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

直击博鳌|共话“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中国金融杂志

文 | 《中国金融》记者 张黎黎

绿色正在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底色。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进,如何推动“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3月28日,“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圆桌论坛举行,与会代表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为助力“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建言献策。

加强能力建设成为推动“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的重要抓手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指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资金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如果没有足够的投融资和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包括公共机构和私营部门,在弥补投资缺口方面可以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加大力度去支持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要提供相关的资金,而且要提供能力建设方面的帮助。

 “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席、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也表示,能力建设对于推动“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至关重要。他指出,“一带一路”在绿色可持续投资上有很多机会,比如绿电、绿色交通、农业、旅游业等领域,但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缺乏设计绿色融资以及绿色相关项目的能力,需要帮助“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立自己的绿色投融资框架。

此外,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总干事弗兰克·里斯伯曼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前总裁苏马·查克拉巴蒂也表达了能力建设对促进“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的重要作用。他们指出,加强能力建设有助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提升绿色项目的吸引力。

建立高效协同机制是推动“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的重要途径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表示,从全球来讲,应该有更多的资金来支持“一带一路”零碳电力系统发展。他从更好地运用激励约束机制、考虑多边开发机构改革、加强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等方面为支持“一带一路”零碳电力系统发展提出了建议。周小川强调,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丝路基金等机构要厘清职能,加强相互配合,同时,也与多边开发机构、国际商业性投资和私人投资配合起来,共同解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零碳电力系统的投融资问题。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指出,绿色投融资的缺口是很大的,仅仅依靠公共资金和多边银行资金无法填补这个缺口,这其中的挑战是怎么推进私营部门投资。余伟文表示,把多边银行、私营部门等协调在一起,需要有一个平台来共同分享经验,形成一个对话的机制,这样才能够共同解决绿色转型融资问题。

对于如何建立高效协同的机制、调动多元化资金共同参与“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活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胡晓炼指出,多边金融组织应该承担更多带动社会资本、私人资本等市场资源参与绿色项目的责任,为此需要改进资金运用方式,以发挥引导带动和风险缓冲的作用。

中国能源建设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周小能表示,要坚持金融与实体企业联动“走出去”,在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商业银行和商业保险公司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构建财政、金融、企业“一盘棋”发展机制,积极推动与相关国家金融机构共同成立若干产业投资基金平台,为共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多元化的绿色金融支持。

发挥私人投资在推动“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方面的重要作用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以下简称老挝)规划和投资部副部长丰万·乌塔文特别强调了私人投资对老挝的重要性。她指出,老挝急需更多私人投资来为其绿色增长提供资金,现在私人投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丰万·乌塔文表示老挝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例如,改善法律环境和商业环境,制定若干政策,进一步鼓励绿色投资。

博鳌亚洲论坛咨委、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沙姆沙德·阿赫塔尔表示,吸引大量私人投资,需要把这些资金和一些关键性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构建相应的支持机制,包括完善政策、监管以及法规等,这对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是非常重要的。她同时强调,需要给予投资者足够的信心,使其形成长期的投资规划。

对于如何撬动更多私人资本加入可持续投资领域,丝路基金董事长朱隽表示,公共部门和开发机构可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她指出,可以采取混合融资方式,发挥杠杆效应,现在国际上实行的方式是公共部门和多边基金第一个进入,规定收益上限,达到上限以后就退出,把更多的收益留给私人部门,从而提高项目对私人资本的财务吸引力,同时弥补绿色可持续投资的资金缺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