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

彼得·林奇是如何看待股灾的

同道金融

关注

  彼得·林奇是如何看待股灾的

  文/博闻

  近期美股的突然急跌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下跌,很多投资者非常恐慌,似乎看到了2008年股灾的影子。在股灾来临之时,投资大咖也身在其中,那么他们都在想什么?做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看看彼得·林奇,一位与巴菲特齐名的投资大师的所做所想。

  在过去70多年历史上发生的40次股市暴跌中,即使其中39次提前预测到,而且在暴跌前卖掉了所有的股票,最后也会后悔万分的,因为即使是跌幅最大的那次股灾,股价最终也涨回来了,而且涨得更高。

  股市下跌没什么好惊讶的,这种事情总是一次又一次发生,就像明尼苏达州的寒冬一次又一次来临一样,只不过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已。如果你生活在气候寒冷的地带,你早就习以为常,事先早就预计到会有气温下降到能结冰的时候,那么当室外度降到低于零度时,你肯定不会恐慌的认为下一个冰河时代就要来了。而你会穿上皮大衣,在人行道上撒些盐,防止结冰,就一切搞定了,你会这样安慰自己:冬天来了,夏季还会远吗?到那时天气又会暖和起来的!成功的选股者和股市下跌的关系,就像明尼苏达州的居民和寒冷天气的关系一样。你知道股市大跌总会发生,也为安然度过股市大跌事前做好了准备。如果你看好的股票随其他股票一起大跌了,你就会迅速抓住机会趁低更多的买入。

  1987年股市暴跌之后,道琼斯指数曾经一天之内下跌了508点,那些投资专家们异口同声地预测股市要崩溃了。但是事后证明,尽管道琼斯指数暴跌1000点之多,从当年8月份指数最高点计算跌幅高达33%,也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股市末日来临。这只不过是一次正常的股市调整而已,尽管调整幅度非常大,但也只不过是20世纪13次跌幅超过33%的股市调整中的最近一次而已。从此之后,虽然又发生过一次跌幅超过10%的股市大跌,也不过是历史上第41次而已。或者这样说,即使这次是一次跌幅超过33%的股市大跌,也不过是历史上第14次而已,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股市回调不可避免,总会发生的,千万不要恐慌。

  每当对目前的大局感到忧虑和失望时,就会努力让自己关注于“更大的大局”。如果你期望自己能够对股市保持信心的话,你就一定要了解“更大的大局”这个概念。

  说起来很简单:“嗯,下次股市下跌的时候,我一定毫不理会那些悲观消息,我要趁机逢低买入一些超跌的股票。”但是做起来并不简单。因为每一次危机看起来都好像要比上一次更严重,要想做到对悲观消息置之不理越来越难。避免由于悲观消息而被吓得抛出股票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每个月都定期定额买入股票。

  跟着感觉走的选股方法,最大的毛病是,在股市大涨600点后,股票已经被高估,人们反而会感觉股市还会涨得更高,因而会在高位买入,结果股市调整而被严重套牢;而在股市大跌600点后,股票普遍被低估,人们反而感觉股市还会跌得更低,结果后来股市反弹而错失低价买入良机。如果你不是严格的按照每月定期定额买入股票的话,你就得找出一种办法,让自己能够始终坚定对股市的信心。坚定信心和选择股票通常都不会放在一起进行讨论,但是选择股票的成功依赖于坚定的信心。你也许是世界上最厉害的财务分析专家或者股票估值专家,但是如果没有信心,你就会容易相信那些新闻报道的悲观预测,在股市恐慌中被吓得慌乱抛出。即使是你可能把自己的资金投入到一个相当不错的投资基金,但是如果你没有信心,你就会在恐慌害怕时抛出,但毫无疑问这时卖出的价格往往是最低最不划算的。

  这里所说的信心是什么样的呢?那就是始终相信国家会继续存在发展下去;相信人们继续正常的生活,和往常一样在早晨起床穿裤子时先穿一条腿再穿另一条腿,生产裤子的公司会继续为股东赚钱;相信老企业终将丧失活力而被淘汰,沃尔玛、联邦快递、苹果等充满活力的企业将取而代之;相信人民是勤奋工作且富于创造力的,甚至相信即使是对于那些金领人士,尽管拥有待遇优厚的专业工作和富裕的物质型生活方式,如果懒惰不努力的话,也会被大家严厉指责。

  “更大的大局”是从更长更远的眼光来看股市。历史长期统计数据告诉我们,在过去70年里,股票平均每年投资收益率为11%,比国库券、债券、定期存单高出一倍以上。尽管20世纪以来发生了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曾经有成千上万种理由预测世界末日将要来临,但是投资股票仍然要比投资债券的收益率高一倍以上。用这种大局观来看股市,坚定信心,长期投资股票,收益率肯定要高得多。而听信那些新闻评论员和经济咨询专家的悲观预言,相信经济衰退即将到来,吓得全部抛出股票而投资债券,收益率肯定要比坚定信心长期投资股票要低得多。

  这就是投资大咖对股灾的态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