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债券

压力是否仍在?——天风总量每周论势2023年第34期

固收彬法

关注

【天风研究·固收】 孙彬彬/宋雪涛

摘 要

宏观宋雪涛:经济中的几大错觉

固收孙彬彬:上半年银行息差继续收窄,说明什么?

1. 宏观:经济中的几大错觉

今年经济是转型中的疫后复苏,将长期经济增速中枢下行视为短期经济失速导致市场预期偏悲观。长期问题短期化也导致市场忽视了当前经济正在复苏的现实,预期和现实存在着诸多背离。

错觉一:居民消费意愿不足

真相:居民消费意愿稳步修复

错觉二:居民收入修复缓慢

真相:收入增速超过了GDP增长

错觉三:居民有超额储蓄不花

真相:大多数居民或没有超额储蓄

错觉四:制造业外流,中国出口份额持续回落

真相:企业走出去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出口结构变了,份额维持韧性

错觉五:美国经济与中国出口脱钩

真相:美国依旧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国

错觉六:中国经济是二次探底,急需出台刺激性政策

真相:经济“N形”复苏,内生动能被低估

错觉七:地产决定经济,两者相互作用会出现螺旋式下跌

真相:经济决定地产,经济是因,地产是果,地产在寻找新的中枢

2. 固收:上半年银行息差继续收窄,说明什么?

上半年银行息差继续缩窄,为什么?

资产端,一是LPR持续下调及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新发放贷款定价继续下行,贷款平均收益率继续下降,二是市场利率低位运行,带动债券投资和票据贴现等市场化资产收益率继续下降,三是需求驱动仍不足,居民消费意愿仍然较为低迷,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信用卡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增长放缓。

负债端,企业资金活化不足,企业结算资金等低成本的对公活期存款增长受限,叠加资本市场扰动下居民投资向定期储蓄转化,储蓄存款的财富属性加强,存款活期占比下降,负债和存款成本率维持刚性。

从报表数据特别是国有行数据观察,负债端成本上升是息差收窄的主因。这在央行不断引导降存款利率的背景下,说明我们现在的宏观金融结构或存在一定的压力,国有行更为明显。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进一步引导存款利率下行,而在于刺激需求,让企业资金活化,提升微观主体投资和消费意愿。

银行资产投放怎么看?

贷款方面,上半年商业银行公司贷款占比较2022年末明显提升,基建、制造业贷款是上半年对公增量贷款的主要贡献来源。股份行、农商行证券投资和同业资产扩张明显。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久期进一步拉长。2023年上半年商业银行持有公募基金总体占比较2022年末提升,持有理财、资管和信托的占比下降。

上半年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继续下降,但部分城农商行资产质量仍需关注,九台农商行、中原银行、广州农商行、江西银行、九江银行、天津银行盛京银行哈尔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超过2%。此外,地产困境下,上半年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率明显提升。

从银行半年报可以看到,宏观结构压力越发凸显,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也愈发明显,改变的关键或在货币以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