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正文

进出口行董事长吴富林:开启进出口银行服务对外开放新征程

中国金融杂志
2024-04-17 11:23:05

意见领袖丨中国金融杂志

作者|吴富林‘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作出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的决策部署,在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成立30周年之际,为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政策性金融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在中国特色政策性金融发展之路上奋发拼搏的进出口银行,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与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同心共济,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在机遇中求发展,在变革中谋创新,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外贸立行,开放兴业,在奋进建功中探索中国特色政策性金融发展之路

事业之成,其始也简。从成立之初只有几间办公室、几十个人、资产规模25亿元的小型银行,发展至今天已拥有30余家境内外分支机构、4000余名员工,资产规模突破6万亿元,业务遍及全球160余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银行一步一个脚印,谱写了生动的奋进篇章。

  • 为扩大出口吸引外资而诞生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外贸工作重要性日益突出,用符合国际规则的专业金融手段支持出口发展成为形势所需。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政策性银行,并明确要组建进出口信贷银行。1994年4月26日,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

初创阶段的进出口银行,承担起扩大出口、吸引外资两大重点任务。为推动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开展出口信贷业务;为推进援外事业,开展援外优惠贷款业务;为支持我国企业以对外承包方式带动设备、施工机具、材料、技术出口和劳务输出,开展对外承包工程贷款业务;为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开展外国政府转贷款业务。

这一时期,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为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扩大出口显得更加重要。进出口银行大力支持我国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为优化出口结构、助力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克服危机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 为服务国际经济合作而转型

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国际竞争也愈发激烈,统筹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需要更加迫切。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式提出实施“走出去”。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要求进出口银行调整业务发展重点,以更好适应对外开放新阶段新特征新需要。

开拓转型阶段的进出口银行,持续拓展业务广度和深度,完善金融服务手段。为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出口,开办了境外投资贷款;为配合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开办了优惠出口买方信贷;为支持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能源资源进口,开办了进口信贷。由成立之初仅支持出口,逐步转变为既支持出口又支持进口,既提供发展援助又支持对外投资的国际经济合作银行。

2004年进出口银行成立10周年时,贷款余额从成立之初的20亿元增加到超过1200亿元;到2014年成立20周年时,贷款余额增加到近18000亿元。进出口银行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考验下成长,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征程上奋进,为实体经济稳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性资金支持。

  • 为建设现代金融企业而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面临的国际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更为艰巨繁重,对政策性金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2015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国进出口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提出要把进出口银行建设成为定位明确、业务清晰、功能突出、资本充足、治理规范、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良好、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策性银行,充分发挥其在稳增长、调结构、支持外贸发展、实施“走出去”中的功能和作用。

深化改革阶段的进出口银行,以建设现代政策性金融企业为方向,全力推动改革任务落实。重塑治理架构,董事会正式运转,发挥决策作用,将党委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决策重大问题前置程序。重构管理机制,搭建起全流程资本管理体系、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管理体系,开展IT蓝图建设。重整业务体系,紧跟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树立“大外贸”理念,从研发、制造、技改、营销、贸易、服务等环节深度支持外贸事业发展。

进出口银行通过推动实施一系列内外部改革,将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与政策性银行属性相融合,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进一步提升,形成了涵盖对外贸易、跨境投资、对外合作、开放型经济建设四大领域的全方位、多层次产品体系,为推动形成范围更广、领域更宽、层次更高的开放新格局注入口行力量。

  • 为更好发挥功能作用而优化

2020年,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并存,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的内涵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政策性金融必须进一步增强履职能力,实现更大作为。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强化服务国家战略和规划能力。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为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改革优化阶段的进出口银行,以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遵循,提出要打造坚守政策性定位,具有策划型、批发型、结构型、专业型特征的银行。政策性是立行之本,其实质是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是进出口银行的本质和本色,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策划型”是谋事之道,要将“中央决策、实业需求、口行所能”有机结合,有内涵、有角度、有创新地开展工作。“批发型”是展业之策,要加强银政合作、推动同业协力、服务全产业链,提升集约化营销效能。“结构型”是成事之举,要专注主责、深耕主业、集中发力,进一步突出聚焦特定领域的特色优势。“专业型”是守业之要,关键在完善精细化管理、提升国际化展业水平和国际规则参与能力、增强数字化赋能,推动现代金融企业建设取得新成效。

新时代新征程上,进出口银行将以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强化政策性职能定位为契机,以高品质服务蓄势赋能,以高效能展业增量扩面,以高标准履职做精做强,以高水平经营提质增效,充分发挥身处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部位优势,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积极贡献。

初心如磐,行而不辍,全力发挥政策性金融职能作用

30年来,进出口银行始终牢牢把握政策性定位,坚守在助力扩大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和促进国际合作的第一线,全方位服务实体经济壮大和对外开放纵深发展,成为我国外交、外经、外贸支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政策性金融力量。

  • 特殊时期发挥逆周期作用,彰显政策性金融“调节力”

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之时,加大政策性资金供给,用特殊时期的特殊之举助力跨周期逆周期调节。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加大力度支持船舶出口,帮助造船企业争取订单、走出低谷。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建立应急工作协调机制,全力推动出口和“走出去”,有力对冲危机影响。新冠疫情暴发后,采取一系列超常规、阶段性举措,迅速出台差异化信贷政策、发行专项主题债券、设立专项纾困资金、减免中小微实体企业贷款利息,为实体经济雪中送炭、雨中送伞。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全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2022年以来高效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助力解决重大项目资本金缺口问题,积极跟进配套融资,满足项目建设多元化融资需求,带动总投资上万亿元。

  •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政策性金融“引领力”

作为专门服务对外经济贸易投资发展与国际经济合作的专业金融机构,进出口银行始终处于支持共建“一带一路”的第一方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间,累计发放“一带一路”贷款超4万亿元。签约项目累计拉动投资超4000亿美元,带动贸易逾2万亿美元。支持共建国家建设铁路超4000公里,公路超2.3万公里,机场40余个,港口30余个,清洁能源电力项目百余个。中老铁路、匈塞铁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等标志性工程亮点纷呈,柬埔寨农业灌溉、巴布亚新几内亚医院、科特迪瓦职业培训学校等“小而美”项目多点开花。截至2023年末,“一带一路”贷款余额2.4万亿元,覆盖超过140个共建国家和地区,贷款规模、覆盖国别、项目数量均位居同业前列。

  • 服务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彰显政策性金融“支撑力”

发挥政策性外贸银行独特优势,“点线面”多维结合强化作用。“点”上服务,聚焦市场主体,既服务进出口,又服务技改升级、生产营销、品牌经营等环节,支持了一大批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线”上贯通,支持企业上下游协同发展、共同提升,推动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营能力日益增强,助力巩固拓展外贸基本盘。“面”上强化,支持了多个外贸集聚区和贸易促进平台高标准建设,促进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发挥各类园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助力进博会等平台放大溢出效应,加快签约成果转化,帮助企业抓订单、稳订单。

  • 助力国之重器走向世界,彰显政策性金融“驱动力

立足长期聚焦实体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全力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支持制造业企业自主研发、产业化、采购、“走出去”、并购整合。着力支持破解既“顶天”又“立地”的关键技术,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成果产业化应用。我国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全球最大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卸装置等大国重器的研发、建造,以及关键设备和技术的引进,都得到了进出口银行的鼎力相助。截至2023年末,制造业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其中约九成为中长期贷款。

  • 履行社会责任积力远行,彰显政策性金融“保障力”

创新探索业务模式,创造更好条件支持小微普惠和绿色发展,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完善“转贷+直贷”服务路径,引领带动更多信贷资源精准滴灌外贸、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累计惠及小微企业超过40万户。构建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机制,创新发行市场首单政策性银行绿色债券等,打通绿色债券—绿色信贷双向驱动业务资源优势。以跨境业务和项目为载体,为跨境项目建设和中资企业境外经营提供人民币融资,稳慎扎实推动人民币国际使用。

实践引领,上下求索,不断深化做好金融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30年来,进出口银行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这个过程中,进出口银行不断探索中国特色政策性金融的发展规律,始终坚持做好政策性金融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最本质特征。进出口银行将党的领导贯穿公司治理、经营管理全过程各方面,从成立到成长,始终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在不同阶段的部署要求,资产规模快速增长,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信任,国内外影响力不断增强。实践证明,政策性金融机构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依靠和发挥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才能沿着正确方向,成长为强大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为金融强国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坚持发挥中国特色制度优势。政策性金融是统筹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的战略性工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金融领域的重要体现。进出口银行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结合起来,把落实国家战略和遵循市场原则结合起来,把让利实体经济与保本微利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讲政治、守规矩、重信诺、弘大义。从成立之初一个类似事业机关的单位,成长为市场化运作、保本微利经营、持续发挥作用、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化银行,业务从单一到多元、经营管理从粗放到精细。实践证明,必须坚持发挥中国特色制度优势,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才能不断提升政策性金融发展和治理效能。

坚持强化政策性职能定位。进出口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不搞脱实向虚、表内外腾挪,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优势、突出特色,支持领域从成立之初的出口,扩展至今天推动企业、产品和服务“引进来”“走出去”,对外经贸发展和跨境投资,共建“一带一路”,以及有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境内对外开放水平的领域,构建了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成为服务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关键瓶颈的政策性金融产品“专营机构”。实践证明,必须坚持强化政策性职能定位,才能充分彰显自身价值,发挥更大作用。

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时代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发展给答案。从初创阶段开办新业务,到世纪之交起步开拓转型,到进入新时代后深化改革、建设现代金融企业,再到在百年变局中强化职能定位、更好发挥作用,进出口银行始终积极应对新形势新变化,开展理论和实践探索,大刀阔斧推进改革。理顺体制机制,破解发展约束,取得了一批具有突破性、变革性的工作成果,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实践证明,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实现自身稳健良性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全面提升。

坚持危中寻机化解风险。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等超预期冲击,进出口银行“两点论”看形势、“两分法”想办法,以创造性工作应对非常时期非常需要,经受住了逆风逆水环境的考验。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切实防范增量风险,稳妥化解存量风险,抓好境外业务风险管控,资产质量保持稳健。实践证明,必须坚持危中寻机化解风险,用好辩证思维,树牢底线思维,善于攻坚克难,才能逆风破浪、化危为机,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同时,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统筹平衡。

30载奋楫笃行,一代代口行人始终保持与时俱进、踔厉奋发的精神状态,在担当作为中践行初心使命。面向未来,进出口银行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沿着中国特色政策性金融发展之路继续大踏步向前,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全力开启政策性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本文作者介绍:权威、专业、理性、前沿,宣传金融政策、分析金融运行、报道金融实践)

分享文章到
说说你的看法...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