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安之笔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嘉兴经开新篇章

滚动播报
转自:嘉兴日报





■撰稿 杨 薇 毛芳意
平安,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是民生福祉的根本保障,更是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的核心命题。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嘉兴经开区以“平安”为笔、以“创新”为墨、以“实干”为纸,精心勾勒出一幅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幸福的现代化壮美画卷。
韧性治理体系改革实践与嘉兴国际法务区建设并驾齐驱,通过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多轮驱动,构建起现代化治理体系。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向纵深迈进,数字赋能社会治理的智慧应用不断拓展,在传统治理与现代科技的交融碰撞中,描绘出平安经开的创新蓝图,为中国式现代化嘉兴经开新篇章注入磅礴动力。过去一年,嘉兴经开区全年实现了“四无四降”目标,其中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25%、33.3%,全力筑牢安全防线。
亮眼的成绩背后,是全区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经开平安经开,潜心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的生动实践。
平安筑基
护航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平安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平安的保障。
这几天,在嘉兴经开区,随着山姆会员商店、京东城市旗舰店等一批首店的进驻,消费新地标绘就了城市新图景:高质量供给越来越丰富,消费环境更优化让市民消费意愿更强烈。
细究消费火爆的背后,以高水平平安嘉兴建设支撑和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个中关键。
2004年,浙江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平安省份,力争民富与民安齐头并进。21年来,嘉兴经开区始终坚持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经济报表和平安报表两手抓、共促进,凭着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执着坚守,打造出一座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幸福之城。
21年来,嘉兴经开区的平安建设理念已从单纯的“保一方平安”升华至追求“促长治久安”的高远目标,平安建设的内涵也从传统治安管理领域拓展为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领域的“大平安”体系,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深度融合。
尤其是去年,嘉兴经开区以平安浙江建设20周年为契机,全面推动平安稳定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方面,聚焦商贸综合体、房地产、涉众金融等重点领域,创新实施“分类化解、分级管控、分时办结”机制,同时坚持“一事一清单”“一周一会商”“一月一调度”,采取“清单+责任+专班”方式推动实质性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矛盾化解率达99%;另一方面,多维度深化平安宣传教育,开展187场“融合式平安同行”互动体验活动,举办第二届安全生产大比武强化实践教学,组织百名企业家走进外资企业开展互学互鉴,通过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法治实践,切实提升全民安全防范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推动平安建设深入人心,去年全区电诈发案数、案件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7.8%、38.3%,在全市唯一连续四年“双下降”。
法治基础不断夯实。“嘉兴国际法务区”建设被写入嘉兴市委九届六次全会报告,标志着嘉兴经开区在法治建设上迈出重要一步。通过持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实现行政诉讼案件零败诉,并首次成功申请认定行政滥诉1例,有效规制恶意诉讼。区街两级完成合法性审查事项460件,出台《加快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律师行业健康发展。新吸纳“法律明白人”119名,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法治营商环境,为平安建设筑牢法治根基。
筑牢防线
夯实公共安全新根基
公共安全是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嘉兴经开区始终把公共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筑牢安全防线。
2024年,嘉兴经开区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区累计整改问题隐患1.5万余个。通过开展冷库安全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排摸建立全区冷库底数库126处,其中地下冷库11处;开展非法加油车专项整治联合执法行动,通过定期巡查与定点蹲守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打击非法加油行为;开展区属国企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采用联合交叉检查方式,累计排查存在安全风险项目74个,整改问题隐患276个。同时,成功举办第二届安全生产大比武活动,来自全区各领域的95支参赛队伍,总计超过1200名选手踊跃参与,为全区安全生产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为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嘉兴经开区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一件事”全链条综合治理,系统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建筑保温材料监管、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规范等专项整治。在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中,累计投入超1000万元推进充停场所建设,首批建成562处标准化站点,完成量占全市总任务的38%,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同比下降33%,实现风险防控效能显著提升。同时,创新实施“应消一体、站队一体、防消一体”改革,全面强化基层应急消防能力建设,相关成果在台风灾害应对实战中经受住考验,成功获评全省唯一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标准化建设优秀功能区。
嘉兴经开区全力推进“三员两机制”,选任首席安全官115名、安全纠察员268名、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10名,68家企业兑付“安全基金”1060余万元。首席安全官、安全纠察员、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各司其职,从不同角度加强安全管理与监督;企业兑付“安全基金”,体现了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与投入。此外,嘉兴经开区与省应科院等省内一流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合作,为64家重点高风险企业开展“会诊式体检”,借助专业力量提升企业安全水平,让安全生产工作更具科学性、专业性。
浙江科博达工业有限公司安全总监李飞鹏作为全区首批首席安全官,每天一上班就会走进生产车间,和车间安全主管一起开展例行检查,这早已成为他的工作常态。“首席安全官,是我代表企业与政府建立的责任关系,既然签订了责任书,就要担负起这个责任,不管会不会得罪人,都一定要做好做到位。”李飞鹏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众多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在管理机制创新上,嘉兴经开区建立“二函二单二报”工作推进闭环机制。通过提醒函、警示函及时传达问题与风险,交办单、督办单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工作通报、工作专报总结经验与不足,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管理体系。全面压实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稳定、管业务必须管矛盾风险”责任,让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明确自己的安全职责,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创新治理
构建现代化治理新格局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也是平安建设的关键环节。嘉兴经开区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透明嘉”应用平台的出现,堪称破解传统物业服务治理困境的“利器”。来到长水街道优优花苑小区,居民吴爱芬在物业服务中心缴纳费用时,工作人员递上一张宣传折页,并拿起手机向她展示“透明嘉”应用平台,登录后,吴爱芬通过实名认证、房屋绑定,一键实现费用缴纳。“我打算今天交物业费,原本需要亲自去物业办公室,他们告诉我现在有了‘透明嘉’小程序,可以直接在手机上轻松完成缴费。”让吴爱芬意外的是,除了缴纳物业费,小程序里小区公共收益的每一笔都一目了然、公开透明,业主可以实时查询公共收益账户明细。
该平台运用数字化手段,切实解决了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它具备小区报事报修、财务公开、业主大会投票、在线缴费统计、通知公告等多项功能,让小区业主能够实时掌握全口径信息,使小区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晾晒在阳光下。目前该平台已经覆盖全区94个小区。
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方面,嘉兴经开区持续完善社会治理中心建设。2024年,塘汇街道社会治理中心、长水街道菜鸟园区社会治理分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长水街道社会治理中心、城南街道商品交易产业园社会服务中心也在2025年3月份入驻运行。这些社会治理中心充分发挥“多元化解”指挥调度功能,提供专业优质服务,实现所有矛盾纠纷“一个口子进”,通过系统流转、处置、化解,形成矛盾纠纷处理闭环,从而“一站式”解决各类问题,避免群众多头跑、来回跑、重复跑,暖心服务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同时,嘉兴经开区依托社会治理云平台和标准地址库构建“数字经开全景图”,以四平台为基础,涵盖17个应用场景,以“三色预警”推动精准治理,为全区装上“智慧大脑”,涉企行政检查同比下降50%。
在深化平安建设过程中,嘉兴经开区持续拓展社会治理参与主体,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针对网约房这一新兴业态,创新推出多元共治模式,有效提升治理效能,实现纠纷警情同比下降65%、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6%,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工作现场会上获推广。同时,聚焦新就业群体治理难点,探索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的治理新模式,将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等纳入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触角向新业态领域延伸。
在嘉兴经开区,平安建设是一幅以人民为中心的美丽画卷。从城市治理的创新实践到法治建设的稳步推进,从民生工程的扎实落地到公共安全的严密守护,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对平安的追求、对发展的执着、对人民的负责。未来,嘉兴经开区将赓续前行,笃力探索,奋力绘就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平安经开、法治经开盛景,守护全区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尽显政法担当之美,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兴经开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图片由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