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

资管行业的重塑与转型

中国金融杂志

关注

资管行业的重塑与转型

步艳红

按照资产管理产品的类型统一监管标准,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最大程度消除监管套利空间,促进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发展

2018年4月28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如期而至,近半年来的争论、解读最终尘埃落定。资管新规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总体要求,在“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统一部署下,化解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风险作出的重大政策调整。按照资产管理产品的类型统一监管标准,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最大程度消除监管套利空间,促进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发展。通过打破刚兑、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通过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资管新规的重大变化

资管业务几乎涉及所有类型的金融机构,由于经历了两轮货币宽松的周期,过去5年中资管规模年增长速度超过50%。截至2017年末,资管行业总规模超过100万亿元。其中,银行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22.2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21.9万亿元,公募基金11.6万亿元,私募基金11.1万亿元,证券公司资管计划16.8万亿元,基金及其子公司资管计划13.9万亿元,保险资管计划2.5万亿元。考虑到信托、各类资管计划扮演的通道角色产生的重复计算,实际规模约70万亿元左右,在金融领域举足轻重。这一规模与传统金融体系相比,相当于同期各类境内存款的41.6%、同期各类境内贷款的47.6%。由于分业监管、跨业经营等原因,资管领域出现的监管套利、同业空转、脱实向虚、层层嵌套等问题日渐突出。2016年以来,监管机构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文件,例如《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等,此次的资管新规通过统一监管体系、监管标准,为解决资管行业累积的几个关键问题开出了药方。

统一监管标准,消除套利空间

各类资管机构在原有的分业监管体系下,行为监管标准不统一,机构可以通过跨体系、加通道等方式,实现表面形式的合规而突破资本、规模等限制,或者投向不符合政策方向的领域。资管新规明确“资产管理业务是指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资管新规按照产品类型而不是机构类型实施功能监管,同一类型的资产管理产品适用同一监管标准,减少监管真空和套利。同类型产品,从募集方式、投资性质、产品形态、产品估值核算标准、投资者准入等多个维度对资产管理产品进行分类,分别统一投资范围、杠杆约束、信息披露等要求。

消除多层嵌套,抑制通道业务

资管领域的券商资管计划、信托计划、基金子公司资管计划多为通道业务,一方面因为代客资金不具有法人资格,无法向融资人直接放款或者投资;另一方面,也有为了规避监管政策的原因。多层嵌套不仅增加了最终融资人的融资成本,而且不利于出资方穿透管理、识别风险,复杂的交易结构,容易引起交叉金融风险。资管新规第二十二条规定,“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对各类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实行平等准入、给予公平待遇。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在账户开立、产权登记、法律诉讼等方面享有平等的地位”“资产管理产品可以再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但所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再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外的资产管理产品”。资管新规赋予资管产品法人投资属性,超过一层通道明确为违规行为。

资产管理回归代客本源,有序打破刚兑

在资管领域,特别是银行理财市场,刚兑产品(预期收益率型)规模占比还比较大。如果不能打破刚兑,风险最终由金融机构承担,不仅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且偏离了资管代客业务的本质;在保证刚兑的过程中,也损害了部分投资人的利益。资管新规第十九条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坚持产品和投资者匹配原则,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强化金融机构的勤勉尽责和信息披露义务。同时规范了刚兑的举报和处罚措施。

加强非标管理,防范影子银行风险

根据银行理财非标的统计,同业投资以及非银金融机构的合计非标规模可能超过20万亿元,这些资金超过一半以上投向了房地产、“两高一剩”行业以及地方融资平台。特别是银行表外理财的类贷款业务,还属于银行影子,参与信用货币创造,因此2017年央行就将表外理财纳入MPA管理框架。资管新规第十一条界定了标准化产品的定义(在银行间、交易所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的资产)。通过非标资产只能对接封闭式、期限匹配的资管产品、充分披露等几个方面,从根本上限制了非标投资的空间。

规范统计体系,穿透式监管

央行统计的社会融资总规模中,资管领域为实体提供的融资形式仅统计了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两部分,缺乏对各类资管计划融资的统计,数据统计不完整。同时,由于大部分资管通过通道进行操作,造成数据在不同类型机构重复统计计算。资管新规第二十五条明确建立资产管理产品统一报告制度,并要求实行穿透式监管,对于多层嵌套资产管理产品,向上识别产品的最终投资者,向下识别产品的底层资产(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除外)。在防风险、政策制定等方面完善了制度体系。

加强流动性管理,控制杠杆水平

由于金融机构通过杠杆操作,可能引发货币政策转向时的市场动荡,如2015年的股市和2016年的债市风波。如果严重期限错配,流动性风险向市场传染,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概率较大。资管新规第十五条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做到每只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资管新规通过对资管产品杠杆率、投资标的比例、产品分级限额管理等约束,规范资管行业的放杠杆行为;通过禁止资金池操作,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过渡期对金融市场及市场各参与方的影响

相较征求意见稿,资管新规正式发布稿通过较长的过渡期安排慢慢消化原有的行业问题。这期间,央行《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货币政策实施降准,都被市场解读为对冲资管新规实施产生的市场冲击。由此可见,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政策对于资管行业参与各方依然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对资产管理机构的影响

首先,资管机构的类型产生分化,通道类机构或者通道类业务逐步消亡。资管新规第二十二条规定“金融机构不得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资产管理产品可以再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但所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再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外的资产管理产品”。一些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子公司以通道类业务为核心业务来源的机构、部分以扮演通道角色获利的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券商资管计划等SPV类业务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其次,由于资管产品的统一规范,资管机构的产品管理必须进行根本性的业务调整。在原资管规模中占比接近30%的非标业务无法为继,需要向标准化业务转型,而标准化业务按照产品净值化的要求,必须采用公允价值进行估值核算。目前资管产品中,仅有很少的一部分公募基金(货币基金除外,因为货币基金也是按照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以及少量的表外理财产品符合资管新规要求。产品分类管理、估值外部审计、刚兑处罚等对产品的一系列要求,都要求管理机构在系统建设、中后台人员配备、风控管理方面进行调整。最后,资管产品的重大变化,主要看客户的接受程度。因此,销售能力将决定资管机构能否成功转型。在客户普遍适应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有序打破刚兑,树立起值得客户信赖的资管品牌尤为重要。

对资管产品投资主体的影响

按照资管新规提出的产品销售适当性原则。要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要和客户的风险偏好相匹配。短期内来看,完全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产品得到投资人的普遍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在过渡期内,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产品规模逐步降低。从购买方来看,可供选择的产品会阶段性减少,同时收益率会逐步下行。原有的理财产品到期后,可能会转化为存款。长期来看,对于投资者原来只看收益不关心产品投向的消费习惯,投资者的自我教育也有待加强。

对于融资主体的影响

融资主体的融资渠道,在间接融资领域的非标形式不复存在。由于存量超过20万亿元的非标规模较大,与目前银行间和交易所的信用债规模相当。这些融资到期后,融资主体需要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或者银行贷款方式满足需求。2017年以来,非标新增规模显著放缓,融资主体如果不能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则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进而引发信用危机。同时,对于房地产、“两高一剩”、僵尸企业和违规的政府项目融资,会加速市场出清。从长期来看,真正符合行业发展方向的企业,获得融资的机会增加、融资成本会逐步降低。

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资管行业是资本市场的主要资金供给方,如果资管规模短期内下降,则会对金融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从短期来看,虽然投资者新增资金可能形成银行存款,银行表内资金可能进行债券投资,但由于代客投资风险偏好与自营投资偏好存在差异,还有资本约束的因素,无法实现完全替代。从2018年第一季度数据来看,公司信用类债券持有者中存款类机构继续下降,存款类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非法人机构投资者和其他投资者的持有债券占比分别为21.7%、7.1%和71.2%。在金融市场会表现为无风险收益率小幅下行但信用利差迅速拉大,民营企业、中低评级融资主体融资难、融资贵会更加突出。随着资本市场机构投资人占比增加,市场稳定性增强,但如果合规产品的推出和投资人风险偏好难以短期实现匹配,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出现机构投资主体占比下降的局面。从投资久期来看,由于资管产品的资金来源期限较短,按照减少错配的原则,资金投资信用产品的期限更加偏好短期,会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较差的信用产品期限利差进一步走阔。从总体来看,“紧货币、严监管”和转向“稳健货币、严监管、紧信用”相配合,应该会逐步引导市场稳定预期,推动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对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支持力度。

商业银行资管行业的转型方向

在存量70万亿元资管规模中,银行作为最终出资人的规模应该超过70%,因此银行是在资管新规监管框架下,资管行业重塑的关键领域。商业银行资产管理要立足“回归代客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的出发点,发挥自身客户资源丰富、资金流入稳定、风险管理完善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多元化融资为实体经济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深度参与直接融资市场,资产管理行业作为机构投资人,是代客资金进行大类资产配置的主要方向。在过去10年的发展中,“类存款”、刚兑特征明显,表内表外风险隔离不充分,极易将代客业务风险向表内业务传染。“资金池”的产品管理模式,表面看是为解决期限错配的问题,实际在不同产品和不同客户间转移了风险,没有实现代客业务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初衷。业务转型中,机构会两极分化,市场会重新洗牌,银行资管要得到长足发展,还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练好内功、打好基础。

坚守资产标准化、产品净值化的原则推进转型。首先,银行资管要突破非标资产的束缚,向标准化资产转型。标准化产品投资主要通过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将把发债主体、上市主体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列为主要服务对象,参与银行间市场、交易所交易,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引,为企业降杠杆提供资产证券化、股权融资等重点产品。其次,以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为抓手,逐步打破刚兑。净值化产品要符合公允价值原则,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真正实现“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做好产品信息披露、防范声誉风险。

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提升产品管理能力。资管新规将资管产品分为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类和混合类四种类型。这是为满足客户在不同领域配置资产、分散风险的基本需求。银行资管擅长的领域是固定收益和金融衍生品市场,权益投资相对薄弱。强化大类资产配置的投研能力,一方面吸引专业人才,建立专业团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引入专业投资顾问,逐步培养自身投资能力。从主动管理完成大类资产配置为主,逐步引入客户需求驱动的被动配置能力。

搭建与产品体系相适应的销售体系,树立专业资管品牌。每个资管机构都应该有自身独特的定位,结合风控能力、风险偏好、投资特长,建立完整的产品体系及产品风险分层体系。在此基础上,强化销售渠道管理和客户经理体系建设,搭建起与产品体系相适应的销售管理体系。通过精细化管理,塑造代客理财的专业品牌。

把握过渡期机遇,推进业务重塑。银行资管还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过渡期循序渐进实现转型。消化存量风险,一是对于非标资产的处理,对接封闭式、摊余成本估值的产品,过渡期结束后可以通过证券化方式转标或者回表方式解决;二是对存量债券市场风险的化解,对资产进行风险分层,通过低风险低收益资产的产品、客户匹配管理,降低成本;三是积极发挥封闭产品在过渡期维护客户的优势,在产品转型中,以封闭产品作为主要抓手,从低波动产品开始,逐步打破刚兑;四是对于复杂的管理指标体系和完善的产品核算估值体系,需要强大的系统支撑,实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合规风险、操作风险的高效体系化管理;五是在最重要的销售管理环节,需要梳理基础客户数据信息,将客户进行分层管理,逐步搭建适应产品体系的客户分层管理体系。■

作者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