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电化2024年报解读:营收净利双降,研发投入与现金流状况引关注

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
2025年4月,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各项财务数据呈现出一定变化。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7.32%,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4.08%,这两项数据变化较为显著。以下将对该公司年报进行详细解读。
关键财务指标解读
营收下滑,市场环境影响显著
2024年,湘潭电化实现营业收入1,912,437,906.31元,相较于2023年的2,163,463,001.86元,下降了11.60%。从行业角度看,电池材料行业收入为1,759,250,470.33元,占比91.99%,同比下降11.69%,主要受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下降影响,锰酸锂价格下滑,尽管销量上升,但收入仍减少。污水处理行业收入122,740,365.57元,占比6.42%,同比下降9.87% 。其他行业收入30,447,070.41元,占比1.59%,同比下降13.39%。整体来看,公司营收下降,反映出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业务的冲击。
年份 | 营业收入(元) | 同比增减 | 电池材料行业收入(元) | 同比增减 | 污水处理行业收入(元) | 同比增减 | 其他行业收入(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1,912,437,906.31 | -11.60% | 1,759,250,470.33 | -11.69% | 122,740,365.57 | -9.87% | 30,447,070.41 | -13.39% |
2023年 | 2,163,463,001.86 | - | 1,992,122,127.15 | - | 136,187,901.32 | - | 35,152,973.39 | - |
净利润下降,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影响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5,007,562.96元,较2023年的352,331,604.76元下降10.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3,894,933.77元,同比下降17.32%。净利润下降主要源于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同比减少。这表明公司在联营企业投资方面的收益波动,对整体盈利水平产生了较大影响,公司需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降低对联营企业投资收益的依赖。
年份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 同比增减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315,007,562.96 | -10.59% | 243,894,933.77 | -17.32% |
2023年 | 352,331,604.76 | - | 294,973,425.20 | - |
基本每股收益与扣非每股收益均下滑
基本每股收益为0.5元/股,较2023年的0.56元/股下降10.71%;扣非每股收益虽未单独列示具体数据,但结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降17.32%,可推测其也呈下降趋势。这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的减弱,对股东的回报水平降低,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一定压力。
年份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0.5 | -10.71% |
2023年 | 0.56 | - |
费用分析
费用整体有所增长,管理费用增幅明显
2024年公司费用情况如下:销售费用13,730,960.23元,同比增长0.86%,基本保持稳定;管理费用118,120,331.32元,同比增长15.77%,增长幅度较大,可能与公司加强内部管理、人员薪酬调整或业务拓展等因素有关;财务费用32,152,567.53元,同比下降31.13%,主要是利息支出减少等原因导致;研发费用70,373,883.23元,同比增长11.38%,表明公司重视研发创新,持续投入资源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年份 | 销售费用(元) | 同比增减 | 管理费用(元) | 同比增减 | 财务费用(元) | 同比增减 | 研发费用(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13,730,960.23 | 0.86% | 118,120,331.32 | 15.77% | 32,152,567.53 | -31.13% | 70,373,883.23 | 11.38% |
2023年 | 13,613,494.83 | - | 102,027,011.70 | - | 46,685,050.00 | - | 63,180,137.47 | -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人才结构优化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02,020,399.63元,占营业收入的5.33%,较2023年的98,025,164.67元增长4.08%。研发人员数量从228人增加到237人,占比从22.53%提升至24.18%。学历结构上,本科人数从104人增至117人,硕士从17人增至26人,博士从1人增至2人,大专及以下从106人减至92人。这一系列变化显示公司在研发上的积极投入,通过引进高学历人才,优化研发团队结构,为公司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了人力支持。
|年份|研发投入金额(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研发人员数量(人)|研发人员数量占比|本科人数|硕士人数|博士人数|大专及以下人数| | ---- | ---- | ---- | ---- | ---- | ---- | ---- | ---- | |2024年|102,020,399.63|5.33%|237|24.18%|117|26|2|92| |2023年|98,025,164.67|4.53%|228|22.53%|104|17|1|106|
现金流状况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微降,销售与采购影响大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6,098,479.03元,较2023年的424,805,654.73元下降4.40%。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493,717,098.67元,同比下降11.42%,主要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现金流出小计1,087,618,619.64元,同比下降13.79%,主要源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整体来看,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虽有下降,但仍保持较好水平,经营活动的创现能力相对稳定。
年份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同比增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元) | 同比增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406,098,479.03 | -4.40% | 1,493,717,098.67 | -11.42% | 1,087,618,619.64 | -13.79% |
2023年 | 424,805,654.73 | - | 1,686,348,705.05 | - | 1,261,543,050.32 | -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资产处置与投资支出变动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96,407,075.49元,而2023年为93,409,328.37元。现金流入小计82,054,710.16元,同比下降69.37%,主要是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减少;现金流出小计178,461,785.65元,同比增长2.29%,主要是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增加。这表明公司在投资策略上有所调整,加大了长期资产的投资力度,同时资产处置活动减少,可能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短期内会使投资活动现金流承压。
年份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同比增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元) | 同比增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96,407,075.49 | -203.21% | 82,054,710.16 | -69.37% | 178,461,785.65 | 2.29% |
2023年 | 93,409,328.37 | - | 267,881,573.92 | - | 174,472,245.55 | -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债务偿还与资金募集变动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20,204,471.50元,较2023年的 -253,656,015.67元,净流出有所增加。现金流入小计1,406,320,000.00元,同比增长15.40%,主要是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加;现金流出小计1,726,524,471.50元,同比增长17.26%,主要是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增加。这显示公司在筹资方面,虽然加大了借款力度,但同时也面临较大的债务偿还压力,需要合理安排资金,确保偿债能力和资金链的稳定。
年份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同比增减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元) | 同比增减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320,204,471.50 | -26.23% | 1,406,320,000.00 | 15.40% | 1,726,524,471.50 | 17.26% |
2023年 | -253,656,015.67 | - | 1,218,698,000.00 | - | 1,472,354,015.67 | - |
风险提示
- 市场竞争风险:公司所处行业竞争激烈,电解二氧化锰行业集中度较高且同行产能扩张,锰酸锂行业面临成本压力和激烈竞争。若公司不能在产品质量、成本控制、技术创新等方面保持优势,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下降,盈利能力受损。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如碳酸锂价格下降虽使锰酸锂性价比提升,但价格的不确定性仍会影响公司成本和利润。公司虽采取多种措施应对,但仍需关注价格波动对经营的影响。
- 环保、安全风险:公司生产涉及污染物排放和危险工业原料,随着环保标准提高,环境治理成本和风险可能增加,操作不当易引发安全事故。公司需持续加强环保和安全管理,确保合规运营。
管理层报酬情况
董事长刘干江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72.85万元,总经理龙绍飞为62.98万元,常务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贺娟为62.28万元,财务总监张伏林为51.03万元。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超额利润提成、专项奖励和规范性津补贴组成,这种薪酬结构旨在激励管理层提升公司业绩,但投资者也需关注薪酬与公司业绩的匹配度,确保管理层决策符合股东利益。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