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债券

华创资管:经济数据超预期 维稳进入尾声

新浪投资综合

关注

来源:屈庆债券论坛

本文是华创资管交易员对当周市场的回购和后期市场的展望,尽管我们交易员对市场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刻,但交易员看市场系列将持续清楚的记载了作为刚刚入行的他们对市场的理解。我们相信,伴随着市场的发展,他们自己的努力,他们对市场的看法也会更加深刻,期待大家和他们更多的交流,并在交易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陈奥(机构销售)

经济数据大幅超预期,维稳临近尾声,债市难言乐观

一、本周债市回顾

资金面方面,本周央行操作出其不意,前四天均无逆回购到期的情况下,均约对半投放了7天和28天的逆回购资金,量虽不大分别为900、600、500、400亿,但对于缓解稍显紧张的缴税期资金面有一定作用。周五在1895亿MLF到期情况下,央行却没有像上次一样等到fed开完会后跟随加息5bp续作MLF,而是直接超量续作3270亿MLF,可能是为了对冲周三超预期的经济数据对债市的利空,维稳意图明显,但这是否代表央行有流动性边际放松的趋势?短期没看出明显意图,还需进一步观察。在央行呵护下,资金价格保持小幅波动,周五R001收盘为2.63%基本与上周持平,R007收盘为3.03%较上周上涨2.5bp。

现券方面,周二债市交投活跃,可能受银监保监合并落地消息影响,收益率上行明显,170215上行3.7bp,170210上行4bp。周三经济数据出炉,除消费稍弱外,工业和投资均大幅超预期,但收益率边际上行仅约1.5bp左右,周四周五市场波动较小。全周收益率小幅波动,170215周五收盘至4.91%,较上周五上行5bp。

一级方面,基本上中标利率均略低于预期或与预期持平,农发1y、3y、国开10y、国债5y边际倍数均创新高,表明博边际的情况有所增加,参与热度有所升高。但周三经济数据出炉后,周四周五一级招标情绪有所减弱。

二、后市展望

周三经济数据超预期,说明实体经济需求仍然强劲,从基本面出发债市难言调整结束。

根据周三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大幅超预期6.2%,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个百分点。本次工业增加值大幅超预期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去年基数较低,拉高本次增长值。2、实体经济需求的确较为强劲。

分细项来看,同比增长较高的行业有:医药制造业12.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2.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13.1%。农副食品加工业和汽车制造业增长一般,分别为6.8%和4.9%。结合此前数据可以发现,电热供应明显走强,表明企业在1月开工较多,叠加上周金融数据表明融资需求旺盛,表明实体经济并不差。此外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采选业自11月以来转负为正,一直强势上行,根据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数据来看,有色金属产量自17年初开始持续下降,在11月到达低谷值,此后产量扶摇直上,但价格从12月开始却一直在上涨,说明此前有色金属一直在去库存,11月库存去化到达一定程度后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涨,量价齐升说明需求量在增加,表明下游的基建、电力、汽车等需求强劲,且未来这一趋势还可能会延续,整体来看经济并不差。

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加7.9%,大幅超预期7%,比去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9%较去年提高2.9个百分点。但是分细项看,房屋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以及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速均有所下降,而在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均有所回落的情况下,商品房销售额的增速却相反增加了1.6个百分点,那是否价格有大幅上涨?根据70大中城市房产价格走势可以看出,年底二三线房价略有上涨,带动整体房价同比增速上涨约0.1个百分点,可见房地产投资仍有一定支撑。

王琳(机构销售)

一、货币市场:央行重启公开市场操作

本周央行重启公开市场操作,资金面延续宽松态势,维护流动性的平稳运行。

公开市场方面,本周央行重启公开市场操作,共开展逆回购2400亿元,且本周无逆回购到期。周五(3月16日)央行进行了3270亿MLF操作,有1895亿元MLF到期。加上MLF口径后,本周央行净投放3775亿元,上周净回笼2400亿元。我们认为央行之所以加大资金的净投放,内部因素主要是因为快到跨季时点资金面容易紧张,并且3月15日为纳税申报截止日,同存款准备金上交日重叠;外部因素主要是美联储议息会议在即,市场预计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较高,市场预期资金会偏紧,所以本周央行操作维护资金面的平稳运行。

银行间资金利率整体有所上行,在市场流动性在总体偏宽松的情况下,资金利率仍呈现整体上行态势,表明随着后续内外因素的影响,市场仍有一定隐忧,资金面保持过于宽松的预期不可持续,本周银行间资金利率的上行,显示市场预期对未来资金面紧张的担忧,随着下周季末的临近及两会结束对于维稳需求的减弱,资金利率仍有小幅上行的可能。

二、债券二级市场:本周受央行连续实现资金净投放的影响,资金面整体保持宽松态势,利率债市场继续回暖趋势;但受内外因素影响,信用债利率整体有所上行。

(1)利率债

本周国债收益率不同期限走势有所分化,短端收益率上行,长端收益率小幅下行,其中1年期收益率上涨5.5BP,10年期收益率下行1BP左右。而本周国开债收益率不同期限多数下行,各关键期限国开债收益率均下行4bp左右。本周利率债收益率整体呈现小幅下行态势,主要原因是央行公告称,为对冲税期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稳定,进行连续的逆回购对冲操作有关,宽松的资金面推动。

(2)信用债:

本周各评级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上行,其中短融收益率多数上行,AAA和AA+分别上行6bp和3bp,中票各评级收益率也多数上涨,其中5年期AAA和 2年期AA级中票上行幅度在1-2bp。对于本周信用债利率的上行是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首先本周信用债发行量的大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信用债的整体供给增加,而市场上的资金不足,对债市短期产生压力,从而影响信用债利率有所上行;其次,市场对季末资金偏紧的预期也促使了信用债收益率上行;再次,整个资本市场去杠杆的压力下,导致信用债投资需求的收缩;最后很多银行机构目前以控制风险为主,对投资信用债的意愿降低。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本周信用债收益率呈现整体上行态势。

三、债券一级市场:信用债发行规模大增

本周利率债发行总量为2263亿元(含国债、地方债、政金债),较上周增加530亿元,主要地方债发行有所加快;本周信用债共发行228只,共计2461.6亿元,发行量大幅增加,信用券发行量的增加,与政 府 工 作 报 告中提出的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推动债市发展的有关报告内容相呼应,这激发了交易所债市的活力,优化债券发行的质量结构,同时企业此阶段融资欲望强烈,这些因素都促使债券市场的发展。

四、中小银行更期待监管政策尽快落地

通过与银行的沟通与拜访中发现中小银行尤其是农商行对于监管政策的落地更加期待,这关系到中小银行此年度的业务发展方向及发展重心,其中农商行最关心的问题是同业理财后续能否发行,目前农商行继续发行个人理财,但是同业理财的发行量却大大缩减,更有农商行直接暂停了同业理财的发行,这项举措导致其表外规模缩减明显,由于个人理财的发行量较小,因此对于前期错配的资产续接的压力很大;同时部分中小银行存款规模缩减明显,导致自有资金的规模增长缓慢,现阶段中小银行更倾向于投资短期限的资产,以缓解资金的续接压力,同时多家中小银行表明本年度继续保持稳健的投资风格,以控制风险为主。

综合来看,本周市场资金面总体宽松维持平稳,但各期限资金利率整体有所上行的态势,仍显示市场预期季末资金面的紧张及季末面临MPA考核指标的压力;同时,在严监管下货币政策会更加的灵活,未来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的落地,中美利差或进一步缩窄,中短期利率仍有上行的可能,而市场对于监管政策的不确定的担忧也会影响市场的预期。预计,未来收益率仍有小幅上行的趋势,随着金融监管的趋严及降杠杆的深入,资金流动性持续宽松的局面会有所收紧。

丁宇希(机构销售)

本周关注的信息如下:

资金面:

公开市场操作方面,周一资金面平稳偏松,供需两旺,央行净投放900亿,无逆回购到期。周二无逆回购到期,净投放600亿,早盘依旧供需两旺,午后融入需求清淡,资金面整体平稳偏紧。周三开展逆回购操作共计500亿,无逆回购到期,早间资金需求旺盛,随着公开市场的投放,资金供给逐渐充裕。周四净投放400亿,市场全天需求较清淡,融出较为积极,市场对月内资金面的预期稳定乐观。周五有1895亿MLF到期,央行随后续作MLF3270亿。总体来看,本周资金面平稳偏松,本周三为3月缴税时点,考虑到近期资金面宽松,预计市场流动性仍保持整体宽裕的状态,不会出现大幅的波动。另外,下周美联储议息会议将召开,国内公开市场如何操作值得重点关注。

利率债方面,周一长端收益率窄幅震荡,短端特别是一年以内金融债收益率下行明显,收盘10年国债180004下行0.5bp。周二,市场情绪敏感,加上十年国开预期多发且中标利率不理想,长端收益率快速上行,短端收益率依旧下行,10年国债180004、国开债170215分别上行2bp、4bp。周三,二级市场方面,随着发布的工业增加值数据超出预期,长端收益率迅速上行。周四周五两天,现券交投活跃度有所下降。

基本面:

本周统计局公布经济数据,工业增加值和地产投资大超市场预期,数据公布后,敏感的市场情绪再次受到影响随即下跌,最后以小幅收跌结束。1-2月经济数据受季节性干扰,真实性有待商榷,后期地产投资动能不足,出口增速回落压力存在,1-2月经济数据开门红现象可能只是短期现象,后期面临的下行压力依旧存在。

政策面:

本周最大的新闻可以说是银保合并了,此次机构改革,合并监管部门,有利于减少监管套利,解决监管缺乏穿透性、监管盲区和信息难以共享等问题。近年来,随着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不断深化,不同金融机构关联性增强,金融风险跨行业。跨市场的传染性也在不断增强,制定统一监管规则,达到监管全覆盖成为当前面临重大课题。虽然目前处于监管的真空期,但未来跨部门产品和服务的监管标准将更加统一,监管协调性更强。执行力也将进一步提高。

王传玲(机构销售)

资金面:

公开市场操作方面,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无逆回购到期,叠加MLF共净投放量3775亿元。下周央行公开市场有3800亿逆回购到期,周一到周五到期数据分别为:500亿,400亿,400亿,1600亿,900亿。目前需要关注美联储加息后央行的反应,我们认为大概率3月美联储加息后,央行会上调公开市场利率,且上调幅度或超市场预期。

政策面: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高质量数据是提升银行经营管理效率、提升监管效能的重要基础。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质量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欠缺,时效性和适应性不足。从目前情况看,数据质量问题一方面阻碍银行业金融机构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影响了监管效率,数据治理亟待加强。为此,2018年3月16日中国银监会就《银行业金融结构数据治理指引》公开征求意见,《指引》包括七章五十五条,着重从五方面引领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数据治理。一是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数据治理纳入公司治理范畴,并将数据治理情况与公司治理评价和监管评级挂钩。二是明确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制度性探索,结合实际情况设置首席数据官。三是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良好数据文化,树立数据是银行重要资产和数据应真实客观的理念与准则,强化用数意识,遵循依规用数、科学用数的职业操守。四是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数据应用,发挥数据价值,实现数据驱动银行发展,强调数据应当成为经营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据。五是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应大数据时代需要,强化数据安全意识,依法合规采集数据,防止过度采集、滥用数据,依法保护客户隐私。另外,“两会”已结束,预计资管新规也会在近期落地,落地后“净值化管理”“保本理财”等细则落实后,我们认为监管因素对债券市场产生的冲击仍不能小觑。

陈铮(债券交易员)

信用债市场是否在拉久期?

春节以来由于资金面持续宽松叠加监管政策进入空窗期,债市整体有一波小幅上涨,在情绪推动下信用债表现也较好,虽然在一级供给增加和利率债走高的带动下,信用债收益率出现了小幅调整的局面,但是整体看春节后信用债的表现还是较为良好的。

从一级市场上看,2月短融及超短融的实际发行量为1557.1亿元,占当月信用债一级发行量的63%,平均加权发行票面利率为5.59%,而三月一级情况(截至3月16日),短融及超短融的实际发行量为2105亿元,占当月信用债发行总量的57.28%,平均加权发行票面利率为5.22%。从一级市场上看,尤其是上周情绪较为火爆,认购积极性较高,高等级的企业债认购倍数多在5倍左右,收益率也有所下行。不过从目前仍接近6成的短券发行占比中不难看出,多数机构仍未切换风格,短端票息策略仍是主流机构信用债策略,二月到三月CP&SCP发行占比的变化则表明(占比下降5.72%)部分投资者开始小幅拉升信用债仓位的久期,发行人也逐渐改变发行结构。

二级市场以中介口径成交的不完全统计则显示,信用债的配置盘风格逐渐从期限1Y附近的品种向1-3Y的中短券过渡,而5Y以上的券种占比小幅下降。具体来看,二月中期票据二级成交一共1428笔其中1-3Y品种为591笔,占41.39%;截至3月16日,三月份的数据则为中票共成交1103笔其中1-3Y品种为683笔,占61.92%;企业债&公司债二级成交的期限结构变化虽然不如中票市场明显,但是1-3Y的成交占比同样在小幅上升。二级市场投资者期限结构的风格切换也较为明显。

结合一级二级市场看,目前信用债的期限曲线整体相对较平,期限利差水平普遍处于历史低位,各评级1年和3年的期限利差水平处于30%历史分位数附近,而3年和5年则在10-15%历史分位数之间。投资机构对于2-3Y期限的信用债品种偏好回升非常明显,而更长期限的信用债还在等待市场进一步的变化。具体原因可能是:目前从信用利差上来看,高等级短久期的保护相对较好,反之低等级长久期保护不足,在目前信用事件频出的背景下后市利差走阔的压力较大,所以整体信用债市场的风险偏好在降低。同时由于高等级短券目前收益率水平对于多数机构的负债成本来说压力较大,适当的拉长久期是较为理想的策略。3月以来3Y-1Y的信用债期限利差收窄了4BP左右,AAA收窄程度要高于AA+品种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点。而3年到5年这一段的期限利差仍在走扩也说明了长久期信用利差走扩的压力,即使是对于债市后期偏乐观的机构而言,在信用风险较高的18年,搏取资本利得的机会也在利率债而非信用债。

田山川(权益研究员)

市场调整,短期仍然保持谨慎

一、市场本周出现调整

本周上证指数下跌1.13%;深证成指下跌1.28%;创业板综指下跌1.89%。市场出现了全面调整,本周上涨的股票一般具有较强的个股逻辑。白酒为代表的价值股,出现一定的抗跌属性。

本周市场成交量变化仍然分化,上证成交量继续维持年前较低的成交量;深证成指成交量、创业板综数成交量都经历了冲高回落,周一延续上周五的峰值成交,而后不断下降。本周场内流动性还是较宽松状态,GC001维持在3.2%左右的水平。10年国债收益率仍在低位,保持3.85%,1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到3.305%。

二、短期仍然保持谨慎

本周披露了1~2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数据总体是超出市场预期的。但是周期类的股票没有出现大范围的上涨。只是建材钢铁板块,出现了一些修复性的反弹。数据超出市场预期,但市场并没有出现周期板块的大范围上涨,个人理解目前短期经济数据的超预期主要在总体层面,一些能够反映未来需求的细项数据,还是放缓的态势。大家对需求还是感觉不确定,更确定的需求端情况应该还是需要看3、4月份的经济数据。

两会将在下一周的二十号闭幕,预计之前维稳的行情也会在下一周进入尾声。所以维稳结束以后,市场将会迎来什么样的冲击,目前也还是没有落地。主要观察是股票开放卖出后的交易情况,还有总体流动性是否会出现进一步的收紧。

本周中美贸易战的消息又进一步发酵。有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对中国贸易战的首要目标还是针对高科技企业。并且有国外新闻报道指出,特朗普要求在今年8月份完成针对中国知识产权侵犯的调查,并且这一时间点有可能会提前。而目前国内市场对于贸易战的看法还是偏于乐观,大多数的人还是基于过往的历史经验,认为中美之间的大规模贸易战并不会发生。我们也不希望中美之间爆发大范围的贸易战,但是鉴于特朗普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家,超出预期的贸易战并非没有可能。鉴于此,我们依然对市场短期保持一个相对谨慎的态度。

但是有几个问题可以进一步思考,如果贸易战一旦大范围爆发的话,一方面是不是会有一些企业将会受益,比如国产芯片企业。另一方面,如果出口受阻,国内货币政策会不会出现一些放松的迹象。

张宇(权益研究员)

一、市场成交额放大,暂无趋势性机会

最新一周上证50下跌1.22%,沪深300下跌1.43%,中证500下跌0.99%,市场继续震荡,人气不佳。跟踪行业方面,锂电池上涨1.7%,新能源汽车上涨0.6%,猪下跌2.07%,鸡下跌2.47%。

该周市场成交额略好于上周,特别是周一指数涨幅1%以上且成交额明显放大,锂电池等热点表现很好,在接下来的四天交易日里指数小幅回调成交额缩小,融资余额还在上升,暂时没有好的趋势性机会。

二、猪价跌破盈亏平衡线,新能源汽车大势所趋下高镍电池吃第一杯羹

最近猪价下跌的惨烈让许多养殖户大跌眼镜,3月14日国家计划收储1万吨冻猪肉,估计消化11.8万头生猪,虽然不及大型屠宰企业一天的屠宰量,但多少释放了利好,不过现在不同于以往,大家对环保的影响不像之前那么乐观,也开始逐步接受猪周期进入下行阶段。

国内三元材料价格继续保持稳定,第一梯队三元材料厂商出货正常,但二、三梯队厂商有价无市。在最近吉利的经销商会议上,明确提出由于钴价上涨过快,将加快推进811电动车的进程。碳酸锂偏弱势,主要是电池级碳酸锂需求不振,前期的价格上涨没有支撑,主要的电池级碳酸锂15.3-15.8万元/吨,下跌1000元,工业级碳酸锂14.5-15万元/吨。其余电池材料价格均有下跌压力,看好高镍电池企业2018年及以后的成长。

本周产业链的大事之一算是保时捷推出的纯电动车Mission E,车本身的科技和智能就不说了,作为保时捷品牌当然会是令人炫目的车型,最重要的是保时捷作为德系车,拥有全球最好的内燃机技术,却不得不在全球纯电动化浪潮中壮士断臂,汽车产业链中将会有三分之一的零部件公司未来会销声匿迹,车企也会重新划分世界格局,而电动产业链中的供应商将会迎来越来越好的时代。

张洛(权益研究员)

一、行情回顾

本周指数方面,上证50指数跌0.11%,沪深300指数涨0.46%,上证指数涨0.08%,深证成指数涨1.31%,中小板指数涨1.73%,创业板指数涨3.09%。A股市场继续维持着创业板反弹、大盘横盘的局面。

从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来看,本周28个行业中18个行业上涨,涨幅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建筑材料、传媒、有色金属,分别涨3.38%、2.92%和2.66%;跌幅居前的行业为综合、房地产和银行,分别跌2.23%、2.18%和1.39%。

海外市场方面,美元指数本周收平,跌0.01%。黄金本期收平,收盘1316.2美元/盎司,跌0.01%;布伦特原油本周上涨,收盘65.05美元,涨1.8%。海外股指普遍上涨,恒生指数涨2.89%,纳斯达克综指涨0.72%,标普500指数涨0.3%,道琼斯工业平均微跌0.08%。

二、重点新闻摘录

此外,对于本周重点的新闻,尤其是对于二级市场有影响力的新闻,也进行摘录,方便后期跟踪。

首先,MSCI指数14日公告,宣布推出12个新指数,以扩大MSCI中国指数产品的覆盖范围,为中国A股纳入指数的下一步做好准备。6月1日新指数正式生效后,MSCI中国相关指数将覆盖全球范围内所有类型的中国上市公司。这则信息需要关注一个是MSCI扩大范围,由最早只覆盖大蓝筹、大白马等逐渐加大公司的覆盖,因此关注重心也不仅仅局限于“大、白、好”公司,更多可以关注成长股。其次则是时间点,6月1日已经公布完一季报,基本可以定调多数在18年会有好表现的公司。

其次,近期水泥玻璃价格上涨,华北、华南等地生产企业出库量明显增加,产销量环比持续提升。这则消息涉及公司主要是建筑建材领域,本周已经取得一定表现。但是消息背后反映更多是一个上游企业的补库存需求,玻璃、水泥、 玻纤、石膏板等都多数周期属性品种都存在库存不足、需求稳定向好的局面,因此这一类逻辑相同的品种可以形成一个“补库存”的炒作主题。不过对于后续库存的跟踪以及从低库存到正常库存的演变都需要注意,市场的关注点可能短期也会盯着库存的变化相应进行投资决策。

最后,中国联通表示今年进行5G规模试验,明年预商用。此外,结合今年的政府重点工作,也在新产能细分产业发展顺序上,将5G从2017年的第5位提升到第2位的发展重点,充分说明国家对于行业的重视程度。考虑到时间节点,2018年5G势必会有很好的二级表现。

三、研究思考

最近思考大众消费品的研究思路,借鉴了经典的《定位》一书。历史表明,第一个进入人们心智的品牌所占据的长期市场份额通常是第二个品牌的两倍,不仅如此,领导者同样可能拥有该市场中最高的利润率,因此可以获得市场中最多的利润。其实这里面就涉及到了消费品的品牌、渠道、定价权等等,手机行业的苹果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因此,成为第一对于消费品能否进入消费者心智尤为重要,比如可口可乐就是可乐的代名词,王老吉是凉茶的代名词。但是若不能在这方面争得第一,那就在另外一个领域成为第一,这就是第二有效的定位原理,比如七喜就定位自己“非可乐”,也取得比较好的销量。这背后其实是一个竞争差异化的思路,对于跟随者而言如果想取得成功,差异化很重要,但是,这里我也想到酱油,海天和行业老二厨邦,厨邦基本经营思路就是跟随龙头海天,自身也过的很舒服,背后主要是行业的集中度还很低,还不到拼刺刀的地步,且调味品刚需消费品,和一般的大众消费品还有区别。

当然,书中也总结了一些失败例子,或者说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首先是如果某个品类想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很容易导致产品没有特点;第二是品牌延伸的陷阱,同一个品牌做各种不同品类产品,会使得某个品牌在人们心智中的印象越来越模糊,比如茅台如果去做啤酒,大概率很难做大做强,且对于茅台的白酒品牌也是一个伤害;第三,则是忘记成功之道的陷阱,成功的定位需要始终如一,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改变企业的基本战略,保持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定位,这是真正的品牌价值,经典的比如老白金。

上述思路继续延伸,消费品研究有一个“场景消费”,比如说提到酵母,我就想到了厨房、烘焙房等,提到白酒想到宴席,这都是有特定的消费场景。但是也有一些“消费品”,可能下游确实是常见的消费行业,比如食品饮料等,但是自身产品很难直接接触终端,比如食品添加剂,基本所有食品都有添加,但是消费者并没有印象,或者说没有对这类产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我们从二级市场角度,食品添加剂公司的估值就是低于食品公司的估值,即便是相近的增速。这个角度进一步延伸,假若消费品公司想要提升估值,To B到To C会是一个好的转型思路。

孙元(权益研究员)

从市场来看,本周A股市场冲高回落,同期本周上证下跌1.13%,深成指下跌1.28%,创业板下跌1.89%。本周资金大幅流出近770亿,同时成交量不足限制了蓝筹股活跃。下周值得关注的是两市解禁市值将逼近1100亿,解禁风险加剧。

从板块来看,涨幅前三为水泥建材(0.95%)、石油(0.78%)、贵金属(0.68%)。此外本周板块轮动较快,独角兽概念股表现喜人,其他个股表现一般,尤其是通过了解近期大家调研多的公司主要聚焦在TMT这边,与独角兽的观点吻合。

个股方面中兴本周发布了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收1088.2亿元,同比增长7.49%;归母净利达到45.7亿元,增长293.78%,业绩符合预期。国内运营商2016年、2017年资本开支持续下滑,市场整体进入寒冬的背景下,中兴2017年运营商网络业务营收仍然能实现增长,从侧面也是证明了公司龙头第二,同时公司近两年相继剥离非核心业务子公司,实现聚焦主营业务。即为看好中兴在5G时代的发展。同时2018年中下旬5G的传输建设有望开始,中兴、烽火等厂商都将相继受益,初步判断的发酵点在年中的传输标准落地,建议持续关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