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牛津大学罗斯科:“无感”的区块链监管才是理想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

  原标题:牛津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比尔·罗斯科:“无感”的区块链监管是较为理想的模式

风口浪尖上的区块链技术正面临着一些挑战。

12月5日,海南自贸港数字经济和区块链国际合作论坛在海口举行,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牛津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牛津海南区块链研究院负责人比尔·罗斯科在论坛演讲中表示,包括中国在内,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区块链领域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区块链来更好地为政府部门提供知识和服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要的挑战是在能源应用方面。“过去存在研究能源浪费与利用率不足的问题,”罗斯科指出,解决这一问题应着眼于利用区块链的地理优势,整合当地或者局部的资源,把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提升区域内资源的利用效率。

另一个与效率紧密相关的问题,是区块链在大型金融或者财务系统上的应用。“我们需要创建协议来创造区块链的使用场景,同时确保这些协议的稳定性。”罗斯科认为,构建有规模的联盟链能加快协定的确定,而协议的迅速达成有利于确保工作效率。

要确保区块链技术发挥重要作用,还要解决好监管问题。罗斯科建议,在监管区块链的过程中可采用内化嵌入的方式。“要把监管融入到区块链技术本身里面去,成为它的一部分,这样我们才能够进行更好的监管”。实际上,他所说的监管不是由监管机构完成,而是自我监管,是由区块链本身来完成的。

“区块链本身并不是完美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进行监管。我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要让监管与技术使用融为一体,进一步简化监管环境。比如让监管变得无感,平时感觉不到监管存在,但一旦有违规问题马上会被查出来。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

缺乏足够的监管还可能带来“老鼠窝”弊端——很多信息无法溯源,无法追溯到信息来源,也无法找到发布信息的人。罗斯科认为,“老鼠窝”问题会降低系统内用户使用信任度。“这个问题非常复杂,目前个人而言我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除此以外,区块链的应用还面临着技术上的难题,主要指区块链在识别上存在加密数字货币不稳定的情况。罗斯科认为,可以通过将加密数字货币和真实的价值建立一种关联,从而把加密数字货币和区块链剥离开,提升稳定性。

中国在吸引新的参与者投入到区块链的过程中有很多努力,然而罗斯科认为中国这么多人一起冲向区块链,反而增加了犯错的风险。即便如此,区块链对于很多问题的解决依旧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数据安全方面,“区块链能够建立关系,建立信任,可以让我们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协作。”罗斯科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