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

逾千亿再融资集中获批 上市银行为何年底大补血?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关注

原标题:逾千亿再融资集中获批!银行为何年底大补血?对A股有没有影响?

作者:欧阳剑环 王凯文

12月17日晚,证监会集中审核批复多家上市银行再融资。中信银行400亿元可转债、平安银行260亿元可转债、兴业银行300亿元优先股以及华夏银行292亿元定增等获得通过。

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认为,可转债及定增是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的主要方式,监管集中批复多家上市银行可转债及定增申请,有利于缓解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压力,提升银行信贷投放能力,与监管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的方向一致。

特华财经研究所研究员李关政认为,年末集中批复银行再融资,从大的政策导向来看主要是要支持经济稳增长,银行需要有足够的资本金支撑。比如2019年的地方债提前发行,银行作为这些债券的主要投资者,必须要有相应的吸纳能力。在金融监管层面,银行资管业务整顿,要求回表、补充风险准备金、设立理财子公司等都需要资金支持。到具体的银行层面,昨天公告再融资的几家银行大多面临资本补充压力,如果不能及时补充,可能影响2019年的业务计划。

对A股影响不大

廖志明分析,定增参与资金主要是大股东,对股市没有明显的“抽水”效应,大幅溢价定增利好市场情绪。此外,可转债参与资金主要是固收类资金,对股票市场影响较小,无需过于担忧。

招商证券分析师邹恒超表示,此次集中批复再融资对股市影响不大,优先股是债券资金,定增基本都是找好买家,不是从二级市场“拿钱”。

李关政表示,上述几笔融资都不是面向二级股票市场,所以不会带来直接的冲击。转债对个股的影响要等到行权阶段才会显现。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认为,银行再融资主要是为以后业务发展做准备,无论是优先股还是可转债,其主要还是面向银行间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发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有限。银行密集补充资本一方面为满足监管需求,另一方面主要有助于银行业务发展,有利于提升信用扩张和增强盈利能力。

今年上市银行已“补血”5315亿元

据中信证券统计,四季度开始共有7家上市银行发布资本补充计划,仅涉及优先股和二级资本债共2620亿,包括2家大行(中行、交行),2家股份行(中信、民生)和3家城/农商行(吴江、成都、长沙),优先股和二级资本债分别1660亿和960亿。

年初至今,A股上市银行已完成资本补充5315亿元,其中定增和IPO1080亿元,优先股1025亿元,二级资本债3080亿元,可转债130亿元;已公告但仍在进展中的规模7447亿元,其中定增352亿元,优先股3310亿元,二级资本债1305亿元,可转债2460亿元。

12家银行IPO排队中

对于非上市的银行而言,资本补充工具相对较少,例如可转债、定增不能开展。于是,排队IPO成了中小银行竞相努力的方向。

今年以来,已有成都银行、郑州银行、长沙银行先后上市,共融资逾80亿元,此外青岛银行和紫金农商行等已成功过会,紫金农商行今日申购。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仍有12家银行正在IPO排队中。

银行缘何密集“补血”

1、监管达标

《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到2018年底前,非系统重要性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7.5%、8.5%与10.5%。《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指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附加资本的要求。

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励雅敏表示,参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各级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较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均提升1个百分点。如果此次将评定为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设定为8.5%,考虑到核心一级资本补充渠道的局限性,目前部分上市中小银行存在达标压力。

银行密集“补血”,也是考虑到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的监管要求。申万宏源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马鲲鹏表示,在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框架下,对四大行的TLAC监管要求简言之就是,2025年1月1日起,总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20%(工行和中行)、19.5%(建行和农行)。虽然距今还有6年,但截至2018年三季度,四家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布于14.16%-16.23%,距离上述监管目标尚有相当距离。

2、业务发展需要

中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肖斐斐认为,金融去杠杆限制表外及同业业务,要求银行回归信贷和债券投资,而当前政策亦鼓励银行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对资本要求增加。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熊启跃分析,融资方式的切换对银行资本补充带来很大压力。原来银行可以通过表外融资渠道,以资本压力更低的方式支持实体经济,但强监管政策出台后,社会融资结构中银行信贷占比提升,银行单位资产扩张的资本占用明显增加,这是今年以来资本补充压力加大的重要原因。若明年强监管政策持续,压力会延续。

近期多项纾困民企的政策出台,银行信贷被寄予厚望。华泰证券沈娟团队认为,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仍需要商业银行合理的信贷资源支持及保障,银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需求,有必要及时补充资本金,以保持必要的信贷投放增长。

3、理财子公司消耗资本金

近日出台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规定,理财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10亿元,这意味着设立理财子公司将直接消耗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介绍,以2017年底的资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基础,测算有多少银行在核心资本净额减少10亿元之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还能维持8.5%以上。测算结果显示,除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原本就低于8.5%的中信银行等外,另有多家中小型银行在出资10亿元之后核心资本充足率降至8.5%以下。

曾刚表示,对外投资会直接消耗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造成巨大影响的同时,也会削弱商业银行其他业务的拓展能力。虽然大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发行优先股、二级资本债等方式提升资本充足率,但缺乏资本补充渠道的中小型银行面临净资本不足、难以支撑理财子公司的问题。

4、内源资本补充能力有所弱化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认为,商业银行自身盈利能力出现分化,部分银行盈利增速低于规模增速,银行资本内源补充能力有所弱化,导致资本补充压力提升。

未来将有更多银行加入资本补充队列

肖斐斐认为,银行未来资本补充延续优先二级资本债、优先股和可转债的方式。分银行看,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安全垫均在3%以上,可以通过内源融资满足监管,未来约束来自2025年可能的TLAC,发行二级资本债即可以满足。个别中小行核心一级资本相对紧张,如华夏、民生3季度末一级资本充足率9%左右,其次南京、杭州等安全垫亦相对较薄,存在一级资本补充空间,首选方式优先股(最大空间发行),其次是转债,目前估值不支持权益融资。

中原证券分析师刘冉表示,目前大部分银行资本充足率可以满足未来1-2年的业务发展需要,但过半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在支持更长远业务发展时有明显压力。此外,国内版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办法正在酝酿,部分全国性股份行或将纳入系统重要性银行接受更高的附近资本监管要求。预计未来1-3年内,将有更多银行出于业务开展需要与监管需要加入资本补充队列。

编辑:叶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