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金合信聚利债券季报解读:份额赎回超千万,净值增长不及基准

新浪基金∞工作室
2025年第一季度,创金合信聚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展现出了独特的投资运作特征。从主要财务指标到基金净值表现,从投资策略到资产组合,诸多方面的数据变化值得投资者深入探究。
主要财务指标:利润下滑,净值有别
各份额收益与利润分化
报告期内,聚利债券A本期已实现收益为1,437,337.25元,但本期利润却为 -780,039.34元;聚利债券C本期已实现收益3,827.15元,本期利润 -2,735.08元;聚利债券E本期已实现收益16.72元,本期利润 -43.23元。这表明尽管有一定的已实现收益,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因素导致整体利润为负。
主要财务指标 | 聚利债券A | 聚利债券C | 聚利债券E |
---|---|---|---|
本期已实现收益(元) | 1,437,337.25 | 3,827.15 | 16.72 |
本期利润(元) | -780,039.34 | -2,735.08 | -43.23 |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 | -0.0027 | -0.0030 | -0.0097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元) | 330,434,795.51 | 1,007,187.26 | 1,835.57 |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元) | 1.1620 | 1.1197 | 1.1692 |
份额净值与资产净值状况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方面,A类为1.1620元,C类1.1197元,E类1.1692元。期末基金资产净值A类规模最大,达330,434,795.51元,C类为1,007,187.26元,E类1,835.57元 。不同份额的净值与资产净值差异,反映了各份额在投资运作和收益分配上的不同特点。
基金净值表现:跑赢基准存挑战
短期波动与长期趋势
过去三个月,聚利债券A、C、E份额净值增长率分别为 -0.21%、 -0.27%、 -0.3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均为 -1.17%,虽均跑赢基准,但幅度较小。从长期看,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A类净值增长率16.20%,C类11.97%,E类1.69%,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11.19%、11.19%、2.67% ,A、C类略超基准,E类则落后。
阶段 | 聚利债券A | 聚利债券C | 聚利债券E | ||||||
---|---|---|---|---|---|---|---|---|---|
净值增长率①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① - ③ | 净值增长率①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① - ③ | 净值增长率①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① - ③ | |
过去三个月 | -0.21% | -1.17% | 0.96% | -0.27% | -1.17% | 0.90% | -0.35% | -1.17% | 0.82% |
过去一年 | 2.04% | 3.29% | -1.25% | 1.83% | 3.29% | -1.46% | 1.69% | 2.67% | -0.98% |
过去三年 | -1.30% | 5.25% | -6.55% | -2.12% | 5.25% | -7.37% | - | - | - |
过去五年 | -1.02% | 7.31% | -8.33% | -2.63% | 7.31% | -9.94% | - | - | -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 16.20% | 11.19% | 5.01% | 11.97% | 11.19% | 0.78% | 1.69% | 2.67% | -0.98% |
标准差反映波动特征
净值增长率标准差方面,过去三个月A、B类均为0.06%,C类0.05%,反映出短期内波动较小。但从长期看,不同份额在不同阶段的标准差有所变化,体现了市场环境对基金净值波动的影响。
投资策略与运作:应对资金面变化
资金面影响收益
2025年第一季度,银行间资金利率偏紧,中短债收益率上行,中债3年期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AAA)从1月2日的1.69%最高上行49bp至3月11日的2.18% ,收益率曲线走平。这种资金面状况对基金收益产生了直接影响。
策略调整与应对
管理人积极运用各类策略,根据宏观及金融市场变化,及时进行久期及券种的攻防操作。在资金面偏紧、债券收益率波动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投资组合,力争控制风险并为投资者赚取回报。
基金业绩表现:份额净值微降
截至报告期末,聚利债券A基金份额净值为1.1620元,本报告期内,该类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 -0.21%;聚利债券C基金份额净值为1.1197元,份额净值增长率为 -0.27%;聚利债券E基金份额净值为1.1692元,份额净值增长率为 -0.35%。虽均跑赢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1.17%,但仍呈现微降态势。
资产组合情况:债券主导,权益缺失
资产配置结构
报告期末,基金总资产400,213,992.66元,其中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5,602,588.90元,占比1.40%,其他资产3,493.51元,占比0.00%。债券投资公允价值394,607,910.25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119.06%,是主要投资方向,而权益投资为0 。
项目 | 金额(元) | 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 |
---|---|---|
权益投资 | - | - |
其中:股票 | - | - |
基金投资 | - | - |
贵金属投资 | - | - |
金融衍生品投资 | - | -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 | - |
其中:买断式回购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 | - |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 | 5,602,588.90 | 1.40 |
其他资产 | 3,493.51 | 0.00 |
合计 | 400,213,992.66 | 100.00 |
债券投资明细
债券投资中,金融债券占比最大,公允价值252,078,879.71元,占基金资产净值76.05%,其中政策性金融债113,486,761.64元,占比34.24%;中期票据公允价值91,602,495.33元,占比27.64%;企业债券公允价值30,565,315.07元,占比9.22%;国家债券公允价值20,361,220.14元,占比6.14% 。
债券品种 | 公允价值(元)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国家债券 | 20,361,220.14 | 6.14 |
央行票据 | - | - |
金融债券 | 252,078,879.71 | 76.05 |
其中:政策性金融债 | 113,486,761.64 | 34.24 |
企业债券 | 30,565,315.07 | 9.22 |
企业短期融资券 | - | - |
中期票据 | 91,602,495.33 | 27.64 |
可转债(可交换债) | - | - |
同业存单 | - | - |
其他 | - | - |
合计 | 394,607,910.25 | 119.06 |
行业股票投资:暂无布局
报告期末,无论是按行业分类的境内股票投资组合,还是港股通投资股票投资组合,该基金均未持有股票,表明在本季度基金未涉足股票市场,专注于债券投资。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赎回规模较大
各份额申购赎回情况
聚利债券A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294,886,144.29份,期间总申购份额37,887.40份,总赎回份额10,568,295.05份,期末份额总额284,355,736.64份;聚利债券C期初份额总额906,093.13份,期间总申购份额56,251.13份,总赎回份额62,841.01份,期末份额总额899,503.25份;聚利债券E期初份额总额197.14份,期间总申购份额37,274.91份,总赎回份额35,902.14份,期末份额总额1,569.91份 。整体来看,赎回规模较大。
项目 | 聚利债券A | 聚利债券C | 聚利债券E |
---|---|---|---|
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份) | 294,886,144.29 | 906,093.13 | 197.14 |
报告期期间基金总申购份额(份) | 37,887.40 | 56,251.13 | 37,274.91 |
减:报告期期间基金总赎回份额(份) | 10,568,295.05 | 62,841.01 | 35,902.14 |
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份) | 284,355,736.64 | 899,503.25 | 1,569.91 |
份额变动影响
较大规模的赎回可能对基金的资金运作和投资策略调整产生影响,基金管理人需应对资金流出压力,合理调整投资组合。
风险与机会提示
- 风险提示:报告期内存在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超20%的情况,可能引发大额申购、赎回风险。如大额赎回可能导致流动性风险,影响基金资产净值和投资运作,甚至导致基金合同终止清算。同时,基金利润为负,虽跑赢业绩比较基准但幅度有限,投资者需关注市场波动对基金净值的影响。
- 机会提示:基金管理人积极调整投资策略应对市场变化,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若市场环境改善,债券市场收益率稳定或下行,基金有望通过合理的久期和券种配置获取更好收益。投资者可关注基金后续投资策略调整及市场变化对基金业绩的影响。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