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力破社区“小马拉大车”难题

滚动播报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姚思思
本报讯 德清县武康街道社会工作综合服务站日前组织村社干部开展“社会治理创新项目诊断与提升行动”,通过“观摩学习+专题培训+项目优化”策略,形成“解决真问题、建立好机制、培养强队伍”的治理新路径,助力村社干部有效开拓工作思路,为打造更具韧性的社区注入新动能。
武康街道社会工作综合服务站负责人周晓琳介绍:“我们希望创新基层社区治理模式,让社区工作者会干事,让居民愿意参与事,最终实现小事不出社区、难事共商共治。”
近年来,武康街道持续迭代升级“一脑统筹”工作体制,有效提升街道治理能力。今年,武康街道在原有体制机制下成立社会工作综合服务站,整合社会工作力量资源,破解社区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为车减负”“为马赋能”,着力打造基层社区治理新示范。
“综合服务站把各方资源和力量统筹起来,让社区干部真正靶向服务居民。”丰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孟吉桥介绍,综合服务站整合了武康街道相关科室、社会组织、社区等社会治理各方面力量,大力推动社会工作集成改革,实现居民点单、服务站接单、项目化服务。
“我们计划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公益创投,支持不少于20个项目;同时,每年举办1次公益项目大赛,推动民政、残联等公益项目落地。”周晓琳介绍,未来将重点形成四大类工作项目:特殊群体社会工作、社区治理、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与专业能力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及社会企业培育。
武康街道将聚焦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身边事,通过综合服务站梳理形成群众需求清单,整合各方力量形成举措清单,计划为群众干成1000件好事,培养群众身边的1000名“达人”,建立村社“身边好人”培养机制。
“街道将以综合服务站为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持续配齐配强基层社会工作队伍,树立条块统抓、同题共答治理样板,从而破解管理分散难题。”武康街道表示,与此同时,街道多元链接治理资源,鼓励“两企三新”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已引入合作机构18个,家园支部通过“领办项目”等方式认领“共享童车”“助老餐厅”等社区治理项目63个。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