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

数字化赋能成效凸显 银行零售业务快速发展

市场资讯

关注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伴随零售业务的快速发展,其在银行业绩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多家上市银行近期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零售业务”发展情况被机构频频关注。《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发展零售业务已成为多家银行的战略性目标,而数字化赋能的成效也日渐凸显。

上市银行积极布局零售业务

沪农商行表示,该行立足客户中心和价值创造,通过专业化经营持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管理个人金融资产规模稳步增长,人民币储蓄增量结构显著改善,客群分层分类经营成效初显,产品服务特色逐步成型。截至2022年9月末,管理个人客户金融资产(AUM)余额6873.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74.93亿元,增幅10.89%,其中非储蓄AUM余额2568.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9.19亿元,增幅9.80%。本行个人存款(含其他个人存款)余额4304.9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5.90亿元,增幅11.55%;零售贷款余额达1914.2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7.29亿元,增幅4.21%。

“新三年战略规划实施至2022年9月的一年多时间,公司有序布局个人信用消费贷款,推出线上化产品E秒贷、数字信用卡。”厦门银行表示,公司增设下沉网点,2021年至2022年9月期间,新增32家支行,实施网点标准化空间视觉建设和智能化改造,率先推出柜面版智能柜台(ITP)等,升级手机银行App,持续优化App界面设计和功能模块,手机银行签约客户数增长近50%。

从三季报情况看,除上述两家银行外,其他银行也在积极发展自身零售业务。民生银行在三季报中称,截至报告期末,该行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22113.2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86.64亿元,其中,储蓄存款9300.5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13.06亿元;零售理财产品9705.5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55%。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零售业务营业收入500.90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49.01%,同比提升5.57个百分点。

南京银行也表示,公司继续深化大零售战略2.0改革转型,保持零售业务稳健发展。截至报告期末,个人存款总额2875.33亿元,较年初增长471.12亿元,增幅19.60%,在各项存款中占比23.51%,较年初上升1.08个百分点。零售贷款总额2664.99亿元,较年初增长282.18亿元,增幅11.84%,在各项贷款中占比28.74%。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多家商业银行都将零售业务作为战略选择,加快向零售银行转型,零售业务在营收中占比持续提高,但由于零售业务属于“慢工出细活”,成本收入比相对较高,同时面临着利率市场化、存款理财化、互联网消费贷款风起云涌、第三方支付异军突起等多重挑战,零售业务价值创造的可持续性是各家银行战略转型的关键所在。

数字化赋能零售业务转型升级

零售业务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化经营贯穿银行零售业务始终,通过数字化赋能,银行自身零售业务也得以快速提升。2022年年初,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到202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数字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广泛普及,基于数据资产和数字化技术的金融创新有序实践,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明显增强,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数据治理更加健全,科技能力大幅提升,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数字化赋能零售经营方面,民生银行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通过开展规模化、智能化线上存量客户经营,2022年前三季度,多渠道触达基础客群3740.12万户,共引导426.36万客户完成连接、活跃、层级提升、保有等旅程节点,成功率11.39%,是对照组的1.67倍;此外,公司全面推广数字化营销活动管理平台“营销云3.0”,五家试点分行部署存量长尾客群金融资产提升、MGM获客等专项活动,2022年第三季度,共覆盖客户5.75万户。

南京银行也表示,依托大数据赋能,通过“线上+线下+企业微信”联合运营,为零售客户提供“投、融、支”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围绕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增速、管理提质”的目标,深入推进私行客群分类经营,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持续强化队伍建设和科技赋能。

未来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从海外国家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盈利驱动因素分析,华西证券认为,未来零售业务更多的发展驱动在产品管理带来的获客能力和息差空间以及财富管理的资产配置能力和中收(中间业务收入)增长。

厦门银行表示,该行2021年至2023年三年战略规划提出“做大零售、做强对公、做深两岸、做优资金”业务战略。其中,在零售业务方面,坚持大零售转型,深化客群分层分类经营,实施差异化的经营策略;大力发展财富管理,组建总行专业财富顾问(FA)团队,协助支行提升财富管理专业技能。贵阳银行在被问及“未来是否有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的计划”时也提及,要全面推进大零售战略转型,稳步发展金融市场业务,实现公司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不过,零售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风险。温彬认为,发展零售业务应注意的风险包括:一是资产业务发展瓶颈导致零售业务“高投入、低产出、高风险”;二是零售团队能力不足,或将损害消费者权益;三是科技与渠道双重掣肘零售业务稳健发展;四是零售业务对风险管理能力要求较高。

华西证券表示,未来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的发展将更多的来自大负债管理规模的增长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从而增加对利润的贡献度,也将驱动整体估值体系上的转变。未来,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在产品管理和财富管理层面还将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整体将继续提升对利润的贡献度。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一是要明确发展战略,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地在零售银行业务上投入资源,借助金融科技深度转型;二是积极开展与外部机构的深度合作,特别是中小银行应秉持“开放银行”理念,开展跨界合作,融入金融生态,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双赢、多赢。

【驻澳大利亚大使:中方在加入CPTPP问题上态度真诚并付出积极努力 坚决反对台湾加入包括CPTPP在内的任何官方性质协议和组织】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4月1日接受《澳金融评论报》外事防务记者蒂利特年终专访,就中澳关系、澳联邦大选、美对华加征关税、南海问题、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演训活动等应询介绍中方立场。《澳金融评论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成员国因无法达成共识而迟迟未考虑中国加入CPTPP的申请。同样,中国台湾的加入申请也处于搁置状态。为解决这一僵局,中方是否希望有关方面对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加入申请一并考虑?肖千:首先,中方加入CPTPP符合包括澳在内所有成员共同利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发展引擎,中国加入CPTPP将给其他成员带来更广阔市场机遇和合作空间,进一步增强CPTPP包容性、代表性和影响力。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一份报告预测,中国加入CPTPP将使该协定每年给世界带来的收益翻两番。中国已连续15年是澳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中国加入后将在两国自贸协定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市场,为双方深化互利合作带来更多机遇,给世界带来更大稳定性和确定性。其次,中方在加入CPTPP问题上态度真诚并付出积极努力。自2021年9月正式提出加入申请以来,中方对照CPTPP的2300多项条款开展多轮深入、全面的研究评估,与CPTPP各成员进行了各层级多渠道沟通交流,做好了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充分准备。有关努力得到许多CPTPP成员积极回应。第三,中方坚决反对台湾加入包括CPTPP在内的任何官方性质协议和组织。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省,这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国家或组织同台湾进行官方往来。台湾谋求加入CPTPP不是简单的经贸问题,而是高度敏感的政治问题,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处理。第四,中方是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的坚定拥护者,有意愿、有能力、有决心加入CPTPP,希望澳方发挥CPTPP轮值主席国作用,从地区国家共同利益和中澳关系大局出发,支持和推进中国加入CPTPP有关工作,携手加快亚太经济融合,为世界开放合作和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组长佐敏吞表示,缅甸强震已致2886人死亡、4639人受伤,另有373人失踪。 (新华社)

【李乐成主持召开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2025年工作会议】 4月2日,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2025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切实增强做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当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要聚焦乱收费、乱检查、乱罚款、乱查封等“四乱”问题,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制定出台乱收费行为处理办法,坚决防止以罚增收、以罚代管、逐利罚款等行为,健全完善执法监督纠错问责机制。要聚焦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开展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严格源头管理,加大对新增拖欠的惩戒力度,建设国家统一的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健全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强化上下联动,形成整体合力。要聚焦企业成本负担重问题,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组织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强化制造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支持,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多措并举减轻企业负担。(工信微报)

【驻澳大利亚大使:中方在加入CPTPP问题上态度真诚并付出积极努力 坚决反对台湾加入包括CPTPP在内的任何官方性质协议和组织】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4月1日接受《澳金融评论报》外事防务记者蒂利特年终专访,就中澳关系、澳联邦大选、美对华加征关税、南海问题、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演训活动等应询介绍中方立场。《澳金融评论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成员国因无法达成共识而迟迟未考虑中国加入CPTPP的申请。同样,中国台湾的加入申请也处于搁置状态。为解决这一僵局,中方是否希望有关方面对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加入申请一并考虑?肖千:首先,中方加入CPTPP符合包括澳在内所有成员共同利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发展引擎,中国加入CPTPP将给其他成员带来更广阔市场机遇和合作空间,进一步增强CPTPP包容性、代表性和影响力。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一份报告预测,中国加入CPTPP将使该协定每年给世界带来的收益翻两番。中国已连续15年是澳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中国加入后将在两国自贸协定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市场,为双方深化互利合作带来更多机遇,给世界带来更大稳定性和确定性。其次,中方在加入CPTPP问题上态度真诚并付出积极努力。自2021年9月正式提出加入申请以来,中方对照CPTPP的2300多项条款开展多轮深入、全面的研究评估,与CPTPP各成员进行了各层级多渠道沟通交流,做好了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充分准备。有关努力得到许多CPTPP成员积极回应。第三,中方坚决反对台湾加入包括CPTPP在内的任何官方性质协议和组织。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省,这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国家或组织同台湾进行官方往来。台湾谋求加入CPTPP不是简单的经贸问题,而是高度敏感的政治问题,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处理。第四,中方是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的坚定拥护者,有意愿、有能力、有决心加入CPTPP,希望澳方发挥CPTPP轮值主席国作用,从地区国家共同利益和中澳关系大局出发,支持和推进中国加入CPTPP有关工作,携手加快亚太经济融合,为世界开放合作和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组长佐敏吞表示,缅甸强震已致2886人死亡、4639人受伤,另有373人失踪。 (新华社)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