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所谓神剧,总算落幕了

南风窗

关注

《鱿鱼游戏》的“神话”,落幕了。

第三季的豆瓣评分与第二季持平,6.4分,刚刚及格,虽然离第一季的7.7不过低了一分多,但一分之差,便是新鲜与乏味、惊喜与平庸的界线。

第三季里,主角成奇勋因为“伪善”的言行,果不其然地被骂“圣父”,曾经身份扑朔迷离的配角最后草草离场,“大逃杀”游戏的陈旧设定让无辜生命的死亡沦为感官刺激和推动剧情的动力,似乎缺少了前两季那种直击心灵的震撼,人物塑造也显得单薄,难以引起共鸣。

那些曾经让我们屏息凝视的生死游戏,如今看来,更像是为了延续系列而强行拼凑的情节,失去了原有的灵魂与深度。

作为网飞的王牌系列IP,跨越四年,国际化班底,全球性话题,《鱿鱼游戏》以现象级的影视产品,确实在跨疫情时代里点燃了眼球效应和完成议程设置。尽管“烂尾”,该系列仍然值得我们去盘点:在丛林世界里,该如何评价“以卵击石”的勇气,知行不合一的过错,又如何对丛林世界里NPC的无辜惨死盖棺论定?

第三季整体的叙事框架,仍然是用童年游戏,凝视深渊式地探讨何为人性。

但换汤不换药的套路,从第二季就开始让人感到审美疲劳。

不难看出,导演在第三季的人物关系、游戏规则上做了一些努力,但总体上观众仍然不太买单,确实让人感觉不得劲儿。

第一季中大boss黄仁昊的弟弟、凭一己之力一路潜进VIP房间的警察黄俊昊,在这一季几乎丧失了其作为警察的敏锐性,他的任务,似乎只是在海上一事无成地漂到了游戏结束,甚至不如放高利贷的崔宇锡来得警觉。除了“顺手”救出画家朴璟硕(246号),可以说,他对主线剧情产生了0点作用。

黄俊昊

上岛前阵仗有多大,他的结局就有多潦草。也难怪观众调侃,他牺牲了15条人命找到小岛,竟然就为了说一句:“哥哥,为什么?”

唯一值得惊喜的,或许是张金子和容植母子这条线。从两人出场开始,观众就在猜测,可能会有“弑母”的情节——在大多数生存游戏的影视剧套路里,母亲总是被牺牲的那一个。黄东赫希望颠覆这个预期,来了个反转,为了保护刚刚生产的婴儿和纯熙,张金子的发簪刺向了儿子。

张金子和容植母子

至于男主角成奇勋,不出所料继续承担了“圣父”的骂名。导演想塑造一个在绝境中仍然保留善良底色的正面形象,却忽略了在他所设定的“丛林”世界中,生存是需要理由的。林正大(100号)的狡猾、李明基(333号)的腹黑……这是他们走到最后一轮的“本事”。然而,过人的计谋、能力,男主好像统统没有,只有一颗“赤子之心”。

令观众无语的是,他两次活到最后几乎都是靠运气。人们感到不适是有原因的——真实世界里的普通人,哪里是仅仅靠保持善良和边缘化就能赢到最后的呢?柴米油盐的生活尚且需要一些智慧,何况是导演极力讽刺的这个竞争社会?

剧末凯特·布兰切特的出现,倒是让大家猜测起“隐藏剧情”的更多可能性。但结合黄东赫“不再会有第四季”的断言,观众想象的空间也被剥夺了,也坐实了——是的,鱿鱼游戏,就先玩到这里了。

凯特·布兰切特在剧末出现

人性

故事紧接着第二季成奇勋带领贤珠、大虎等人起义失败展开。面具人杀了几个“造反”的“余孽”,游戏继续。起义虽然被迫草草结束,但改变了“民主”的格局,红方已经失去人数上的优势,几乎不会再有叫停的可能。成奇勋在目睹好友的死后,也完全丧失了斗志。

但更激烈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在前两季的一二三木头人、找朋友、玻璃球、椪等游戏中,淘汰的玩家几乎都由士兵执行死刑,即便是熄灯后的肉搏,也只是暗暗默许而已。但现在,《钥匙与刀》要求玩家变得暴力——一旦套上红马甲,要么杀人,要么等死,而分到蓝色马甲的人,则是猎物。这是第一次,规则如此直接地强迫人进入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这场游戏在布景上也费了些功夫。捉迷藏游戏的场景占地300坪(约991平方米),花了四个月才搭建完成。它像一个巨大的蓝色迷宫,每一道门背后,可能是出口,也可能是深渊。

手握刀柄的红队在这场游戏里是天然的“权力上位者”。嗑了药的南奎变得眼红起来。他和李明基形成同盟,达成了有些荒谬的约定——“一起”杀死两个人,确保双方都能晋级。人的野心也在此时浮现。通关后,南奎提议:多杀一个蓝背心,就能多死一个红背心,多分2亿韩元。

南奎

李明基的黑暗面随之浮出水面。是啊,既然人命已被当成数字计,多杀几个又何妨?

人们如何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保留他们的人性?这是导演给第三季安排的课题。从各种角度看来,好像都是“坏人”活得更容易点。这似乎是现实的映照:惯会投机取巧的、煽动人心的、抱团取暖的人,总是在游戏规则里更如鱼得水一些。黄东赫说:“在这个贪婪无休止的世界里,它就像一个丛林,人们踩着别人的头往上爬。”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在三部剧集中,他设置了几个递进的主题。“在第一季中,我想关注人们在这个极端的“社会”中如何展开激烈的竞争;第二季我想看看成奇勋如何打破游戏规则,试图引入颠覆系统的反抗,但随后以失败告终;第三季,我想知道人们如何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保留他们的人性。”

黄东赫在李明基这个角色上花了不少笔墨。事实上,他也比男主成奇勋得到了更多“真实”的评价——在这样的极端竞争中,“圣父”是稀有的,大部分人就是会像前者一样,选择更有利于自己生存的条件。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所谓“民主”环境里,动物性比人性暴露更多。

李明基

出场时,他只是个落魄的金融博主,因为引导了失败的投资,还要受萨诺斯的要挟;然后人们发现,这个人有道德瑕疵,他在生活里背叛了前女友纯熙和腹中女;几轮游戏结束,他开始表现出一点好意和歉意,把红薯分给有孕的纯熙。《钥匙与刀》的游戏开始前,他用钥匙和纯熙交换匕首,约定通关后就来保护她。到这里,有几个观众能断定他说的话是真是假?

但从他手刃贤珠开始,他的立场就鲜明了。在这个规则下,他视之为首要的是钱和他的命。因此,从他在跳绳的游戏中放弃纯熙,一直到最后想出利用孩子的命来让自己成为“稳妥”的赢家,都不令人意外了。

前任恋人、母子、父子……这是黄东赫精心加入的亲密关系。他说:“我想让这些角色同时陷入道德困境。在第三季中,我想将每个角色都推向极限,看看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相比之下,第一季弹珠游戏中,曹尚佑诓骗阿里、成奇勋哄骗吴一男,还只是小巫见大巫。

真相

《鱿鱼游戏3》开播之前,导演黄东赫就放言,不会有“happy ending”,这“将是其迄今为止最黑暗的一季”,剧情基调也会更加凄凉。

黄东赫说,第二季里的基勋就像堂吉诃德——堂吉诃德克服了所有困难,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这个社会的体系已经变得太过稳固,太过强硬。像他这样的个体,注定会失败。”

在第三季推出之前,很多人预测,成奇勋或许也会黑化,说不定还会变成黄仁昊的接班人。在他拿起匕首追杀大虎时,观众以为,这种预期似乎是要成真了。大虎是他在两场游戏中主动杀死的第一个人。到这里,成奇勋基本上就该与他“圣父”的人设告别了。

成奇勋杀死大虎

但剧情走向并非如此。纯熙腹中的生命(导演将此设定为人类的希望之光)诞生后,成奇勋马上又背负上了神圣的使命。在后面的游戏里,他又成了一个非常“伟光正”的形象——大声密谋要害死他和婴儿222号的人,他不愿意杀;把他逼到高台边缘的人,他依然怜悯;他和李明基决一死战,只能是为了孩子,不是为了自己。

这是剧情里备受争议的部分。正如黄东赫所说的,很多观众觉得成奇勋是个“傻瓜”。事实上,这一点本身并不是最难理解的。对规则的反抗,一种是作为,一种是不作为——不主动接受规则,也是一种反抗。对成奇勋来说,自杀是对规则的妥协,而牺牲婴儿,是对规则的默许。在此处,他的底线是不做一个“同意”游戏规则的人。成奇勋为了保住孩子从高台坠下,代表的是导演对于人性的一点希望。他想呼吁人们的觉醒:“如果每个人都觉醒,改变就会发生。”

成奇勋为了保住孩子牺牲自己

如果单看成奇勋某一个具体的行为,或许都能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但如果把整部剧情连起来,这个人物便显得有些无力——成奇勋的标准是矛盾的。在众人持枪反抗的最后阶段,子弹用尽了,大虎自请返回收集士兵口袋里的弹药。

但到了最后关头,他因为恐惧躲在了宿舍里。除了成奇勋和折返的贤珠,其他人几乎全部丧命。因为大虎的懦弱,成奇勋对他起了杀心。

然而,只需稍稍理智一点,就明白这根本是一场盲目的反抗。贵宾身份、士兵人数、小岛地形——他们一无所知。作为带头的人,他如何能把这场反抗的失败归咎于大虎的退缩?对于站在相反立场、意图将自己和他最珍视的婴儿“牺牲”掉的人,他从未起过歹念;仅仅只是临阵脱逃的大虎,却足以让他生出非杀不可的决心?还是说,这只是导演为了让他通过捉迷藏游戏的自圆其说?

黄东赫想呈现一个反乌托邦的社会,比起设计一个圆满的结局,他更希望保留《鱿鱼游戏》的批判性。在这个前提下,成奇勋舍命救下222号,VIP们成功撤离,海警抓捕失败而归,似乎是更合理的。这符合我们现实世界的逻辑——蝼蚁一般的普通人的生命像烟一样不着痕迹地消失了,拥有至高权力的大boss们毫发无伤。

至于更深更远的人性的问题,再想从成奇勋的身上探讨,就有些困难了。

看到最后,他最让人共情的或许只有那一句:“我们不是牲口,我们是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