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信建投证券李格平:券商资管应着眼于财富管理转型

新浪财经

关注

新浪资管讯 7月20日消息,“2019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今日在上海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中信建投证券总裁李格平发表题为《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演讲。

李格平表示,各种改革措施在加速落地,对于证券行业来讲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目前,证券业逐步变成了一个重资产行业。未来证券公司会向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更要鼓励业务创新、风控合规、金融科技、行业的文化建设等方面,这样证券公司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管理。此外,券商资管还面临着产品线不太全,主动管理能力不强,权益类资产较少,销售渠道以自销为主,牌照限制只能做私募业务等一系列挑战。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应着眼于财富管理的转型,从证券角度去寻找突破。

以下为发言原文:

李格平: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上午好!很高兴受刘行长和任董事长的邀请参加“2019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也感谢浦发银行和21世纪经济报道长期以来对中信建投的关心和支持。今天在这里简单的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个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

这个标题是现在比较应景的,面向高质量发展。

先简单说一下我们现在这个行业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

现在资本市场的地位已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科创板为契机,资本市场各项改革措施在不断地加速和落地。后天22日我们科创板将正式的开市,今天我的同事们还在搞全网测试,为了迎接多少年来我们没有见过的、没有涨跌停板的一个新的交易制度的实施。

也很荣幸,在22日挂牌上市的2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间,其中有7家是由中信建投证券担任主承销,有5家是中信建投担任独家的保荐,有1家是中信建证券担任联合保荐。所以我们中信建投证券也是为科创板做出了我们自己应有的一些贡献。

各种改革措施在加速落地,对于我们行业来讲也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现在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时候,证券行业面临着对外和对内的双重的政策环境,所以行业的竞争比以前要更加加剧的趋势,外资会加快进入。内资来讲,在7月5日的时候,证监会颁布了《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这个《股权管理规定》其实标志着证券公司,国内内资证券公司设立审批常态化。因为我本来在证监会曾经负责过审批事项的管理,实际上从98年人民银行将证券公司的监管权移交到证监会之后,除了因为处置历史遗留问题或者外资的原因以外,没有新批过证券公司。这个办法现在出台以后,应该说证券公司设立的审批,内资进入了常态化,也意味着有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将加入进来,这是这个行业所面临的一个情况。

另外行业头部集中的趋势比较明显。以2018年公布的数据来看,前十大券商的营收在整个行业中的占比是49%,净利润87%,但是前五大净利润占到了55%,应该说整个市场的份额在快速地向头部券商集中,这个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但行业总体的力量还是比较薄弱的,证券行业去年整个行业的利润大概是666亿,而工商银行去年是2977亿。

另外跟国外相比,拿整个行业和高盛集团相比,可以看到2018年整个行业的收入比高盛略高一点,利润还略低一点,尽管我们净资产比高盛高很多,但是我们总资产是不如人家的。说明国内的证券行业总体来讲杠杆率是很低的,现在证券行业逐步变成了一个重资产的运行行业。

我自己的感觉,国内证券行业的问题概括是:大的不大、小的不小。什么意思呢?我们这个业务的差异化很小,所以会存在着竞争不充分和过度竞争的状态同时存在。但是有一些传统领域里面,有很多人在同样一个频道上面做业务,导致了价格战非常厉害。比方说资管行业,证券公司开始做通道行业,通道费就大幅度下降,等等情况,在某些传统领域里面过度竞争所带来的结果。刚刚我们看到,我们整个行业和高盛比,都比不过。所以我们整体的力量还是很弱的。但是我们最小的证券公司比人家大很多,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大的不大、小的不小”的状况。

未来趋势是怎样的呢?

未来证券公司会向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大的券商可能通过并购继续做大,小的券商应该是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

另外要更加鼓励业务创新。科创板这样的制度创新之后,各种不同的券商,差异会发生变化。我们有保荐机构的券商很多,但是现在25家第一批的券商里面没有出现那么多的证券公司出现,这是专业能力上面的差异。

还有风控合规的能力,我们现在杠杆率加不上去,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风控能力不够,管理能力不够。我们经常因为一些小的原因导致风险事件的出现,进而引发整个市场的波动,所以这需要重视风控能力。

金融科技,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忽视金融科技对它的影响。

最后是行业的文化建设的问题,易主席提出要“合规、诚信、专业、稳健”。这方面我觉得一个好的行业的文化对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是资管会议,最后简单说一下券商资管的一些看法。03年资管办法,一法两则,两个细则出台之前,证券公司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管理。2012年到2015年发展得非常快,主要是通道业务,其实价值含量是有限的,但是规模增长很快。2016年修订了《“八条底线”禁止行为细则》,特别是2017年央行的资管新规出台之后,证券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从二季度开始呈现了负增长,我觉得这是证券行业资产管理在做一个调整。

从现在情况来看,券商的资管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比方说产品线不太全的,主动管理能力不强,除了少数的,大部分的主动管理能力不是太强。而且券商资管还有一个特点,基本上以债券投资为主,权益类资产是比较少。销售的渠道以自销为主。受牌照限制,很多券商只能做私募业务,还不能做公募业务。这些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

接下来,我觉得券商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我自己来看,相对来说在整个金融的体系里面,证券公司的投研能力是比较强的,证券公司在投研上面的投入是比较大的,另外证券公司有自己的渠道,相对公募基金、相对信托而言,虽然跟银行相比差一些,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丰富的销售渠道。

还有一个,应该讲我们这些投行部门跟全社会中间最优秀的一些企业在打交道,能够接触到一些优质的企业客户。另外,我们证券公司的客户总体来讲是属于风险偏好比较高的,所以其实是有利于权益产品的发展。这方面来讲,我觉得证券公司券商的资管业务没有一个一定的模式,我觉得每个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根据自己的战略选择去做一些。但是我个人总体认为,我认为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应该是着眼于财富管理的转型,因为纯粹在投研问题上面,我认为现在公募基金和一些私募的管理能力,由于机制等等方面的原因,证券公司不一定能够,除了少数以外,不一定能够跟他们企及。但是证券公司因为我们有传统经纪业务,我们从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过程中间,其实我们资管应该发挥很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面来讲,资管其实是客户主动性最差的经纪业务,经纪业务从某种意义上面是客户主动性最强的资管业务,所以我觉得我们券商的资管业务可以证券角度去寻找我们的突破,这是我的一些浅见,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谢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