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市场的机会正在下沉
来源:移动支付网
移动支付网消息:随着常态化监管机制的形成,支付市场的机会或正逐渐下沉。
1
7月9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生效后,首次有16张支付牌照同时到期。
与往常的“续展”不同的是,这次是换证,换证之后没有有效期的说法,自然也不再有常规的“续展”。
人民银行在2010年颁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俗称“2号令”)显示,《支付业务许可证》自颁发之日起,有效期5年。人民银行准予续展的,每次续展的有效期为5年。
而《条例》中并没有有效期的说法,这也就意味着换证之后长期有效。通俗来说,未来的支付牌照监管,就犹如银行牌照监管一般,步入常态化严监管态势。
常态化监管措施有哪些呢?
2016年,人民银行曾下发《非银行支付机构分类评级管理办法》,支付机构将被分为5类11级,根据各项指标评价计分后,支付机构将被分为5类11级。
新的《条例》第38条要求,人民银行按照规定对非银行支付机构进行分类评级,并根据分类评级结果实施分类监督管理。人民银行依法制定系统重要性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认定标准和监督管理规则。
此外,今年4月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中,出现了净资产需与备付金匹配的要求,而支付机构的净资产规模,每年进行重新评估,这也是常态化经常的措施之一。
这些也只是常态化监管措施的冰山一角,备付金、消保、信安等多个领域,对支付机构已经形成立体的监管网络。
截至目前,存量的支付机构是179家,相比最高峰时期的271家,已经有超三分之一的支付机构因违规、兼并、主动申请注销等方式退场。然而支付机构的下游市场却有着另一般的繁荣景象。
2
7月1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更新了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系统信息,新增11家机构通过聚合支付技术服务备案。至此,聚合支付技术服务备案已正式达到600家,算是一个全新的里程碑。
新的备案公司大多拥有一定的平台能力,或者服务企业众多。例如财务公司、SaaS软件提供商、科技服务企业等。
其中还包括有持牌支付机构背景的企业,就本期的11家机构中,就有广电运通、星图金融、翼支付等拥有支付牌照的关联公司。
一方面,支付机构仍然拥有“持牌”思维,对于新设置的支付门槛,尽早“占坑”也不是坏事;另一方面,这似乎关乎到“发码权”的争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聚合支付技术服务备案启动时,被业界普遍认为是对聚合支付服务商“发码权”的认可,甚至更直白的认为这就是“聚合支付牌照”。
更简单的说,相对于支付机构的常态化严监管,或许聚合支付似乎“更好搞”。
虽然,这仅仅是一个备案,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牌照”,而且在《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发布时,就明确了“备案公示信息不构成对外包服务能力、持续合规情况的认可,不作为其对外提供服务安全性的保证”。
但从市场角度来说,拥有备案证明,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保证”。而在实际的展业当中,微信、支付宝的服务商体系都对备案有强制性要求。这就直接的给予了备案更高的价值。
事实上,支付机构经历过“躺着赚钱”的红利期,已经逐渐丧失了对一线市场的话语权,反倒是收单外包机构直接服务商户,拥有更多市场机会。
3
收单外包机构一直保持着灵敏的市场嗅觉。
2015年-2017年间,随着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巨头补贴力度持续,使得聚合支付开始繁荣,这可谓是很多收单外包机构的第一桶金;此后,公众号自动关注、电子发票、扫码点餐、灵活用工、营销、贷款理财等应用不断爆发,诞生了一个个市场机遇。然而,这些市场机会中,支付机构能够把握机会的仍然较少。
除了市场的机遇,游离于监管之外,收单外包体系有着一套市场化的运行体系。相对于其他行业,支付行业自上而下的分润机制,与“传销”仅有一纱之隔,所谓2.0、3.0、4.0的代理模式不断迭代。规模越大,获益越大的激励机制下,给许多草莽英雄广阔的舞台。
某2014年成立的收单外包机构,到2022年已经拥有超百万的服务商体系,服务商户超600万,年交易额超6千万,而到2024年有望破万亿。
这是很多持牌支付机构都难以达到的市场规模,除了不持牌,收单外包机构可以吃尽商户服务的几乎所有市场红利。
上述机构仅是这个收单外包市场的代表机构之一,许多支付机构正在被逐渐强大的服务商所架空,亦或者“绑架”。一旦服务商叛离,其收单流水将遭受重大打击。此外,收单外包机构之间也存在激烈的竞合,都希望彼此成为自己的下游机构的同时,又希望联合倒逼上游“搞大事”。
当顶层设计正在将金融的归于金融,科技的归于科技。而接近商户的收单外包机构们,则把满足商户需求作为第一要任,做好下沉,做好商服,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