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加密空投“常态化”,其中蕴藏的机会有多少?

市场资讯

关注
听新闻

文章转载来源: 比推BitPush

作者:Lincoln Murr,比推 BitpushNews

空投一直是加密货币领域最火热的话题之一,最开始,空投的概念只是协议为了奖励用户发的‘免费的钱’,但很快就发展为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有积分、高估的风险投资支持的项目和未知的回报,本文将梳理空投的起源、发展,以及未来潜在的机会。

简单的来说,空投是指协议以追溯方式用其原生代币奖励其平台用户。

第一次大型空投是由 Uniswap 在 2021 年进行的,当时他们向曾经在其交易所进行过代币互换的用户发放 400 个 UNI。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只需进行一次简单的交易即可奖励用户数千美元。他们的理由是,UNI 代币需要去中心化,以使 DAO 能够按预期运行,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即它不会因代币过于中心化而使监管机构将其视为证券。它还奖励了之前对协议做出贡献的用户—毕竟没有用户,协议就是一潭死水而已。

在接下来的几年熊市中,以太坊域名服务 ENS 和 Optimism 进行了几次空投,但规模都不算大。然而,在 Optimism 之后,用户开始意识到,他们使用多个钱包来得到空投资格并薅到数千个代币作为回报是非常容易的。

这个新时代的第一次大规模空投来自 Arbitrum,在 2023 年春季,他们向所有使用过其 L2 的用户分发了 ARB 代币。由于几乎没有 Sybil 检验,一些人通过这一空投赚了数百个钱包和数百万美元。这引发了薅空投和撸币热潮,加密 KOL 宣扬这将是下一个暴富的好方法,有关如何互动以及如何有资格获得各种空投的指南在社交媒体被疯狂转载。

随着空投的概念成为协议事实上的代币分配计划,社区用户很容易猜到最有利可图的那些项目。

理论上来说,估值最高的项目预计会分配最多的代币,因此它们会看到大量用户涌入,提供流动性、进行交易,并通常按照协议规定进行操作。有了如此庞大的追随者,协议就能够向风险资本投资者展示产品市场与庞大用户群的契合度,并以更高的估值筹集资金。这反过来又产生了飞轮效应,更高的估值带来了更多的空投撸毛党,进一步稀释了真实用户,并将协议变成了资本和时间的短期争夺地。

我们目前仍处于这个阶段,尽管它已经略有发展,一些项目设计了复杂的积分系统,用户需要学习如何通过积分系统赚取代币。

积分最初由 NFT 市场 Blur 和 L2 项目 Blast 普及,但现已被所有协议有效使用,积分就像信用卡积分或其他‘没有实际价值’的忠诚度奖励系统,但每个人都知道它们最终会转化为可出售、可转让的产品—代币。

尽管这使得撸币过程更加透明,但它也产生了副作用,使其变成了一种价值观单一的挖矿活动。早在 2020 年,在项目担心监管机构之前,他们只是直接向用户提供代币以在协议内进行活动,就像 SushiSwap 对 Uniswap 的‘吸血鬼攻击’ 时一样。现在,同样的现象发生了,但用户不知道他们将收到多少代币或以什么价格收到代币,而是依靠用户创建的计算器和电子表格进行粗略估计。这使得空投从一个奖励真实用户的简单任务变成了一个复杂的游戏,需要确定你是否在真正参与,还是你可能被反薅。

近期,不少项目在牛市中完成空投。虽然这些代币在发行后最初价值飙升,但趋势是它们立即抛售,因为用户将其出售以获得更安全的资产。这进一步强化了积分只是风险较高资产的收益率的想法。它还加剧了一个问题,即这些代币在大规模风险投资的支持下以数十亿美元的估值发行,当一个代币已经发行到接近其公允价值甚至被高估时,散户投资者就没有获利的空间,因此,围绕代币的真正社区也无处可寻。

这可以从正在进行的 LayerZero 空投中看出,空投消息已经炒作了一年多,最近发布了第一个快照。如下图所示,该协议的用户活跃度随后立即下降,因为投机用户不玩了,只剩下‘真正的’用户。

话虽如此,仍然有一些项目值得参与,比如在 ETH 和稳定币上赚取尽可能高的年收益。例如,Scroll L2、EigenLayer 及其流动性再质押协议(如 EtherFi)和去中心化做市商 Elixir 都提供了不错的回报。不过,这一切都只是猜测,最终取决于团队决定分发多少代币、是否进行多轮空投等,真正的价值很难解析。

尽管空投最初是去中心化项目、奖励用户的时间和机会成本以及激励资本流向生态系统的好方法,但它们已经演变成协议的一种机制,可以人为地获得高估值、利益相关者获利、散户接盘、然后引发社区声讨。如果操作得当,空投系统仍然是获得高投资收益的好方法,然而投入产出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随着协议和用户偏好以及监管环境的发展,空投将继续演化,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仍将继续存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