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正文

大公国际:经济数据有所修复,消费改善、投资支撑、外需偏弱

大公国际
2023-03-22 15:57:51

摘要:从最新公布的1-2月经济数据来看,市场预期有所好转,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从经济规模来看,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比较明显的修复性增长,房地产的拖累效应有所减弱,外需回落较为明显;从趋势来看,当前修复性增长具有一定可持续性,特别是消费端。展望后续,政策将持续发力,消费复苏和投资拉动作用提升,助力宏观经济数据进一步改善,也要对出口回落趋势、地产销售企稳情况和消费复苏的可持续性保持关注。 

一、生产: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生产有所好转,汽车生产拖累有所减弱,中小微企业增加值回升幅度明显

2023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比2022年12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积极恢复,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制造业增长2.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从结构来看,一是上游表现韧性,煤炭开采当月同比增长5%,较2022年12月加快1.3个百分点,油气开采当月同比增长4.2%,较2022年12月下降2.5个百分点。二是中游转强,黑色冶炼和有色金属冶炼当月同比分别增长5.9%和6.7%,均较去年12月有所加快,钢材、水泥日均产量同比增速均有回升。三是装备制造业生产分化,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由2022年12月的-5.9%收窄至-1%,对工业增加值拖累减弱;铁路、船舶、航空等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速扩大7.7个百分点至9.7%,可能与基建保持高增长有关。同时,私营、小微企业生产回升较快。1-2月份,针对中小企业的减税降费、金融扶持等政策显效加力,规模以上工业私营企业、小微企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0%、2.4%,较上年12月份加快1.5、1.7个百分点,回升幅度明显。

总体看来,工业生产恢复加快,2月制造业PMI关键指标回暖,也说明生产端复苏,企业预期好转。但工业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依然存在,制造业将保持韧性,生产高增速的行业将集中在基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以及高技术产业方面。

二、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餐饮消费迅速复苏、升级消费不断释放、线上购物较快增长,居民消费意愿增强,汽车消费同比负增长拖累社零增速

2023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67亿元,同比增长3.5%,2022年12月份为同比下降1.8%,消费复苏明显,后续政策发力还将继续拉动消费。具体来看,一是接触型消费明显回暖,餐饮收入8,429亿元,同比增长9.2%,2022年全年累计同比下降6.3%。随着疫情对居民消费场景限制和消费意愿的影响逐步走弱,餐饮消费迅速复苏,餐饮收入大幅回暖;二是升级类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商品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长2.9%,增速比2022年全年加快2.4个百分点,其中烟酒、化妆品、金银珠宝等升级类消费品分别累计同比增长6.1%、3.8%和5.9%,说明消费热点逐步拓展,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有所提升;三是线上购物较快增长,1—2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2.7%,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四是房地产市场的边际好转带动相关消费品回暖,1-2月家具销售同比增速取得了5.2%的正增长;五是受汽车购置税去年年底到期影响,汽车消费同比增速由去年12月的4.6%回落至今年1-2月的-9.4%,3月1日财政部宣布购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预计对于3月汽车销售将带来一定提升;六是石油制品销售增速回升,主要受益于居民出行快速恢复,石油制品销售增速从去年12月的-2.9%快速恢复至10.9%,结合近期服务业景气水平回升,体现居民消费意愿有所增强。

总体来看,1-2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恢复态势较好,但居民消费意愿仍待增强,恢复基础仍需巩固。随着居民消费信心逐步恢复,相关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消费市场有望持续温和恢复。

三、投资:固定投资同比增长5.5%,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保持高增长,地产投资拖累效应有所减弱 

2023年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3,577亿元,同比增长5.5%,比2022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具体来看,一是制造业投资保持高增长,制造业投资增长8.1%,其中较为亮眼的是,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1%,增速比制造业投资高8.1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2.3%,增速比服务业投资高8.5个百分点。说明产业政策发力更加明显,包括企业融资利率持续下调,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中央财政贴息等等,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二是新开工推动地产投资回升,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金额当月同比跌幅分别大幅收窄27.9、27.6个百分点至-3.6%、-0.1%,因城施策刺激地产需求的政策持续加码,去年底因疫情递延的住房需求在当前集中性释放。1-2月房地产改善主要来自供给端,保交楼政策和国家对房企资金支持,带动开工、竣工面积均扩大。房地产未来能否明显改善,还需观察,从3月前14天来看,30大中城市的日均销售水平再度回落至2020年及2022年水平,低于2021年。三是政策持续发力,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长9.0%,去年末增速为9.4%,这个速度还是比较快的,特别是在去年高基数的作用下。一方面,2022年底国常会指示,“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符合冬季施工条件的项目不得停工”;另一方面,今年专项债的发行节奏前置延续,为重要项目的落地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月20日,财政部已提前下达2023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21900亿元,较上年提前批增长50%。今年财政仍将在基建方面发力,政策性银行信贷、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仍有加量空间。

总体来看,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是2023年制造业投资扩张的主要驱动力,但出口增速回落、工业企业利润下降将对制造业投资造成一定拖累,制造业投资增速将维持温和复苏的状态。年内房地产将逐步复苏,各地区有所分化。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合力推动下,基建投资将保持高增长。

四、进出口:进出口同比下降0.8%,回落较为明显,外需不足对国内经济仍是拖累项,优化结构有利于增加进出口韧性

2023年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61,768亿元,同比下降0.8%。其中,出口34936亿元,同比增长0.9%;进口26,833亿元,同比下降2.9%,贸易顺差8,103亿元,较2021-2022年回落较为明显。一方面,从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我国2023年1-2月出口情况来看,消费品整体承压,这与美国批发商、零售商库存高位有关,资本品和中间品表现相对较好,纺织纱线、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等出口同比仍下跌明显。另一方面,从国别上看还是有一些亮点的,出口方面,前2个月我国对东盟、日本和韩国分别出口5700亿元、1835.6亿元和165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9%、6.7%和10.2%,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1%。

总体来看,外需不足对国内经济仍是拖累项,一方面,发达经济体的制造业PMI仍处于收缩区间,海外经济衰退背景下,对于消费品需求的萎缩或使得我国相关商品出口持续承压;另一方面,外贸结构也在优化,民营企业更加活跃,与新兴市场贸易往来更加密切,部分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增势良好,都将增强进出口韧性。

展望后市,经济复苏的主线仍然在消费和投资,政策将激发消费潜力,进一步支持促进消费市场回暖升级,汽车消费有望回暖,房地产后周期产品消费有望进一步回暖;投资方面,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依旧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在政策推动下,房地产行业也将逐步回暖;外需回落对部分行业的生产和投资产生一定影响,优结构有利于增加我国进出口韧性。各项政策将持续形成合力,助力宏观经济数据进一步改善。

(本文作者介绍:大公国际作为中国国新控股子公司,成立于1994年,拥有独创的评级方法和评级技术,科研成果丰富。)

分享文章到
说说你的看法...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