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消费新场景 扮靓城市会客厅

北京晚报
如今,市民逛公园有着和以往不同的体验:以前,带一块面包、一瓶矿泉水,入园就看景,看完就回家;现在携家带口一逛就能逛大半天,公园里不但有咖啡店、餐饮、书屋、花店,有的还办起了市集、艺术节等。而且,同一座公园,每次去逛都有新体验!“游客的需求变了,除了看花赏景,还希望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市园林绿化局公园管理处处长马红说,全市很多公园都在因地制宜开辟新消费场景,让公园变成一处处城市会客厅。正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不妨走进公园,看看都植入了哪些消费新场景——
❋数说公园❋
让“千园之城”更加亮丽
截至去年底,全市公园总数已达1100个,三分之二的公园实现无界融通,“千园之城”底色更加亮丽。
今年将新增公园绿地200公顷,建设城市休闲公园15处,打造“小而美”的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50处,完成全龄友好型公园改造10处。持续推进10处绿隔地区郊野公园功能提升,让城市的“绿色项链”更加亮丽。在公园景区、绿道等重要节点灵活设置各种形式的观景平台,打造50条市民观景视廊。建设50处“金角银边”微花园,完成20个无界公园建设,建设社区微花园100个。

市民在龙潭中湖公园体验皮划艇。龙潭中湖公园 供图
龙潭中湖公园
时尚运动活力满满
龙潭中湖公园镶嵌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区。它面积算不上大,但令人惊讶的是,去年的游客将近400万人次。
“活力潮运动”是龙潭中湖的标签,也是它如此热闹的重要原因。
正是暮春,记者在一个工作日的下午来到这里。环湖步道两侧,高大的毛白杨投下树荫,草丛里开满二月兰,跑步的人比想象中还多。“傍晚时,游客更是摩肩接踵。”龙潭中湖公园品牌运营工作人员介绍。
这是一个超好玩,也超会玩的公园。就拿跑步来说,起初,是有一个跑团在公园自发来接力跑,后来,公园主动牵头举办了中湖100环湖百公里接力赛,受到公园跑者一致欢迎,并为公园累积了12个跑团社群。如今,龙潭中湖公园在跑圈里甚至有了“南城小奥森”的美誉,好几家运动品牌主动找上门来,在园中布设店铺。
龙潭中湖公园拥有大约10万平方米水域,从1号到4号湖,都引入了活力满满的水上运动,如卡丁船、背包船、桨板、皮划艇和游船,有的主打时尚体验、童年怀旧,有的则面向青少年开展竞技类训练。
2022年以来,龙潭中湖公园陆续打造了汇集桨板、皮划艇、定向越野、轮滑、笼式足球、网球、篮球等水陆两栖运动基地。一家篮球主题咖啡馆也开在了这里。
精彩多一点
重温童年时光
过去两年的秋天,龙潭中湖公园都举办了“拔根儿”大赛。老老少少在公园里捡拾老杨树的叶柄,随机找人对战,一决雌雄。此外,大家还能参与喝豆汁儿、北京话抢答、翻花绳儿等老北京游戏。在这样的游戏中,大伙儿一玩就是大半天,找到了久违的童年快乐。

天坛公园的爆款雪顶水果茶。本报记者 朱松梅 摄
天坛公园
畅饮果茶穿越古今
去年,到天坛公园游览的游客达到了2800万人次。这样一座历史名园,在服务游客、传承文化上的确是花了许多心思。
公园西二门,有一处名为“天坛拾光”的茶饮空间。它的装帧源自天坛宫灯,内部布设了几根朱红色立柱,通透明亮。因邻近神乐署景区,所以店里特别打造了一面中和韶乐文化墙,供游客小憩的桌椅每到节假日总是一座难求。
“雪顶水果茶是我们的爆款,不同年龄段的游客都挺喜欢。”茶饮店负责人介绍说,这款茶饮有葡萄、水蜜桃、百香果和青提4种口味,配方是他们自己研发的。记者看到,这杯茶饮的下部是水果茶,中间有一层奶油,最上面是祈年殿造型的冰淇淋,非常吸睛。如果拿着一杯雪顶水果茶在公园里逛,一路上都会有人打听:这是在哪儿买的?
天坛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品质是“天坛拾光”最看重的。以水果茶上的冰淇淋为例,其已经迭代9次了,食材不断升级,造型也越来越细致,就连极细小的“祈年殿”三个字也看得清清楚楚。“天坛拾光”的对面是一家餐厅——天坛福宴。这家餐厅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两年前新添了别致的下午茶。一只只精美的盘子里装着红梅妃子笑、白桃玉兰蛋糕、手工核桃酪等,很适合游客拍照留念。
精彩多一点
文创备受青睐
除了餐食饮品,冰箱贴等天坛文创也深受游客的喜欢。比如,二十四节气冰箱贴,可以通过滚轮转动展示节气变化;八音盒冰箱贴,让文创能看也能听。本月底,祈年殿藻井冰箱贴也将面市,无论怎么旋转,上面的龙头纹样始终冲着上方,设计十分精巧。

白浮泉公园建设时嵌入了游乐设施。昌平区园林绿化局 供图
白浮泉公园
亲子互动欢乐无限
2023年7月,北京遭遇特大暴雨,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承担了蓄滞洪水的重要任务,园内设施遭受严重水毁。经过半年的恢复重建,原址作为白浮泉公园对外开放了。
“在重建时,我们就把运营纳入了公园管理之中。”昌平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聚焦市民的多元需求,规划出了一系列新颖的特色休闲区域及赛事活动,为白浮泉公园赋予崭新活力。
公园里增设了适宜各年龄段儿童使用的游乐设施。一方面,充分利用公园的自然资源,设置亲水汀步等,增加儿童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体验,让儿童在自然中学习和成长。另一方面,按照原生态、近自然、少迁树的原则,公园完全保留了建设范围内原有的大柳树,并通过底层植被梳理、辅以爬网等设施,营造出了可供儿童游玩、休憩、攀爬的林下亲子游乐空间。巧妙地将自然地形地貌与儿童游乐设施相融合,设置了滑梯等游乐设施,节约成本的同时丰富儿童活动。
针对亲子家庭,白浮泉公园引进了森林牧场和乐士堡游乐场。森林牧场内,各种可爱的小动物与游客亲密接触,使得孩子们在欢笑中增长知识、培养爱心。而乐士堡游乐场则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游乐设施,无论是滑滑梯、旋转木马,还是温馨的亲子乐园,都能让游客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精彩多一点
设置户外茶室
针对年轻人,白浮泉公园设置了多处户外茶室和帐篷区,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享受宁静的绝佳场所。在这里,游客们亲手搭建帐篷,伴着清风明月,畅享静谧惬意的户外生活。同时,公园内还配备了咖啡餐车等便捷服务设施,让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品尝到美食、感受到便捷。

游客泛舟海棠花溪。何建勇摄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摇橹赏花别样浪漫
在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小月河两岸的海棠花年年盛开。从1998年起,这里几乎年年办海棠花节,可今年,游客有了不同的体验——乘摇橹船赏花。
河里,游客乘坐摇橹船,随着海棠花瓣一起“漂流”,沉浸式体验“两岸风景诗画眠,一橹摇入清梦中”的诗意。河岸上,市民游客用镜头定格桃红柳绿、海棠争艳。“太火爆了,来晚了排不上队。”家住牡丹园小区的市民周新云说,为了坐船看花,她特意早来了两个小时。
小河通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头一个难题在于水深不够。通过生态补水和水位的精准调控,小月河的水深从50厘米提升到了1.3米,足够游船正常通行。水深达到通航标准后,属地又连夜从温榆河公园调来了6只摇橹船,用粉色的花朵装扮一新。
“我们没想到,6只船根本不够!4月3日,我们又紧急调来了两只船。”温榆河公司副经理张春介绍,游船原定的营业时间为上午9时到下午5时,为了让更多游客体验到“花溪”摇橹船,游船的运营时间早上提前至8时,下午延迟到6时。
精彩多一点
咖啡美食助阵
除了摇橹船,今年,公园还在海棠花溪两岸新添了十余辆可爱的胶囊车,车上有咖啡、美酒和美食,也有清新雅致的海棠花文创产品,并设置打卡装置、路演舞台等。“这样一来,弥补了往年海棠花溪两岸消费场景的不足,真正让‘流量’变为‘留量’。”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主任张宏涛说。
四得公园
文艺市集氛围拉满
四得公园位于朝阳将台乡的丽都商圈附近,园中有一汪小湖。公园不大,但幽静雅致,以梅花为特色,拥有包括雪梅、垂枝梅等17个品种的上百株梅花。最近,各类春花先后绽放,交织成一幅粉色的画卷。
这个月初,“TO浪艺术节”在四得公园开幕。湖畔变得热闹起来,卡车和餐车组成了杂货铺、品牌快闪店,好几家市集也在这里开张,其中有“买得起的”艺术市集、生活美学市集、米黑吃吃喝喝市集、草坪艺术营地……总共汇聚了百余个主理人品牌。
如今,很多文创园、公园都会办市集,可四得公园的市集很有特色。“艺术是我们一以贯之的主题,希望让公园成为‘美’的发生地。”四得公园园长谭英说。四得公园所处的丽都是京城的第一个涉外商圈,环境清丽高雅,所以这里的市集也要讲究品质,没有烤串、煎饼和大鱿鱼,而是有艺术性的茶具、家居和饰品,“价格并不低廉,但游客很喜欢。”
米黑吃吃喝喝市集颇受欢迎,40多家商户大多来自丽都商圈的品牌餐饮,他们从店里带来食材,现场制作寿司、烤肉和果汁。在此基础上,融合了酒水、咖啡、面包、养生饮品等。
市集为公园赚足了客流。仅在前两日,入园人数就达到了七八千人,是以前的好几倍。
精彩多一点
漫谈生活美学
艺术节还整合丽都商圈以及以中央美术学院、798艺术区为代表的艺术资源,通过高品质的艺术光影、生活美学对谈,让艺术走进公园。公园的湖畔草地几乎每天都举办“湖畔人文生活美学漫谈”,邀请生活美学品牌主理人、专家学者,围绕日常生活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以及环保公益、旧物新生等话题深入对话。 本报记者 朱松梅 制图 吴薇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