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

《中国金融》|汽车金融衍生场景探索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中国金融杂志

作者|徐彤「恒丰银行首席信息官」

文章|《中国金融》2024年第9期

汽车产业作为强金融驱动产业,无论从制造端、消费端或是供应链来看都离不开金融业的有力支撑。就商业银行而言,汽车金融是其核心业务板块之一,往往投入较多资源,尤其在居民购车、加油、投保等环节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场景建设,并在部分领域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汽车产业迎来史无前例的全方位变革,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进程加速,围绕汽车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汽车金融生态也发生了结构性重塑。

汽车智能化为汽车金融开启新赛道

从过去的实践看,金融机构对汽车金融场景建设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制造端和消费端,作为资金出借方和平台提供方,在汽车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环节中结合业务场景实现资金融通。随着智能汽车的迅速普及,以动力电池、智能驾驶、智能座驾为核心的新竞合态势正在形成,具备多感官交互体验的智能座舱带来了汽车场景的革命性变革,逐步形成“需求前移、价值后移”的“一前一后”双趋势,即企业关注度从“关注竞品”前移到“用户需求”、产业价值链由“硬件制造”后移到“智慧服务”。软件服务迭代升级将不断推动汽车向智能移动终端转型,汽车金融生态的内涵和外延均随之发生深刻变化。

有别于传统汽车金融场景,汽车产业价值链后移带来的,以智能驾驶舱和应用软件为支撑平台,深度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金融服务与智能汽车价值链高度融合的场景,我们将其定义为“汽车金融衍生场景”。

汽车金融衍生场景的关键要素

汽车场景与金融场景具有高度的互通性和重叠性,在新技术的加持下,汽车金融衍生场景在融合两者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具备更大程度的便捷性、更高水平的开放性、更高效率的普惠性、更深层次的私密性、更高标准的安全性五项关键要素。这也是汽车金融衍生场景有别于传统金融场景的标志。

第一,具备更大程度的便捷性。一是更便捷的无感支付。汽车金融衍生场景借助物联网生态基础支付、设备认证等能力,可以轻松实现停车、充电、购物、代驾、维修等场景的无感支付,对智慧城市建设有着积极意义。二是更便捷的信贷服务。金融机构可以更快速地获得客户多维信息,通过交叉验证,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和信用状况,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包括定制化的贷款额度、灵活的还款方式等。三是更便捷的客户服务,借助现代通信技术,金融机构能够实现与客户的实时互动,及时解答疑问和处理问题,促进服务质效不断提升。

第二,具备更高水平的开放性。一是更加开放的生态共享。汽车金融衍生场景创新迭代速度快、成本高,企业间生态共享将加速形成规模效应,有效降低单一企业成本。二是更加开放的基础设施共享。金融机构通过加大专项绿色信贷支持力度,为充电站等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领域提供中长期融资支持,成为汽车生态共建方。三是更加开放的供应链生态。智能网联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带来了大量高附加值的新型零部件,如传感器、车规芯片、高精度摄像头等,相应地汽车供应链迫切需要资金进行生态更新,进一步改变原有金融供给模式。

第三,具备更高效率的普惠性。一是提升服务群体覆盖面。智能汽车为金融服务拓展了移动空间,有力支持金融供给对偏远地区的触达。二是加大对特殊群体的服务力度。借助汽车金融衍生场景,金融机构可解决部分银发客群、行动不便客群的业务办理难题,并有效防止金融诈骗等事件发生。三是提升普惠信贷质量。汽车金融衍生场景依托车辆行驶信息与车主信息,进一步提升了数据验证的可靠性、风险识别准确性,有助于把控资产质量。

第四,具备更深层次的私密性。一是提供专属的私密服务场景。智能座舱为客户提供了舒适的“第三生活空间”,与金融服务的私密性高度契合,为实现“伴行服务”提供可能。二是提供更高安全级别的信息保护。客户可以在更安全的通信环境下与顾问进行实时沟通,获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利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和安全通信协议进行客户信息的传输和存储,确保客户信息的安全性。三是提供更高标准的陪伴式服务。金融机构可提供财富陪伴、权益陪伴、活动陪伴和内容陪伴等,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始终将客户的隐私保护放在首位。

第五,具备更高标准的安全性。一是提升客户敏感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金融机构在客户信息保护方面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有利于提升汽车行业数据管理标准。二是有效规避潜在的欺诈行为和信用风险。车端多模态人机交互的发展为建立智能风险识别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金融机构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异常行为实时监测,及时进行预警;引入更安全可靠的生物识别技术作为身份认证手段,如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解决银行面签等业务堵点。三是具备金融机构级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针对网络安全,建立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有效防止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侵害,可以有效保护客户的财产和隐私信息。

关于汽车金融衍生场景建设的思考

汽车金融衍生场景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自身发展空间巨大,并且其还与智慧城市、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紧密关联。金融行业和智能汽车产业需要在价值链重塑的过程中寻找共同价值点、建立更加开放的共享平台,不断探索领先的技术创新、实现跨平台的业务供给,建立健全统一的安全标准。

深度参与汽车产业价值链重塑。一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构建新场景。智能电动汽车重塑了传统造车产业链,推动汽车研发设计制造、零配件供应、销售渠道、二手车(以旧换新、残值评估)及售后服务体系发生巨大变革,各环节的资金周转模式发生重大变化,重构金融服务场景。二是在供应链变革中寻找新机遇。智能汽车比传统汽车具备更加丰富的上下游软硬件产业链,有更多的“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参与其中,为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提供新的业务机遇。三是在流通改革中定位新客群。智能汽车将为金融机构贡献高质量的目标客户,且客户画像更为精细,对客户习惯的了解更加明晰。同时,传统销售渠道也面临巨大改变,车企与消费者对传统4S店经销商的依赖度逐渐降低,代理、直销和经销多元共存会成为趋势。车企与消费者间直接发生B2C资金交易的频度将大幅提升,车企将面临大量交易识别、自动对账、资金管理等新的结算场景诉求。

积极参与汽车开放平台建设。一是加强数据与技术共享。随着AI技术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两者合作的核心是实现专业模型的深度对接。二是联合制定行业标准。建议政府部门、汽车产业、金融行业联合制定系统、接口、开发工具的行业标准,探索成立相关标准委员会,加快推进汽车金融衍生场景建设基础功能模块化、标准化,降低场景建设成本。三是共同打造生态联盟或技术联盟,实现更为丰富、无感、紧密的场景衔接。金融机构具备跨行业资源整合能力,应广泛连接出行、社交、娱乐等生态伙伴,为厂商、经销商和消费者提供数字化金融服务。

持续加大对新技术的投入。一是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分析用户行为、预测市场趋势,为汽车金融服务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支持,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体验。二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车辆流通与金融服务的无缝对接,借助区块链技术为汽车金融领域的数据安全、交易安全等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加快新技术与汽车金融场景的深度融合,创新个性化、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大力提升远程服务能力。一是加强5G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汽车终端与金融机构系统的稳定链接,确保远程服务的稳定、高效运行。二是优化远程服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步骤,围绕客户画像提供更加精准的定制化金融信息推送。三是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或岗位,对远程服务的过程和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服务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实施评估反馈,定期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客户反馈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稳步推进场景安全标准的探索。一是加强与相关监管部门的合作与沟通,通过共同制定和完善场景安全标准,做好技术、流程的全面规范化管理,为汽车金融衍生场景的安全性和私密性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二是完善隐私保护政策和制度,明确用户隐私信息的收集、使用和管理规范,确保用户的隐私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规范技术手段,如加密技术、匿名化技术等,确保用户信息在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三是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制定应急预案,将金融服务风险点与整车安全防护体系进行高度适配。要立足智能汽车庞杂的数据系统,全面梳理和对接金融安全标准,识别潜在的风险点,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提升发现和处理问题的效率。

(责任编辑 贾瑛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