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产经

如何用B站晚会的思维编制一部规划

新浪财经

关注

来源:规划居

作者:董煜

十年前的一天,在“十二五”规划编制的间隙,怯生生提了个建议:“可否考虑把规划交给某个字幕组去翻译?”倒未被训斥,也未被嘲笑,大家都在疲惫中,有人警惕地回看一眼,犀利地问:“字幕组是哪个单位?”

十年后的昨天,已经十年未看任何晚会的自己,用一个晚上看了小破站这场名动天下的晚会。没想到真的从头到尾看完了,一场晚会是一次年轻的洗礼。于是欣喜地想,踏遍青山,人未老。

在飘雪的夜里补课,为美好的音乐干杯

在朋友圈里看年初的第一场雪,雪花围着淡黄的路灯旋转,围着清瘦的树桠飞舞。在弹幕中看岁末的最后一晚,满屏的“补课”像雪花一样飘落,带着淘气,带着期盼。你会被这样的淘气和期盼感染,仿佛仰面张臂走入屋外的雪中。

该晚会门槛太高。大多数时候看着一群小家伙感慨自己青春不再,或许这就是很多人初识愁滋味的一刻。未出现一次鬼畜,却全程鬼畜,你只好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那些深奥、惊悚、藐视语法的弹幕。在一片缘由不明的感动中感动地瞅到一句“七零后大叔看得一脸懵懂”,顿生知己之感,与这兄弟天涯若比邻。幸好disco的文艺复兴如此高能,唤醒了沉睡的记忆。久违的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哈利波特,而老爷子当年也被视为王子的,他说,希望热情与你们同在,这一刻魔法仿佛在他的脸上绽放。

喜欢这些音乐。有美少女用日语吟唱,有很像美少女的美少年也用日语高歌,这时自己第一次不由自主地吐出:卧槽。和小家伙们一起欣赏交响乐,看到意大利炮、骑兵连冲锋、云飞兄,不禁与有慷慨焉,红色的弹幕是幼稚的么,不是。当沧海一声笑与男儿当自强融合在一起,当宫崎骏与教父融合在一起,谁说这晚会只属于年轻人呢。

喜欢这些UP主们。每一个都如明星般气定神闲,从直播间到舞台需要不一样的勇气,而他们每一个都很自然,仿佛天然就属于这舞台。有长得奋不顾身的,有穿得鬼斧神工的,有假装凶神恶煞的,有假装青涩含羞的,有乍一看挺风雅的,有乍一看挺风趣的,有抱琵琶的,有半遮面的,每一个都是那么的神气,妙不可言。看到一群小家伙在朝拜教主、朝拜炮姐,却不知道台上哪个才是。有的UP主甚至不再年轻,台下的人们在回忆观看直播的时光,台上的人儿在感慨直播间里的青春。

喜欢这些声光。光影闪动着激情,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想为之举杯。歌声中,舞者旋转如精灵,舞姿曼妙如轻蝶,而真有精灵来助兴,变幻出一个蝶舞的江南。权力游戏却是白毛女的即视感,而真有一条龙扑面而来,引发一片惊叹。后来,老者在弹琴,指尖仍如当年,魔术般跃动,也真的有魔术蜡烛满天飞,伴着节奏跃动,稍后魔法也会在老者的脸上绽放。

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你指尖跃动的电光,是我此生不变的信仰”。误会了,以为这是指游戏时掌中的滑鼠,于是莫名感怀……遥想当年,在游戏还上不得台面的年代,自己投入多少激情,书写着一篇篇关于游戏的文章,或也曾启蒙了一些年轻人,后来却去书写规划了。如今听着涅槃,看着总决赛后冠军的拥抱,看着现在的年轻人可以纵情地为此庆祝,不由羡慕,不由同喜。我们在日漫的黄金期长大,如今终于等到国漫崛起;我们在港台歌曲的熏陶中长大,如今终于听到新国风歌曲,好励志。

于是想起,在晚会直播的那一晚,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当弟兄们吹完牛吐完槽干完杯,当车行在靓丽的霓虹间,当想到曾经科幻的2020年就要到来,脑海中曾突然泛出一个字:哦。而此时,在补完课后,在这飘雪的、静谧的晚上,在满屏花里胡哨的共鸣话语前,在余音尚且缭绕的电脑前,脑海中又突然泛出了两个字:哇哦。

欲穷千里目,先破次元壁

读到一篇对晚会导演宫先生的专访,他提到寻找共鸣,提到分析数据,提到破次元壁,提到舞美设计。最有趣的,是提到导演变成了规划者。来而不往非礼也,晚会的思维也可以为规划所借鉴。

要感性地看待规划,感性地编制规划。这样的晚会,用那些老气横秋的文字去概括是苍白的,也是无意义的。它就是回忆杀,就是莫名的感动,就是一场情怀的盛宴,不需要什么理由。其实,规划也从来都需要情怀。从第一天,领导就对我们说:“要把规划当成事业对待。”看着他们废寝忘食,看着他们殚精竭虑,谁说这就不是浪漫的情怀呢。因为规划生涯而放弃游戏生涯的自己,面对着理应是最理性的规划,却回想起十年前建议字幕组的那刻,愿意再去提点感性的建议。比如,要探索新的语言风格,减少晦涩的用语,减少八股文似的句式,全文尽量通俗易懂,娓娓道来,让规划有亲近感。再比如,在官方权威翻译版本的基础上,可以做一个“青春版”译本,而这一点字幕君们擅长,他们能够让全世界的年轻人都读懂我们年轻的向往。

规划要呼应共鸣点,回应共情点。这场晚会的成功,在于自始至终抓住了观众的情绪点。规划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始终记得去回应群众关注的问题。比如,我们说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应对老龄化是最紧迫的社会问题,这些都完全没错。可如果感性地去认识,儿童的成长问题,就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成长的烦恼”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最让人焦虑的问题,家长的情绪围着孩子转,家庭的收入围着孩子转,老人们也是围着孩子转。现在的年轻人若给自己的人生稍做规划,也大都绕不开这一烦恼的陷阱。因此隆重建议,以一个系统性的“中国儿童成长工程”为统领,全面实施胎儿优育、婴儿优生、儿童营养、儿童教育、儿童图书、玩具产业、儿童体格锻炼、儿童品格培养、儿童社会实践、儿童医疗、儿童心理、家长培训等行动计划,让中国的孩子们都能拥有美好的童年。建议将这一工程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工程,周密部署,大力推进。自己也拟为此写一个详细的建议。

工欲编规划,必先看数据。如何找准共鸣点,需要大数据的分析作支撑,这样才能找到不同人群的差异性需求,有针对性地去设定目标和任务。过去规划编制对大数据的应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其统计意义上,当然整合各类规划资料、建立一个规划数据库是必要的,但这还是初级的工作。而真正把大数据的预测分析功能用起来,将改变我们思考规划的方式。如,国际上的规划一直非常注重把人口情况分析作为规划的最重要前提,而现在运用大数据技术后,可以真正客观、及时、准确地反映人口的基础结构、变动趋势,特别是对人的行为的分析和汇总将是全新的课题,今后编制规划时,着眼点和基本逻辑都会随之作出调整。这样,才能让规划的任务跟着人走,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能更合理地做好城镇化和空间布局的规划。同理,关于产业的规划,也应在分析企业行为及其逻辑和趋势的基础上进行。由大数据分析得出的企业行为变化情况,更贴近市场实际情况和瞬息万变的形势,也有助于改进传统的产业规划方法,编制出能更好引导市场预期的内容。

规划要打破次元壁,增强包容性。其实,我们已经在这么做了。我们在传统的发展规划中不断注入空间的元素,让经济社会发展在二次元的基础上立体起来,拥有了空间格局,这就成了三次元。我们前瞻一些技术革新,让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跨越空间的界限推动产业的变革,这就是在向四次元迈进。我们强调系统论的方法,推进多规合一,推进不同领域间的工作协同,这就是在破圈。不同的体系有各自不同的符号,要让这些符号让不同的群体都能读懂,都能理解。规划要像交响乐,不同的声部、不同的乐器间要协调和鸣。规划要接地气,要看到年轻人的需求,看到微观主体的诉求,要想法设法去识别、去解决不同群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规划也要有舞美设计,要成为一个全息的规划。人们看规划,不仅是希望读一篇干巴巴的文章,也希望能看到一幅画卷、听到一首旋律。因此,规划的表现形式,仅“图文并茂”已经不够了,一定要像晚会上的光影那样,活起来、动起来,把每一个角度都展现给观众。所幸在晚会中看到全息技术的进步,这样的方式当然也可以用到规划上,让规划图形化、视频化、音乐化、动态化。我们可以请抖音来设计规划视频,请B站来实施特定宣传,请喜马拉雅来对规划吐字如兰,请微博来点燃热点讨论,请知乎来引导难点问答,请贴吧来汇集共同兴趣,请头条来报道规划新闻,请公众号来作专业解读。规划是面向未来的,规划编制的过程本身,就天然应该去拥抱新事物的成长。

新的一年是规划年,需要无数的人来为规划擘画,共同去刻下一笔一划。感谢B站晚会,给了我们更多启发。规划尤其应该欢迎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这样才能去探索更多新的领域。毕竟,读懂年轻人在想什么,才能真正读懂未来。当然,千万不要自以为能轻易读懂年轻人,譬如,对右下角的小编名字,若不去查,您能都念出来么?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