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正文

俞燕:安青松,股改亲历者的贪腐“对价”

俞燕
2024-05-16 09:30:09

意见领袖 | 俞燕

20年前的初冬,一场白雪飘落在京城。

某间会议室里,气氛热烈,来自证监会和国资委的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股权分置改革方案。

参加这场闭门会议的间隙,身穿土黄色夹克衫、时任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年轻处长的安青松,在院子里拍了张照片。他的身后是一条被白雪覆盖的小径,通往冬青园圃。

这如同一场隐喻:一个全新领域,正展现在他的面前。一条小径,将他的人生引到一个新的境界。

那一年,安青松刚刚35岁,加盟证监会已有九个年头,在上市公司监管部已经流转了三个处室。

他的职业生涯将很快迎来新的转折,他的人生也将与一段历史共振:参与到那场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史册的轰轰烈烈的改革——股权分置改革。

此后,股权分置改革亲历者,成为安青松的一个重要标签。这场改革不仅改变了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也改变了安青松本人的命运。

19年后,这位股改亲历者,因股改成就职业生涯的高光,亦因此陷身利欲渊薮。“当年扣动的扳机,多年之后子弹正中眉心。”

在证监会历史上,有三轮颇具规模且持续的反腐风暴:2005-2009年,2014-2017年,2021年以来

在2021年以来的这轮反腐风暴中,安青松的一批同事应声落马,其中有一些与他曾有共事交集。2023年11月14日,CCDI一纸公告宣告,中国期货业协会(下称“中期协”)原党委书记、会长安青松,终于也要和那些曾经同呼吸的前同事们共命运了。

安青松这个被业界认为是股改反腐潮的“漏网之鱼”,终于还是没有躲过命运的子弹。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入笼”堪惊。

落马半年后,安青松被双开。2024年5月14日,CCDI发布的公告指出,安青松利用职务便利在股权分置改革、企业发行和重大资产重组、日常监管等方面为他人谋取不当利益,严重破坏资本市场秩序,损害证券监管形象,是政商勾连的典型

这个股权分置改革的亲历者,在2023年股票发行注册制全面推开之年“入网”,颇有些象征意味。

安青松曾在一首词里写道:须信人间真谛,是非分,自我执处

岂料他一念滔滔,壮心付却贪欲。

“漏网之鱼”入网

半年前(2023年11月14日),安青松被有关部门带走一周后,关于他的公告如期而至。继老同事、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原会长、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银河证券”,601881.SH,6881.HK)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共炎落马四天后,安青松也登上了证监系统落马者名单。

安青松落马,似乎并不太让人意外。据了解,此前他的人大代表资格未获通过,成为其命运终局的序幕。

2023年9月8日,安青松出席2023年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是他最后一次在媒体上公开露面。

在很多业界人士的眼中,安青松是证监反腐风暴的“漏网之鱼”,“靴子”迟早要落地。

证监会掀起的三波反腐大潮,肃清了一批证监干部,上至副主席,下到处长,还有一批早年穿越证监会的“旋转门”,投身券商或私募基金的监管干部。

从证监系统落马者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来自证监要害部门——上市部、发行部或发审委。这些部门既是权力寻租者的主攻方向,亦是证监系统腐败的重灾区。

安青松落马公告发布的当日,他的老领导、证监会原主席助理、时任浙江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朱从玖在落马半年后被捕。

朱从玖是继王益、姚刚、张育军之后第四个落马的证监会高层,这四位亦是证监系统每轮反腐风暴的“风暴眼”。

自2021年以来的证监系统反腐风暴力度空前,尤其是2023年落马者多达十余人,其中,陈共炎与安青松是中证协的前后任会长。

5月14日,安青松因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双开(开除党籍、政务开除)。CCDI的公告罗列了安青松的种种违法违纪行为,涉及问题之广,比他的老领导朱从玖有过之而无不及。

入党初心不纯、毫无底线意识,放弃监管职守,利用职务便利在股权分置改革、企业发行和重大资产重组、日常监管等方面为他人谋取不当利益,严重破坏资本市场秩序,是政商勾连的典型

热衷所谓“官场秘诀”,附庸风雅、贪婪无度,想当官、想发财、想出名、想攀附、想享受;

提供虚假情况对抗组织审查,沉迷封建迷信活动私藏、阅看存在严重政治问题的书籍

私自留存重要涉密文件

疫情期间仍频繁接受管理服务对象高档宴请和旅游等活动安排,违规收受礼金、高档礼品和大量茅台酒,长期公车私用;

隐瞒不报境内外房产、保险等个人有关事项,在干部、职工录用工作中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

违规买卖股票,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向管理服务对象推销自己撰写的书籍、安排亲属挂名领薪、长期接受车辆接送服务;

非法收受财物,数额特别巨大。

公告用近400个字,勾勒出一个十项全能型贪腐“选手”的形象。

作为证监系统在职干部,安青松给人们的印象是“有钱到难以理喻的地步”。如今,这则公告揭开了安青松的钱从何而来。

带着“股改亲历者”的标签,安青松充分利用了手里的监管权力,在股权分置改革、企业发行和重大资产重组、日常监管等方面为他人谋取不当利益,被CCDI评为“政商勾连的典型”。

安青松成为首个被评为“政商勾连的典型”的落马金融监管干部。

20大报告提出,要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坚决治理政商勾连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决不姑息。

3月15日,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谈到反腐工作时坦言,发行审核是腐败高发领域。针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后的权力运行特点,对公权力的监督制约将聚焦政策制定权、行政审批权、监管执法权、处罚问责权等关键权力,完善制度机制。同时,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建立资本市场行贿行为综合惩戒机制。

股改往事

据了解,安青松一直被坊间认为是股改反腐潮里的“漏网之鱼”。其落马后,业界推测可能与当年的股权旧事有关。

这种猜测最终在CCDI的公告中得到印证。他也成为证监系统首个被指事涉股权分置改革的落马者。

回到20年前。2004年1月31日,《关于推进证券市场改革开放和稳步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九条”)发布,成为资本市场纲领性文件,其中提到,要稳妥解决我国股市存在的股权分置问题。

股权分置是资本市场发展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彼时要求国有资产形成的股份不上市流通,即“存量不动,增量上市”,上市公司的股份从而被划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这种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的做法,被诸市场人士认为造成了上市公司的产权关系和市场定价机制严重扭曲。

在这种割裂之下,两类股东的利益不一致,难以形成有效的股权激励。游资仅凭很少资金就能控制流通股的股价,造成股价震荡,拥有控股权的非流通股大股东,则可以通过政策性套利圈钱,或用现金分红掏空上市公司。

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打破非流通股的“坚冰”,势在必行。

“国九条”出台后,证监会等五部委组成了股权分置改革领导小组,开始着手推进股权分置改革。

彼时作为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综合处处长的安青松,参加了2004年12月召开的那次闭门会议,走进了呼啸而来的大时代的风口。

2005年1月1日,中证协发布了《关于废止证券公司推荐发行申请有关工作方案规定的通知》,正式将“通道制”改为“保荐制”。该制度与和发审制,成为证券发行的两大核心制度。

2005年,被称作我国资本市场的“股改元年”。这一年3月,安青松有了新职务:任北京证监局党委委员、局长助理,首次进入领导班子。

次月(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了一份不到2000字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启动了这场被称作“开弓没有回头箭”的股权分置改革。5月9日,三一重工等四家上市公司,拉开了股改试点的大幕。

2006年1月,安青松回到证监会,出任股权分置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兼深交所股权分置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安青松到任时,股改试点工作已顺利完成。他到任四个多月后(2006年5月24日),中工国际成为“新老划断”启动后的新股发行首例,宣告市场融资全面恢复。到2007年底,1000多家上市公司基本完成股改,A股进入全流通时代。

股权分置改革,不仅化解了历史包袱,还带动了一波历时最久、涨幅最大的“改革牛市”,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6日的998.23点,一直上涨至2007年10月16日的6124.04点。

这样的“长牛”盛况,美好得如同一个遥远的幻梦。

2006年12月,为庆祝股改完成,安青松填了一首词《小重山•股改成功》:

一夜雪飘喧器静,人踪何处去,月分明。分散决策求衡平,让一步,海阔凭天空。百家齐争鸣,定立新契约,股同权。过尽干帆花复明,重读书,满眼是风情。

安青松担任股权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虽然只有短短一年时间,在此后十余年里,他将“股改亲历者“的标签牢牢地焊在身上,并写了大量以股改为主题的文章。他不仅享受了时代红利,更将这份红利”转化“为一己私利的“对价”。

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是非流通股通过支付“对价”获得市场流通权,并通过送股、回购等方式向潜在的利益受损者进行补偿。彼时,证监会对外表示不介入试点公司的具体方案制定。

安青松曾对媒体谈及,彼时对是否把“对价”写进改革制度,存有争议。他与很多法学家讨论时指出,这个概念不是合同法下严格意义的对价,而是具有更多的是金融属性,是预期收益与当期利益进行平衡的交互概念。

彼时亦有市场人士担心,在所谓的“对价”之下,如果上市公司高管和庄家联手,存在相互勾结瓜分国有资产或利益交换的风险。

安青松后来对媒体坦言,股改之初,很多案例并无先例可循,监管审批存在空白点,当时有不少股改申请需要由股改办牵头,进行预先审查。

据媒体报道,彼时股改办从证监会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涉及股改的一切事宜由其审批通过即可,不需经过相关其他部门,对上市公司的股改方案拥有很大的话语权。

这种金钱与权力的诱惑,对于手握监管大权的人是一种考验。

安青松被双开的公告显示,当年他利用职务便利,在股权分置改革、企业发行和重大资产重组、日常监管等方面为他人谋取了不当利益

在安青松之前,利用股改中饱私囊,最著名且获利最多的,是他在上市公司监管部的前同事、兼任上市办副主任和股改办副主任的肖时庆

关于肖时庆的法律文书显示,在任职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期间,肖时庆得知中石化拟对下属上市子公司北京化二实施股改和重组,光大证券拟借壳北京化二上市的消息后,指使家人利用多个账户,斥资约3529万元,赶在北京化二停牌前买入约430万股,利用内幕交易获利上亿元,创下彼时监管干部内幕交易案之最。当然,案发后肖时庆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至于安青松在哪些上市公司的股改和重组中获利,有待有关部门后续官宣。

到今年为止,“股权分置”这一概念出现已满整整20年。20年间,我国资本市场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和注册制改革两大里程碑事件,今日资本市场已非昔日资本市场。

当年参与了股权分置改革的一众干将们,在时代的巨浪里,“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

“鬓已星星也”的安青松,则走向了命运的另一端。

人生对价

来自贵州关岭的安青松,出身于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仡佬族。据说这个民族是西汉时没盆享国的后裔,精于酿艺,茅台地区最早的酿酒技术便来自仡佬族

也许因为这个渊源,安青松也成为茅台爱好者,被指违规收受大量茅台酒。

从山区走出来的安青松,走进了京城,24岁便成为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桥百货”,600657.SH)首任董事会秘书。

天桥百货天桥百货被称作“全国第一面商业红旗”,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正式注册的股份制企业。

1993年5月24日,作为北京首批上市公司之一,天桥百货在上海交所挂牌交易。安青松则在这一年成为这家公司的董秘,可以说他也是北京最早的上市公司董秘之一。

或许是这个在上市公司实操的经历,让他在两年后(1995年11月)进入中国证监会时,便在上市公司监管部工作。他在证监会机关期间,一直在上市公司监管部工作,从巡查处副处长、处长,监管协调处处长,一直做到综合处处长。

2007年重返证监会后,安青松接替调任银河证券总裁的肖时庆,出任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在这个部门一共待了18年

上市公司监管部负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重组、并购以及公司治理制度的制度等工作,亦属实权部门。在证监系统的“落马天团”中,仅是担任过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的就有数位。除了安青松和肖时庆,还有童道驰、陆泽峰等人。

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成立,安青松任副会长兼首任秘书长。在此期间,他发表了大量关于上市公司研究的文章。

2015年,安青松挥别上市公司监管部,调任青岛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成为派出机构一把手。一年多之后,他调至天津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兼天津稽查局局长。至此,他已在三地派出机构履职。

2018年,安青松回到北京,任中证协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

这一年11月,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拉开了我国试点注册制的序幕。

为了推进科创板注册制改革,证监会在2019年成立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办公室,安青松是深改办的三位负责人之一,负责一个小组。这是他二度亲历资本市场的重要改革。

2019年3月1日,证监会发布《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2+6”制度规则,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四个月后(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上市交易。

2021年5月,安青松接替陈共炎任中证协党委书记、会长。

任职中证协期间,安青松还接替陈共炎兼任中证协旗下的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据财新报道,2018年银河证券与中证报价联手在北京丰台丽泽商务区拿地,计划斥资近32亿元打造北京“第二金融街”,此举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

2023年1月,安青松转任中期协党委书记、会长。这成为他最后一个职务。也是其职业生涯的终点。

安青松曾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演讲时表示,证券行业机构是资本市场的核心中介,通过连接融资端与投资端发挥枢纽作用,成为人民共享经济增长成果的重要渠道;证券服务面向实体经济、面向千家万户,决定了证券人才素质既要重视“才”的锻造,更要重视“德”的养成,只有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才能担当起建功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而关于他的那份公告则显示,他显然没有达到他所说的德才兼备的要求。

有业内人士曾这样总结金融业落马者的人生:只要时间够长,所有的对价都会付出

【安青松简介】

仡佬族,1969年10月出生,贵州关岭人。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副研究员。著有《公司转型:中国公司制度改革的新视角》《辨机:中国经济转型的微观思考》《致知录:中国资本市场实践与思考》《行思录—资本市场制度理论与实践》等书。

1993年7月,任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1995年11月,进入中国证监会工作,历任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巡查处副处长、处长,监管协调处处长、综合处处长。

2005年3月,任北京证监局党委委员、局长助理。

2006年1月,任中国证监会股权分置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兼深圳证券交易所股权分置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所领导级)。

2007年1月,任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

2012年2月,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2015年1月,任青岛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

2016年11月,任天津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兼天津稽查局局长。

2020年7月22日,任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

2021年5月,任中国证券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

2023年1月,任中国期货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

2023年11月14日,落马。

2024年5月14日,被双开。

【2020-2024年证监系统落马名单】

2020年11月,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发行部原副主任童道驰

2021年5月28日,重庆证监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毛毕华

2021年10月5日,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原一级巡视员曾长虹

2021年11月26日,上海局原调研员、国泰君安证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朱毅

2021年12月3日,上交所科创板审核中心副主任操舰

2022年5月20日,湖南证监局二级巡视员朱治龙

2022年6月2日,证监会会计部原主任王宗成

2022年6月24日,中国证监会第十六届主板发审委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原会计监管部总监林勇峰

2023年1月6日,山东证监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民生证券原董事长冯鹤年

2023年3月31日,证监会原主席助理朱从玖的秘书、浙商证券总裁王青山

2023年4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原副总经理刘逖

2023年5月4日,证监会原主席助理、浙江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朱从玖

2023年5月29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原秘书长、基金监管部原副主任、中信建投总裁李格平

2023年6月,中证登原副总经理、上海景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及总经理高斌

2023年6月,证监会上市部副主任陆泽峰

2023年7月15日,上交所原副理事长张冬科

2023年11月10日,证监会党委巡视办原专职副主任杨春蕾

2023年11月10日,银河证券原董事长、中国证券业协会监事长陈共炎

2023年11月14日,中国期货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安青松

2024年4月26日,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司司长、信息中心主任姚前

(本文作者介绍:“喻观财经”创始人、资深财经媒体人。长期观察和研究金融领域。)

分享文章到
说说你的看法...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