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债券

银行惊现诈骗陷阱:3亿存款单竟系伪造

新浪投资综合

关注

来源:债市观察

导读

近年来贴息存款诈骗猖獗,包括中小银行、国有大行在内的不少银行都已发生过贴息存款诈骗案件,且多银行内外勾结、监守自盗。

放到银行的百万存款不翼而飞了,存款单竟是假的

小债被一农商行行长违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骗局给震惊到了。

听说过有人伪造银行存款单取钱或骗贷,但银行伪造“假存款单”倒是不常见。3月19日消息,山东邹平农村商业银行台子支行行长段振峰带头监守自盗,伙同邹平农商行员工、山东创能石化股东及法人杨玉峰、中间人等,伪造金融票证43张、金额近3亿元(29894万元),非法吸收存款2.6亿(26473万元)。据悉,目前尚有1.6亿元没有追回。

违法细节为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两年多内,时任邹平农商行台子支行行长段振峰和银行员工找到“中间人”,通过中间人寻找并带领储户至指定的银行办理存款业务,银行柜员出具“假存款单”并将资金划至特定账户。另一方面,用款方杨玉峰承诺负责支付保证金、转账贴息等业务。

最终段振峰、杨玉峰及其他配合人员11人被抓获,法院依法判处段振峰有期徒刑20年,罚款80万元;杨玉峰有期徒刑20年,罚款80万元,其余涉案人员均得到判罚。

涉案银行有邹平农商行台子支行镇中分理处、博兴农商行曹王支行、滨州市滨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渤海五路分社,这三家银行对外假“非阳光操作”之名行“贴息存款”之实,一边高利息对企业放贷,一边高利息向民间吸储。通过伪造金融票证,以高息吸引“储户”前来办理“存款”。

小债查证相关事实发现,不光山东本地储户踩雷,甚至有外地储户专门前来存款,据悉,存款人之所以千里迢迢来这里存款,是因为每年有3.3%的定期利息,农商行还有5%的贴息。并且,金额越大,贴息越高,甚至有贴息高达6个点。另外,不少储户存储金额巨大,损失也相当惨重,多数储户存款金额达百万元以上,甚至有储户存款金额高达几千万元。

钱存银行安全吗?

“钱存在银行总归安全吧”!

很多人认为,各种理财陷阱频出,我不理财还不行,我存在银行里总归不会出问题吧!

然而,近年来贴息存款诈骗猖獗,包括中小银行、国有大行在内的不少银行都已发生过此类诈骗案件。

2015年,据萧山日报报道,中国工商银行甘肃省 临夏东乡(县)支行涉内外勾结进行贴息存款诈骗,涉案2.88亿元资金。

另据南方周末报道,2014年,中国银行苏州分行员工内外勾结,致使多位储户百万存款不翼而飞,甚至没有任何征兆就被神秘地转给了陌生第三方。

另外,2015年杭州联合银行也发生过员工伪造存单案件,致使42名储户近亿元存款被盗。

事实上,早在2014年9月11日,所谓的“贴息存款”业务就被中国银监会、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文禁止。在《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列出的第一条违规手段,就是“违反规定、擅自提高存款利率或高套利率档次的高息揽储吸存”,即“贴息存款”。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曾表示,不论是“阳光贴息”还是“非阳光贴息”都属于违法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有些储户法律意识淡薄,一方面私下拿到高额贴息,一方面却理所当然地以为存款存在银行,业务办理也在银行场所进行,出了问题就应该由银行负全责。

而实际上,现实情况是,丢了的存款,大多很难追回。

因为银行存款纠纷情况往往比较复杂,并且要经过相当长的调查办理时间,并且不同诈骗案例有不同的处置情况,银行和储户的责任谁更大一些也需审查,所以处理起来相对比较麻烦。

具体以银行内部管理是否完善作为赔付界定。如果储户自己未妥善保管卡号、密码等信息导致存款丢失,应自行承担责任,除此之外主要责任应由银行承担;如果银行变相“高息揽存”,或银行工作人员与不法分子勾结骗取存款,银行应承担主要责任。

如何防范贴息存款诈骗?

贴息存款怎么产生的呢,一般是由于银行资金运行紧张,便开始寻求通过各种打擦边球的方式来寻求资金,于是存在了大量的灰色地带,给资金安全埋下了潜在隐患。

很多投资者和储户之所以被骗入灰色地带,只是盯上了对方“高收益”的幌子,然而所谓的高收益可能让人血本无归。事出反常必有妖,很多人都知道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但还是有人禁不住诱惑跌入资金黑洞。

那么如何防范存款贴息诈骗呢?

■ 存款选择正规大银行。

■ 到正规银行柜台办理存款业务,不要相信熟人或朋友介绍。

■ 回避高收益或不正常收益存款利率项目

■ 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弄清楚合同条款的意思,核对甲乙方、银行名称、资金去向,含糊不清或有疑问不要随便签字

■ 不要随意听信银行大厅人员的推销项目,回避自己不熟悉的业务,对于黄金类、文玩类银行合作理财项目查证清楚后再考虑。

■ 注意分散理财,回避投资风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