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

《中国金融》|钱文挥:勇担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使命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中国金融杂志

作者| 钱文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4年第13期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作为中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因粮而生、伴粮成长、随粮壮大,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是农发行与生俱来的职责使命。成立三十年来,农发行坚决落实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及时足额保障粮食收储资金供应,全力服务“两藏”战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农发行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政策性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忘初心、坚守使命、担当责任,举全行之力服务好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

农发行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取得显著成效

1994年,伴随着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潮,农发行应运而生。农发行成立以来,始终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职责和根本任务,全力做好信贷支持工作,圆满完成了国家交办的各项重点任务,充分彰显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责任担当。

坚守办行初心,全力保障收购资金供应,解决了“卖粮难”和“打白条”的历史性难题。农发行深入研究粮食收购信贷规律,创造性提出封闭运行管理理念,建立起“购贷销还、库贷挂钩”的封闭运行管理制度,实现了收购资金良性循环,从根本上遏制了收购资金被企业挤占挪用的现象,消除了困扰各级党政多年的“卖粮难”和“打白条”问题。三十年来,农发行累计投放粮油收购贷款超过8万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油9.6万亿斤,支持收购量常年占全社会收购量的50%以上,切实发挥了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有力维护了粮食市场稳定,保障了售粮农民利益。

守护“大国粮仓”,全力支持国家粮食储备调控体系建设,夯实了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农发行深度参与中央和省、市、县四级粮食储备调控体系的构建与管理政策制定,及时足额保障信贷资金供应,确保储备调控计划任务顺利实施;大力支持粮食储备仓储设施建设,积极推动中央和省级储备粮的集中统一管理,做好封闭运行管理,确保库贷挂钩、专款专用。三十年来,农发行累计投放粮油储备调控贷款7.7万亿元,为我国粮食储备调控体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助力储备粮在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服务改革发展,全力扶持培育多元市场主体,促进了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顺利推进。农发行是粮食购销全面市场化改革、粮食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等历次改革的重要参与者和执行者,为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农发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支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改制、做大做强,积极培育和扶持一大批民营粮食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到强,引导支持多元主体入市收购,确保市场有钱收粮、有人收粮,稳稳托住市场化改革底线。三十年来,农发行累计投放市场化粮油贷款3.8万亿元,有力促进了我国粮食市场和粮食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拓宽支持领域,全力落实“两藏”战略,认真践行“大食物观”,推动了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持续提升。农发行紧跟政策步伐,在做好粮食购销储业务的基础上,不断扩宽业务领域,助力国家粮食安全由“储备安全”向“产能安全”拓展。积极落实“两藏”战略,聚焦耕地、种子两个要害,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和农田水利建设等的信贷支持力度,累计投放农地贷款9078亿元、农业科技贷款2388亿元、种业贷款908亿元、农田水利贷款近200亿元。聚焦国际这个“大市场、大资源”,大力支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进口,累计投放贷款1623亿元,助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践行“大食物观”理念,大力支持生猪、牛羊、食糖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深入推动“菜篮子”工程建设,累计投放各类贷款2247亿元,推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不断深化对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规律性认识

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三十年的探索实践中,农发行始终坚持党对政策性金融的全面领导,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在粮食信贷领域积累了宝贵经验,加深了规律性认识。

坚持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持续筑牢立行之本和发展之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是党中央赋予农发行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农发行的“饭碗”。任何时候决不能把粮棉油信贷业务是立行之本和发展之基的定位改变了,决不能把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作用弱化了,决不能把守好“大国粮仓”、保护农民利益的底线突破了。

坚持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管理理念,与时俱进发展好丰富好完善好封闭运行管理模式。封闭运行管理把握了信贷模式中钱物对应原则,穿透了粮食购销风险管理的实质,是粮棉油贷款防范风险最主要、最有效的制度。同时,要因时制宜、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市场化条件下收购信贷新形势,着眼管住实质性风险,不断发展和完善封闭运行管理模式。

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提升响应政策和适应市场的能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必须主动适应市场化改革大势,大力发展粮食市场化信贷业务;必须深入践行“大食物观”,贯通全产业链,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拓宽服务广度,延展服务深度;必须积极创新模式路径,适应市场变化,强化科技赋能和数字赋能,提升办贷管贷质效。

坚持统筹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与风险防控,正确处理好保安全和防风险的关系。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保障。要统筹好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风险防控,坚持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防控实质性风险,同时把风险防控贯穿于金融服务全过程各方面,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农发行服务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新时期党中央对农发行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有新要求,粮食行业发展对政策性资金有新需求,农发行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准确地把握中央政策要求和市场形势变化,认清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紧迫感,全力抓好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各项工作。

首先,党中央围绕粮食安全提出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农发行任务艰巨。当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党中央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和“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将其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立为“三农”工作的头号工程,对强化金融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2024年施行的《粮食安全保障法》提出,要建立健全粮食安全保障投入机制,采取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加强粮食安全保障。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既是农发行落实中央有关要求的迫切需要,也是农发行要履行好的法律义务。

其次,粮食产业信贷资金需求日益增长,农发行大有可为。在粮食生产方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粮食产能安全,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现代种业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同时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开展适度规模经营,2024年又全面部署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增加了资金需求。在粮食储备和流通方面,我国粮食储备规模长期处于全球较高水平,收储轮换资金规模庞大;粮食流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链条持续延伸,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持续增长。在粮食加工方面,我国粮食加工和食品制造产业快速发展,2023年全国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达4.3万亿元,行业增长潜力巨大。在大食物领域,我国海洋水产品总量达7000多万吨,长年稳居世界第一;我国森林食物年产量超过2亿吨,人均森林食物约为130公斤,金融支持大食物领域的空间非常广阔。

最后,清醒认识自身的问题和短板。农发行粮食信贷业务发展模式还不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履行职责职能有提升空间;围绕“大食物观”的服务体系等建设还比较滞后,健全体制机制有提升空间;向产业链上下游提供金融服务存在不足,向全产业链延伸有提升空间;粮食信贷领域数字化应用意识不强,数字化转型有提升空间。农发行要总结提炼成立三十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进一步锻造长板、补齐短板,直面问题、迎难而上,不断提升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明确新时期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职能定位和发展思路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作为中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要全力巩固提升金融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银行地位,努力打造四个方面的显著标志。一是发挥主体和骨干作用。第一时间响应国家交办的紧要任务,在关键时刻发挥政策性金融兜底保障作用。在粮棉油储备调控等政治性强、专业要求高的关键和特殊领域,还要发挥专办银行作用。二是培育专业和市场优势。主动适应市场形势,与时俱进、加强创新、扬长补短,不断巩固、强化、扩大政策性金融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领域的政策优势、专业优势、客户优势、管理优势。三是提升引领和创新能力。及时跟进、快速响应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在理念、政策、资源、技术、人才等多方面齐抓并管、奋力冲刺,发挥政策性金融引领市场的重要作用。四是提供高效和增值服务。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坚持“融资、融智、融商、融情”四融一体,全面优化服务体系和提升服务能力,使客户选择农发行能够实现更为有效的业务发展、更为安全的资金管理、更有成效的价值提升。

围绕新时期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农发行要构建“全粮、全链、全行、全力”(以下简称“四全”)发展新思路,推动形成政策性金融履职发展新局面。其中:“全粮”是基础,在支持好小麦、稻谷、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品种的基础上,积极向特色粮油和大食物领域拓展;“全链”是核心,把支持粮食“产购储加销”“水地种资技”全产业链发展作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打通产业链、构建供应链、延长信贷链、提升价值链,实现“四链协同”发展;“全行”是关键,坚持全行一盘棋的思想,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落实落细到农发行上下各级行、各机构、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全力”是保证,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工作任务、服务客户、优化支持政策和强化资源保障等方面全力以赴,对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不遗余力。

聚焦服务国家粮食安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深刻领会党中央对粮食安全工作提出的新论断新要求,准确把握粮食行业发展新趋势新需求,围绕保障粮食收储资金供应、保障粮食产能安全、保障粮食全产业链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服务国家粮食安全质效。

全力保障粮食收储资金供应,发挥好政策性金融主渠道作用。确保粮食收储资金的供应和管理是党中央对农发行的明确要求,要继续发挥好粮食收储主办银行职能和作用。一方面,坚决保障政策性收储资金供应,当好贯彻党中央政策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另一方面,大力支持粮食市场化购销,积极支持粮食贸易企业、加工企业等收购主体开展市场化收购,充分利用自身客户资源支持相关企业开展产销对接、供需对接、工贸对接,为客户“牵线搭桥”。

大力支持“两藏”战略和涉粮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保障粮食“产能安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密对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和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盐碱地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全力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聚焦现代种业、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等重点支持领域,主动对接支持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强化金融服务供给,持续提升科技金融能力与水平,培育壮大农业新质生产力。聚焦新建灌区、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节水灌溉工程等农田水利领域,持续优化信贷政策,切实提升服务质效,助力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积极向粮食全产业链延伸,健全全方位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信贷支持体系。加大对粮食种植等生产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国有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类主体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支持粮食加工产业发展,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这篇大文章,促进粮食产业发展和价值链延伸。积极支持大豆、玉米、油脂等重要农产品进口,助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围绕“大食物观”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认真做好生猪、牛羊、食糖等重要农产品保供稳价工作,加大对海洋渔业、畜禽水产养殖、蔬菜瓜果、林下经济等“大食物”体系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助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格局。

健全完善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支撑保障体系

紧紧锚定金融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主力银行职能定位,按照“四全”发展思路,健全完善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激励体系、客户体系、产品体系、科技支撑体系、风控体系和责任体系,搭建好政策制度的“四梁八柱”,进一步激发政策性金融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动力和活力。

一是优化激励体系。持续完善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绩效考核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力度,树立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鲜明导向。二是健全客户体系。坚持“抓大不放小”的营销策略,跟踪政策找客户,研究市场找客户,依托产业链供应链找客户,紧盯项目找客户,努力实现客户规模的稳定增长和结构的不断优化。三是完善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产品体系,实现对粮食“产购储加销”“水地种资技”全产业链的覆盖;配套建立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统计监测体系,全面反映农发行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成效。四是构建科技支撑体系。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加快数字技术在粮食信贷领域的推广应用,全面提升数字化营销、办贷、服务、管理能力,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五是健全风控体系。不断加强信贷全流程风险防控,提升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能力,创新完善封闭运行管理方式。六是建立责任体系。坚持“一把手”负责制,明确“总省市县”四级行书记亲自抓粮食信贷工作、书记是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第一责任人”;建立总行统筹、省级分行负总责、市县行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责任编辑张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