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

精准的艺术

中国金融杂志

关注

  精准的艺术

  魏革军

  外地朋友讲,过去来北京找地方很难,现在借助于导航系统便能轻而易举抵达;以往就是本地人也有找地难的尴尬。精准定位使问题不再成为问题。

  精准管理已经日益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宏观调控、扶贫攻坚、医疗到社会管理、人事管理等领域也相继引入了这一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谈及社会经济治理的诸多问题时,多次谈到精准施策。因此,有必要弄清楚精准的内涵、技术和艺术。

  强调精准有特别的意义。这是一种科学精细的思维方法。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农耕文化影响至深,有很多优秀的传统,但也有一些“大而化之”“大呼隆”“差不多”的习惯。不精不细,危害极大。胡适先生在《差不多先生传》中,深恶痛疾“差不多”问题。“差不多”危害大,误事、误民、误命、误国。引入精准,可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减少浪费。习总书记讲到精准扶贫时形象比喻,扶贫要找到症结,不能用“大炮打蚊子”,强调要抓住要害,解决突出矛盾。我国处于转型期,许多结构性问题,靠政策“一刀切”或“大水漫灌”,容易导致效率低下,加剧固有矛盾。这也是宏观调控强调精准,要滴水灌溉的应有之义。

  精准可从不同角度解读。字面上看有精炼、准确、校准之意。医学上精准方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从经济学意义上讲,通过问题导向、目标明晰、过程透明、完善机制、有效应对,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低成本、效益好的目标,从而优化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精准才能事半功倍,否则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一个朋友告诉说,孩子小时候泪腺堵塞,跑了多家医院没有医好,最后一家儿童医院仅仅花了几分钟、二十多元钱就治好了。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精准定位、精准医疗都离不开科技和大数据的支撑。但精准思维用于社会经济领域管理则涉及更为复杂的因素,往往超越技术和机械层面,还关系到体制机制问题,因而作出科学的识别、判断、分析进而找到解决办法并不容易,需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第一手材料,需要兼顾历史、现实和未来,进行理性分析和国际比较,更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

  精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有系统的思维和辩证的方法。现代管理呈融合趋势,既要立足国情和实际,也要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犹如治病要中西医结合。西医重视检测、化验和数据,强调对症下药;中医重视望闻问切、辨症施治。两者相互借鉴,相得益彰。社会经济问题更为复杂,要精准发力,应善于从系统视角处理问题,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不能盲人摸象。同时,精准不是短期行为,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固本强基,经得起考验。

  精准通常不是一个点、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区域、一个动态的过程。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环境复杂,即使拥有完美的技术和方法,也很难万无一失。加之,我们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和滞后性,简单化、静态化的做法容易“按下葫芦起了瓢”。应善于动态观察管理目标的变化,通过过程调控、相机抉择,实现最优。

  打好防范风险、扶贫攻坚、环境治理三大攻坚战是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每一项都是硬骨头。运用精准理念,把握精准方法,掌握精准技术,对解决三大任务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