了,而且是真金白银的损失。

首先,这两三个季度的订单与供应链的损失,会带来大量实体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倒闭。全球很多政府都采取了补贴企业及企业雇员的方式,但政府补贴的能力也有局限,补贴一两个月、个把季度就不得了了。所以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切实损害,还是巨大的。

其次是对老百姓家庭的影响。禁足不出门,消费会快速降低,必需品的消费还有,非必需品的消费,包括服务业的消费,在封城禁足期间会严重收缩。服务业很多企业的资产储备不多,轻资产居多,大部分是高流动性的,无论餐饮娱乐旅游都是一样的,净资产底子是不厚的、生产和利润高度依赖每月每周的经营现金流。如果真的有三五个月,甚至七八个月没有收益,但固定支出还存在,相当部分会难以为继,所以服务业的压力不亚于实体企业供应链的压力。

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的危机通常由两类因素引发:一是杠杆太高,一是现金流断裂。有很多企业即使有净资产,负债率也不是很高,但现金流断了,得不到贷款和接续融资了,就倒闭了。

国家的危机也是一样,过去几次大危机都是杠杆率过高,像2008、2009年的美债欧债危机,是家庭杠杆率过高、叠加金融部门杠杆率过高,引发危机,最终是通过国家出面救济,部分杠杆转给国家承担,部分市场消化,慢慢恢复起来的。

这次危机,美国的政府部门杠杆、企业部门杠杆,包括金融部门杠杆、家庭部门杠杆,和2008年相比都是好的,这次很可能是通过供应与消费两端的现金流挤压,导致供应方面的生产企业破产、服务业企业破产,引发失业飙升,进一步导致需求消费萎缩,从而影响制造业和服务业恢复。这些破产至今还没完全发生,但是预期很透明,一旦有这个预期后,金融市场就把这个预期放大了。海外股市的表现比实体经济的表现经常会先行一步。

03

关于石油危机

石油价格暴跌,实际上对用油国、石油净进口国,或终端用户、行业来说都是利好。因为相当于产油国拿出真金白银来补贴你……你消费一桶油,对方就补贴你40美元,不是很好吗?所以我觉得这是这次全球经济危机当中唯一的一个亮点。

当然石油价格暴跌,会对石油衍生品等金融参与者带来一些破坏性作用,部分参与石油金融游戏的人会破产,部分产油企业、国家的石油部门会破产,但是,他们的破产,是以全球其他部门和国家得利为结果的,因此我觉得不能把石油暴跌看成一个危机。

04

关于航空业和旅游业

从中国发生疫情后,1月底国外就减少了与中国的航空往来,有的地方甚至断绝了跟中国的航空往来。从2月底开始欧洲的航空往来、3月中旬开始美国的航空往来,都大幅减少。航空业收入骤减后,中小航空就可能倒闭,大的航空公司会削减成本,首先会推迟资本性开支,所有跟买飞机有关、跟交付飞机有关的要付钱的全都暂停。

什么时候能恢复呢?前面提过,可能要到八九月份航空才会恢复正常。那么对航空公司来说,从1月底到8月,半年业绩就没有了。所以他们首先会推迟现在购买飞机付款的节奏或者暂时不付了,其次未来购买飞机的计划肯定也后推了,换句话说,对波音这样的公司来说,肯定今年的业绩没戏了。

旅游公司的问题,类似航空业,起码到6月下旬才会见底。

05

小结和建议

小结一下,这场危机简单地说,就是由于疫情管控导致封锁交通,封国封城,带来供应链和消费的真金白银的损失,随后带来整个家庭收入与就业率的下降,最终带来一场供需两侧现金流枯竭引发的危机。

但是,现金流问题,在国家层面是不会破产的。不会有国家危机,因为国家可以通过印钞来解决。但对行业和家庭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危机。

最后再谈谈对中国经济复苏和企业救困的建议。

我觉得,对于供应链上的生产企业,消费行业的服务型企业,现金储蓄不多的打工者家庭或个体打工者,要千方百计保障他们的临时现金流稳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倒闭的数量,保障就业的稳定;最大限度保障打工者家庭的阶段性生存,保障社会稳定,防止疫情稳定后因企业破产、家庭经济破产带来次生消费破坏。

在国务院的政策(包括信贷、发债、社保等新政)之外,地方政府可以有以下作为:

1、利用和争取国家资源,结合国内省内的领先券商,总体上辅导、帮助企业、县市政府融资主体,快速完成疫情债的发行,争取有一定发债规模;

2、发挥本省财政政策的作用。对供应链生产企业、消费服务型企业都可以根据企业前三年上缴的实际税收,不超过前三年累计额,提供短期如3-6个月的流动资金贷款;

3、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帮助企业稳定就业。新加坡的做法是在企业不裁员的前提下,政府按人头补贴三个月的员工工资(按1500新币/月);

4、对供应链生产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可以提供基于订单的供应链采购融资;

5、借鉴欧美和中国香港、澳门的做法,略加改进,对个税交付低的打工家庭,直接发放消费券进个人交税账户,用于采购生活必须品,缴付水电煤等生活必须服务,缴付孩子学费老人康养费和自身医养费用等,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6、对外地来打工的,特别是春节前已有工作的外来打工人员,参照上述政策执行;

7、引导社会资本公益投入。申请国家税务特别减免政策,对于民间资金愿意参与上述政府救助计划的,在今后税收中分三年予以等额扣减;

8、鼓励动员引导金融系统的支持。

总之,政策要聚焦到一个关键点上,就是通过提供短期现金流支持,让企业破产、家庭经济破产降低到最低限度,以保持稳定,保住元气,等待疫情过去的复苏。

  • 作者为复星集团创始人之一。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