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正文

普惠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

中国金融杂志
2024-06-11 11:29:44

意见领袖丨中国金融杂志

作者|袁成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一级巡视员’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统筹推进,十年间普惠金融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普惠金融列入“五篇大文章”,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普惠金融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以下简称安徽监管局)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普惠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安徽省情和发展战略,坚守普惠金融初心使命,着力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努力实现机会平等,解除要素获取不均等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促进新质生产力生成与发展。

立足省情,全力推进普惠金融跨越式发展

安徽具有“承东启西、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多项国家战略叠加的交汇点,但昔日“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小微企业占比偏高,农村人口占比偏高。在传统金融格局下,金融要素获取长期处于不利地位。要实现从“后进生”向“上进生”的转变,必须着力加大金融要素特别是普惠金融资源供给,为实体经济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安徽监管局将普惠金融列入中心工作常抓不懈、压茬推进,统筹调动全辖银行业保险业力量,积极协同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全力推动辖内普惠金融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23年末,全省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3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从2013年末的3.4%提升至4.3%,小微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39%,居全国领先水平。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跃上万亿元台阶,规模居全国前列,近5年年均增长22.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8.2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年间下降2.32个百分点,至4.62%,创历史新低,且持续低于全国平均利率水平。涉农贷款余额2.6万亿元,规模居全国第7位;县域存贷比四年来提升16个百分点,至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攥指成拳,把服务新质生产力布局放在普惠金融工作突出位置

大力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小微企业是创新的发源地。安徽监管局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着力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金融与科技、产业良性循环。一是坚定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主攻方向。推出“初创信用贷”“成长接力贷”“贷投批量联动”等专属产品和服务模式,构建贯通科技企业“起步—初创—成长—高成长—成熟”全生命周期的多元接力服务体系。截至2023年末,科创企业贷款余额5971亿元,是2020年末的4倍,贷投批量联动服务模式累计提供“信贷+股权投资”368.9亿元。二是着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依托工信部门梳理的“专精特新”企业、优质中小微企业等白名单,引导银行机构安排专项信贷资金不少于每年1000亿元,定向用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2023年实际累放贷款1775亿元。此外,还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行动,安排每年5000亿元融资额度,用于支持优质中小微企业加快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三是更好支持小微企业补链强链,实现集群化发展。聚焦新能源汽车首位产业,形成“零部件、整车生产、后市场”全产业链金融布局,服务深度可达核心企业的8级供应商。围绕十大新兴产业,支持符合战略方向、成长性好的小微企业加快成长为“隐形冠军”,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20亿元,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超60%。助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大对小微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专项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2月末,小微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贷款余额达124亿元,较年初增长48%。

重点支持“三农”领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必须聚焦新质生产力要素,从生产资料、生产方式、资源配置等着手,助力大幅提升“三农”领域全要素生产率。一是紧扣种子和耕地两大要害,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截至2023年末,种业贷款、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款余额分别是2020年末的7倍、5倍。“建管合一”保险试点保障30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覆盖全部产粮大县。开展“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开发110余类、500余个地方特色农险产品,基本涵盖优势特色农产品。二是以产业链融合、增值为主线,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引导金融资源向“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产业链倾斜,支持“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努力延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拳头农产品产业链。“三头三尾”龙头企业贷款余额812亿元,三年翻了一番。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贷款余额673亿元,同比增长49%。三是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动生产方式升级。连续三年牵头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专题活动,建立全量名单共享和对接机制,优化“信贷+保险+担保”组合服务,支持“新农主体”成长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主力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1314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79%,信贷覆盖率提升超30个百分点。四是大力支持“农文旅”融合发展,挖掘和美乡村资源优势。出台《金融支持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围绕传统村落保护活化利用、“农文旅+新业态”融合发展、重大旅游项目建设等加大投入。积极参与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举办高规格产融对接大会,签约乡村文旅项目109个、金额达到258亿元。

问题导向,在适配新质生产力需求特点上狠下功夫

针对“首贷难”,安徽监管局联合相关部门搭建线上“皖美首贷中心”和首贷培育库,上线“皖美贷”专属产品,将更多小微企业纳入银行融资体系,使其能够享受到质优价廉的融资服务。2021年以来累计新增小型微型企业首贷户10万户。针对“短贷长用”,大力推广中期流贷服务新模式,两年来,中期流贷占中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比重翻一番,跃升至38%。针对“倒贷成本高”,开展无还本续贷提升行动,2023年累放无还本续贷金额较2018年翻了两番。针对传统抵押物不足问题,引导银行机构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2023年小微企业贷款增量中30%是信用贷款。针对知识产权等新型资产占比较高的特点,鼓励创新抵质押方式,更多发展知识产权、活体等动产和权利融资。2023年累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69亿元,同比增长170%。牛“活体贷”余额11亿元,同比增长116%。针对“链式”发展趋势,引导银行机构整合供应链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积极探索发展供应链金融线上化产品,线上融资已占供应链融资总量的60%。

深根固柢,在补齐关键制度机制短板上久久为功

一是完善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安徽监管局联合数据资源局等部门建设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汇集45个部门的千余项政务数据,为市场主体精准画像,解决企业融资超6万亿元,居全国同类平台前列。二是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基础建设。联合组织部等省有关部门高位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汇聚涉农主体信用信息,提高信用信息授信转化率,推深做实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在全国树起一面旗帜,已覆盖全省近八成的行政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评级覆盖率98.4%。三是健全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农担、科担等专业性机构深耕细分领域,担保规模稳居全国前二。推动设立13亿元省级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引导基金、2亿元省级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各地配套资金,省市联动格局基本成型。四是建立常态化、广覆盖、有重点的融资对接机制。近年来,牵头开展“百行进万企”、中小微企业银企对接、“走万企 提信心 优服务”、新农主体金融对接、制造业金融“五个一”等主题活动,联合开展金融“五进”等活动,合力推动惠企政策、金融服务直达市场主体。

与新质生产力同行,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风起于青萍之末。在新质生产力培育和成长中,普惠金融理应担当、大有可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新功能成长壮大,动能转换加快。安徽监管局将致力于金融要素获取机会平等,锚定生产力提升方向,在持续提升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可得性的同时,着力推进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积极探索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为新质生产力生成和发展提供又“普”又“惠”的金融支撑。一是在保持普惠金融供给量合理增长的基础上,更大力度推动质的有效提升。聚焦新动能、新赛道、新市场,建立“大数据+名单制”对接服务模式,精准支持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需求。进一步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不同主体需求。二是推动普惠金融融入市场主体梯次培育体系。发挥金融中介作用,引入、嫁接各类要素资源,与小微企业、新农主体等共同成长。支持小微企业积极参与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三是加快完善普惠金融配套机制。推动省内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纵向和横向整合,打破省级平台间、省市平台间的藩篱,进一步加大数据归集、共享力度。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整合补强,加快融资登记、评估、抵押、流转等配套机制建设,优化普惠金融发展环境。

(本文作者介绍:权威、专业、理性、前沿,宣传金融政策、分析金融运行、报道金融实践)

分享文章到
说说你的看法...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