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渔民:渔船被清理为何没补偿?

海南特区报

关注

本报讯 日前,三亚市吉阳区红沙港多位渔民向本报记者反映,去年,农业农村等部门对红沙港涉渔船舶进行清理整治,他们的渔船被清理后未获得补偿。昨日,记者采访了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其对此事作出回应。记者 刘兵

渔民称,他们是红沙社区居民,长期以打鱼为生,渔船被清理后不能出海打鱼,也没有其他谋生技能,如今就业、生活面临困境。

记者了解到,根据有关工作部署,三亚市近年来持续开展涉渔船舶清理整治工作,其中针对“三无”船舶的清理整治是重点工作之一。“三无”船舶是指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等情形的船舶。

根据渔民提供的渔船登记资料,记者发现,他们的渔船被登记为“三无”船舶。对此,渔民们表示,他们对“三无”船舶清理工作是支持的,但在清理之前应该告知和充分沟通,并予以相应的补偿。

记者了解到,针对渔民们反映的问题,三亚市农业农村局今年1月作出过一份书面答复。答复称,在清理整治工作启动前,市、区两级农业农村局于2024年5月底6月初,分别在海岸警察派出所、红沙报备点通过座谈会、走访渔民等形式,听取诉求和意见。清理整治补偿方案发布后,在社区公告栏进行了公布,确保渔民对整治工作的标准、程序、补偿政策等内容有全面了解。同时,工作人员在红沙港报备点提供政策咨询、及时解答渔民的疑问,确保信息透明、公开。

针对补偿问题,答复称,在编在册、海洋纳管船舶符合补偿政策,“三无”船舶不适用《海南自由贸易港“三无”船舶综合治理规定》第十二条的规定,属于清理整治对象,不予补偿;补偿标准按照《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沙港渔船清理整治工作补偿方案的通知》中规定执行,已于2024年11月初在红沙港张榜公布补偿标准,并严格按照渔船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补偿。

4月21日,记者进一步采访了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该局渔政监督科科长彭国益告诉记者,去年检查发现红沙港有146艘本地的“三无”船舶,这些船舶是2020年4月30日之后新增的,按照规定应查扣拆解,没有补偿;还有330多艘是在编和安全技术评估合格的渔船,这类渔船在清理和整治后,是按规定予以补偿的。

渔民们还对红沙港涉渔船舶清理整治的所涉资金总额及流向是否透明提出质疑。彭科长向记者介绍,根据相关方案,红沙港涉渔船舶清理整治的经费总共6000多万元,补偿方案也在红沙港进行了张贴。补偿是针对上述符合条件的渔船,一是对船体补偿10万元,需要由船业评估机构评估后予以补偿;二是奖励,对在规定的时间内主动上交渔船的给予相应的奖励。

彭科长称,目前红沙港涉渔船舶清理整治已完成,经费使用了3000多万元,剩下的3000多万元主要用于对渔船主的生活补贴,每人每月800元连续补贴3年。

对于反映问题的渔民提到再就业及生活困难的问题,彭科长表示,渔民们可以找就业部门进行相关咨询,或申请低保。

此外,还有渔民发现有已经清理并领取了补贴的渔船又出现在海边。对此,彭科长表示,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可采取拍照等方式保留证据后,向农业农村部门反映。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双方围绕落实1月17日中美元首通话重要共识进行了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的沟通,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何立峰表示,中美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合作空间,两国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作为发展阶段、经济制度不同的两个大国,中美双方在经贸合作中出现分歧和摩擦是正常的,关键要以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为指引,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平等对话协商,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贸易战,但也不怕打。倘若美方执意侵害中方权益,中方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双方应深挖合作潜力,拉长合作清单,做大合作蛋糕,推动中美经贸关系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中美双方一致同意建立经贸磋商机制,就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各自关切保持沟通。(央视新闻)

【菲律宾举行中期选举】5月12日,菲律宾中期选举正式开始。本次选举将选出包括半数参议员、全部众议员以及地方官员在内的逾18000个席位。此次菲律宾登记选民超过6800万,选举投票从12日凌晨5时开始,将持续到19时。(央视新闻)

【卢特尼克表示10%的基础关税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持续存在】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周日表示,对从其他国家进口商品征收 10% 的基础关税税率很可能 “在可预见的未来持续存在”,这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几天前的言论相呼应。卢特尼克在节目中说:“我们确实预计 10% 的基础关税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持续存在。”这位商务部长驳斥了消费者将承担关税导致成本增加的观点,坚称企业和相关国家将为此付出代价。但有数据表明,企业已经在试图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自总统 4 月 2 日宣布关税政策以来的几周内,消费者信心大幅下降。一些家居用品的价格也已经有所上涨。卢特尼克说:“企业的工作是试图向美国消费者销售产品,而国内生产的产品不会有这种关税,所以外国企业最终将不得不参与竞争。”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双方围绕落实1月17日中美元首通话重要共识进行了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的沟通,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何立峰表示,中美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合作空间,两国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作为发展阶段、经济制度不同的两个大国,中美双方在经贸合作中出现分歧和摩擦是正常的,关键要以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为指引,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平等对话协商,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贸易战,但也不怕打。倘若美方执意侵害中方权益,中方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双方应深挖合作潜力,拉长合作清单,做大合作蛋糕,推动中美经贸关系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中美双方一致同意建立经贸磋商机制,就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各自关切保持沟通。(央视新闻)

【菲律宾举行中期选举】5月12日,菲律宾中期选举正式开始。本次选举将选出包括半数参议员、全部众议员以及地方官员在内的逾18000个席位。此次菲律宾登记选民超过6800万,选举投票从12日凌晨5时开始,将持续到19时。(央视新闻)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