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消费者,这份“618”网购消费提示请查收

央视

关注

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一年一度的“618”网络集中促销活动已经拉开帷幕。面对超长促销期,屏幕前的你是否已经做好攻略开始“买买买”了呢?今年的促销活动又有哪些消费陷阱需要特别留心?别急,这就为您奉上消费指南!

为了让广大消费者更加放心消费,浙江省消保委联合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消保委发布“618”网络购物消费提示,快来看看吧!

一、警惕AI仿冒,选择正规平台

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不法商家利用AI仿冒名人(如明星、网红等)进行虚假直播带货,严重误导消费者。促销期间,消费者要警惕AI换脸/换声技术,注意核实账号的真实性,确认是否经过平台认证,并可通过观察人物微表情是否自然、声音和口型是否同步、是否出现人物或背景模糊扭曲等异常画面、是否存在异常低价等反常促销行为等来辨别是否为AI仿冒,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售后完善的平台和商家交易,切勿点击不明链接,勿脱离平台进行私下交易。

二、提前做好攻略,明晰促销规则

促销期间,各平台推出官方立减、商品直降、跨店满减、秒杀特价以及叠加消费券、品类券等各类优惠活动,部分地区的部分商品还能够叠加国家补贴优惠,各类活动令人眼花缭乱。建议消费者提前做好消费攻略,如购物前先领取相关消费券、优惠券、直播红包,看清使用范围、条件和期限;了解相关商品享受国家补贴的要求及条件,提前领取补贴资格;注意相关赠品和兑换产品的退换货政策,明确预售规则等。

三、留心价格套路,关注价保服务

促销期间,部分商家会通过先涨后降、虚标原价、尾款涨价等方式套路消费者。随着促销时间的拉长,什么时候买最划算也成了令消费者头疼的问题,不少消费者下单后发现后续商品或平台优惠力度更大,直呼“买亏了”。建议消费者提前关注想要购买商品的价格走向,借助第三方比价工具查询商品历史价格,通过不同平台多做价格对比。下单前了解清楚商品是否有价保服务,仔细阅读价保规则,明晰价保期限、适用范围、申请时效等信息,留存价格变动相关证据,发现商品降价及时向平台申请退还差价。

四、分辨“心机商标”,避开消费陷阱

近期,市场上频频出现通过文字游戏误导消费者的“心机商标”,如白象“多半”桶面、“千禾0”酱油、“壹号土”猪肉、“120W”充电器等,容易使消费者对商品的真实分量、成分、性能等产生误解。例如,“多半”是商标名称,与商品分量无关,“120W”也并非指真实功率。消费者要注意区分“商标名称”与“产品特性”,除了看产品包装上的“大字”,更要留意产品包装上的“小字”(如净含量、配料表等),以免被商标名称误导。

五、警惕营销话术,避免冲动消费

部分主播在直播时为了吸引消费者下单,利用“限时秒杀”“全网最低价”“数量有限”等营销话术营造稀缺紧张的氛围,或者对产品功效作出“斑点一抹没”“七天美白”“三天见效”等绝对性承诺。建议消费者理性看待直播间宣传,根据自身需求购买商品,不冲动消费,不过度囤货,不轻信主播绝对化用语和承诺,认真查看商品详情页描述、消费者评价等信息后再下单。同时要注意辨别评价的真实性,警惕相似文案、图片“刷好评”现象。

六、仔细验收货物,保留消费凭证

消费者在收到商品后建议及时查验,购买贵重、易碎物品或发现快递出现外包装破损等情形时,建议录制开箱视频。建议消费者保留完整消费凭证,如订单详情、支付凭证、物流信息、客服聊天记录、电话录音等,遇到消费纠纷可先与商家或平台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拨打12315、1234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等官方渠道进行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大力推广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质量标准,推动实现优质优价】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推进品质评价和质量分级。顺应消费需求,推进农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制修订及实施,加强质量分级与流通环节有机衔接。推动牛肉主产省开展品质评价,建立指标体系,促进优质牛肉消费。制定一批地理标志水果质量分级标准。大力推广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质量标准,推动实现优质优价。

【十部门:支持各地举办村跑、村舞、村BA、村歌等富有乡情乡韵的“村字号”活动】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印发 《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办好乡村特色文体活动。支持各地举办村跑、村舞、村BA、村歌等富有乡情乡韵的“村字号”活动,组织美食品鉴、非遗大集、农事体验,全方位展示乡村美景、文化底蕴,丰富乡村消费场景。组织非遗促消费活动,支持非遗工坊、旅游景区等场所推出一批非遗产品和体验活动。实施“文艺赋美乡村”行动,打造一批绘画村、风筝村、乐器村等文化艺术村,通过“村艺工坊”等场所推出一批文化创意产品。

【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提升城乡消费设施水平】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提升城乡消费设施水平。在产地,重点支持完善农产品市场、冷链集配中心等现代流通网络,提升区域性预冷烘干、贮藏保鲜、分等分级等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打通生鲜农产品进城下乡双通道。推进“千集万店”改造提升,推动农(集)贸市场、乡镇大集提档升级,持续繁荣农村消费市场。在销售端,支持菜市场、生鲜超市等标准化改造,支持蔬菜直通车等便利设施进社区,推广“店仓一体”、“预售+集采集配”、移动“菜篮子”等新模式,提高便民服务水平。鼓励源头直采、订单生产,推进产供销一体化。

【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大力推广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质量标准,推动实现优质优价】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推进品质评价和质量分级。顺应消费需求,推进农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制修订及实施,加强质量分级与流通环节有机衔接。推动牛肉主产省开展品质评价,建立指标体系,促进优质牛肉消费。制定一批地理标志水果质量分级标准。大力推广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质量标准,推动实现优质优价。

【十部门:支持各地举办村跑、村舞、村BA、村歌等富有乡情乡韵的“村字号”活动】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印发 《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办好乡村特色文体活动。支持各地举办村跑、村舞、村BA、村歌等富有乡情乡韵的“村字号”活动,组织美食品鉴、非遗大集、农事体验,全方位展示乡村美景、文化底蕴,丰富乡村消费场景。组织非遗促消费活动,支持非遗工坊、旅游景区等场所推出一批非遗产品和体验活动。实施“文艺赋美乡村”行动,打造一批绘画村、风筝村、乐器村等文化艺术村,通过“村艺工坊”等场所推出一批文化创意产品。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