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

张适时:P2P收入本质上来自数据服务 而不是风险管理

新浪财经

关注

新浪财经讯 5月24日消息,由亚洲银行家举办的第二届“全球未来金融峰会”暨第十九届“亚洲银行家峰会”今日开幕,本次峰会聚焦数字经济领导力、重塑全球交易、网络安全和“一带一路”四大行业变革型领域。友信金服的联合创始人张适时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在中国P2P要求不能为客户做担保,不能为客户做相应的兑付的承诺,本质上P2P是一个中介的信息服务机构。

他认为,P2P所有的收入本质上都不是风险的管理收入,而是数据的服务收入。在P2P的商业结构下,如果客户最终违约,超越了客户的盈利水平,最终的风险承担方,其实是理财用户。

以下为发言实录:

张适时:尊敬的各位来宾,上午好!非常开心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这些年在这个行业里从业,对于整个金融业态未来的一些思索和探索,题目是“变与不变”。

在我看来,未来金融会有三个变化:第一,我们能够感受到今时今日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了。以前去看待一个金融机构,第一个感受,它是一家银行,它是一个券商,它有一张银行帐户。现在,到底微信是不是金融机构、支付宝是不是金融机构,当我们有朝一日看到在微信里面,金融收入的占比到百分之四、五十,支付宝金融收入的占比降到百分之四、五十的时候,我们一点都不觉得奇怪。非利息收入的占比,对于金融机构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在全球来讲,做个人服务的大的金融机构非常非常少,为什么呢?因为个人金融这样一笔资产,在经济周期里的过程中是会有波动的。这样的波动本身是不是能够让它穿越金融周期,这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世界上有一家企业非常非常伟大,就是运通。它这些年都能够在各种各样的金融周期里存活下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在整个占比里超过50%,接近60%的水平,包括会员费。

在整个过程里,金融机构的分工会越来越精细,怎么说呢?对服务客户端或服务用户端的企业,服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金融服务了,这时候它更不愿意去拿很多的资产,他们在这个过程里,往往愿意把这样的金融收入只赚了科技的费用或者销售的费用,把更多的金融资产慢慢重组,或者慢慢的剥离给金融机构,他们在这个过程里,通过合作的方式,最终让银行拿这样的资产。银行那这些资产有什么优势呢?作为银行业非常重要的能力是通过资产组合的构建穿越经济周期,而且获取低的成本也是它的优势。作为科技型的企业,如何去服务客户,并且切不限于整个金融服务,他们不仅仅放贷款,可能会送外卖,卖机票,这是他们贴近用户过程中要发展的。

第二,伴随着整个业态的发展,整个金融机构的分工会越来越细。

第三,伴随着数据化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不被传统的金融机构服务的领域,比如零钱理财,余额宝,以前不可能想象几十块钱会产生收益,今天能产生收益了。另外,我们专注的为小微企业主提供信贷服务,为什么我们能做到?在我看来是三点,小微企业主有一个很重大的特性,小微企业在三年内的存活率不超过10%,小微企业不具备这样的资质,小微企业主具不具备呢?在中国的环境下,他是具备的。在美国的居民负债里大概有三块,信用卡一万亿美金、车贷一万亿美金,而中国的教育体制还是偏普惠的,它是不存在大量的教育贷款的,所以,在中国的车贷跟教育贷款的占比非常非常低。于是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在居民负债的过程中空出来一块,可以承担风险,去借钱服务他们所经营的小微企业。伴随着中国过去五年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整个中国的小微企业主需要的是几万或者二十万的贷款,而不是几千万。

小微企业最大的风险是什么?不仅仅在于信用风险,而在于欺诈风险,在这样的过程中,小微企业有很多过度负债的风险。经历过去这几年中国的数据以及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社交数据被开放出来,应用到这样的一个信贷以及风险管控领域,让我们去解决企业主在这个过程里的负债产生了可能。整个居民负债有这样的空间,获客效率得到了实现,包括在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反欺诈的风险,由于社交数据的开放重回可能。所以,我们看到的中国小微企业服务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很快速的发展。

金融服务有哪些不变呢?整个金融个人领域的市场规模及宏观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变化,中国在2017年底的时候居民负债总额在40.5万亿人民币,渗透率将近50%。从上往下看的过程中,一个国家的居民负债,也就是消费金融总盘子,无论是阿里或腾讯,开发了更多小的没有被银行服务到的客户,或者开发到了小微企业的客户,他们在整个潘自力的占比是不大的,40.5万亿的总盘子里,有20多万亿都是房屋抵押贷款或者房屋按揭,房屋按揭本质上还是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因为房屋按揭的业务本质上是获得极低的资金成本才可以去服务。总的市场规模并不完全取决于金融科技发展的程度,更多的取决于社会的GDP,以及整个国家的发展。

我上大学的时候,说起了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理论上是一门研究资源在社会如何有效分配的科学,金融在我看来,是这个资产或者资源在这个过程里分配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不论整个业态的变与不变,在我们看来,作为一个金融人,对于整个客户负责任的使命感,以及对整个社会贡献的责任感是不能变的。在我们看来,我们看到的金融不仅仅是一门生意,也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在这里呼吁所有的人共同构建一个美好的关于金融业态的使命。

Emmanvel Daniel:谢谢!我想把我们的讨论转向另一个方向,张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考虑到您刚才讲到的这些内容,比如人人贷,P2P的贷款,可能很传统银行的贷款是不一样的,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就是P2P的借贷到现在为止,也只是在模仿传统的方式,只不过速度上可能会更加快一些,因为借助了互联网的平台。从这个模型中获取数据和信息,但P2P贷款和信息沟通方面的利用还没有特别高?

张适时:关于P2P的发展,中国的P2P跟美国的P2P是不一样的,在美国,P2P更多的是帮用户做债务重组,美国的整个居民负债已经很高了,通过P2P的平台获取更低的成本做整个债务的重组。中国P2P的发展在于中国的信贷几乎为零的市场水平中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里,第一步解决的是金融的可获得性的问题,不仅仅解决了成本的问题。在解决金融可获得性问题的过程里,跟银行的区别,不仅仅是模仿银行,我们知道,银行在过往服务的过程中,还是基于一套大的资产组合,分客群去服务的,P2P在背后利用的互联网的方式,不仅仅在获客上,更多的在金融风险控制上运用了很多不一样的手段,以及这样的一些方式方法。这里也包括了,我们最核心的目标客户群体是小微企业主,小微企业的隐性负债是比较高的,在这个过程里,如何识别隐性负债,在整个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用到了大量的产生于社交的数据,包括他们在互联网积累的数据,中国在过去五年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这样一些客户群体的数据产生了大量的积累,这样的数据恰恰帮助我们对他们做一个很好的风险管理。

Emmanvel Daniel:您的这个商业模式开始对这个数据进行变现,而不是对业务本身进行变现。您的企业什么时候能够从数据开始盈利,而不是从借贷开始盈利?

张适时:在我看来,这里面还是分不一样的商业,坦率讲,今时今日在中国,P2P要求不能为客户做担保,不能为客户做相应的兑付的承诺,本质上,其实是一个中介的信息服务机构,所以,我们现在所有的收入本质上都不是风险的管理收入,而是数据的服务收入。在P2P的商业结构下,如果客户最终违约,超越了客户的盈利水平,最终的风险承担方,其实是我们的理财用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