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国贸2024年报解读:净利润骤降67.33%,现金流由正转负

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
2025年,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各项财务数据变动引发关注。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关键指标出现较大变化,同时在费用控制、现金流管理及面临风险等方面呈现出不同态势。这些变化背后反映了公司怎样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值得投资者深入探究。
营收与利润:规模与盈利双下滑
营业收入:大幅下降24.30%
2024年,厦门国贸营业收入为354,439,609,686.32元,相较于2023年的468,246,879,035.89元,下降了24.30%。从业务板块来看,供应链管理业务作为核心支柱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53,218,746,364.95元,同比下降24.09%,主要受经营策略调整、市场需求减弱以及部分主要经营商品品类价格下跌等综合影响。健康科技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03,274,238.06元,同比增长49.61%,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亮点。其他板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7,589,083.31元,同比下降94.69%,主要因金融服务业务股权转让导致合并范围变化。
年份 | 营业收入(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354,439,609,686.32 | -24.30 |
2023年 | 468,246,879,035.89 | / |
净利润:锐减67.3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5,662,758.30元,与2023年的1,914,865,087.20元相比,大幅减少67.33%。主要原因包括市场行情因素导致部分业务经营业绩下滑,以及西牯岭矿山提前关闭事项,该事项减少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7亿元。
年份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625,662,758.30 | -67.33 |
2023年 | 1,914,865,087.20 | / |
扣非净利润:由盈转亏,降幅达373.0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251,479,259.02元,而203年为458,359,553.78元,同比下降373.03%。主要系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以及非经常性损益增加所致。报告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为18.77亿元,主要源于为配套供应链管理业务的现货经营,所持有期货合约、外汇合约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损益。
年份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1,251,479,259.02 | -373.03 |
203年 | 458,359,553.78 | / |
基本每股收益:降至0.04元/股,降幅93.75%
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股,相较于2023年的0.64元/股,下降了93.75%。这一数据的大幅下降,直观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的减弱,对投资者的回报水平降低。
年份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0.04 | -93.75 |
2023年 | 0.64 | / |
扣非每股收益:从-0.05元/股降至 -0.85元/股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 -0.85元/股,2023年为 -0.05元/股,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盈利能力明显恶化。
年份 | 扣非每股收益(元/股)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0.85 | / |
2023年 | -0.05 | / |
费用:研发投入增加,财务费用上升
费用整体情况
2024年公司各项费用呈现不同变化。销售费用为2,248,752,121.29元,同比增长8.82%;管理费用为513,877,235.61元,同比增长8.69%;财务费用为1,976,653,784.24元,同比增长46.82%;研发费用为89,617,160.50元,同比增长73.87%。
费用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变动比例(%) |
---|---|---|---|
销售费用 | 2,248,752,121.29 | 2,066,475,035.10 | 8.82 |
管理费用 | 513,877,235.61 | 472,778,176.82 | 8.69 |
财务费用 | 1,976,653,784.24 | 1,346,316,727.36 | 46.82 |
研发费用 | 89,617,160.50 | 51,542,341.28 | 73.87 |
销售费用:人员费用与营运费用主导
销售费用增长主要源于人员费用和销售营运费用的变化。人员费用为1,515,374,500.49元,同比增加,反映公司在销售人力方面的投入加大;销售营运费用为505,689,009.57元,虽较上年有所下降,但仍是销售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费用:各项支出有升有降
管理费用中,人员费用、折旧与摊销、办公等费用均有一定增长,而股份支付费用出现减少。预计不可解锁的限制性股票不可撤销的分红增加,也对管理费用产生了影响。
财务费用:汇兑损失推高成本
财务费用增长主要因外汇中间价与实际购汇价格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汇兑损失增加。利息支出虽与上年基本持平,但利息收入减少,进一步加大了财务费用压力。
研发费用:子公司与数字化投入双驱动
研发费用增加主要源于子公司派尔特医疗的研发费用增加,以及公司加大数字化研发投入。这显示公司在产品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积极尝试,但短期内对利润造成一定压力。
研发情况:投入加大,人员结构稳定
研发投入:金额与占比双提升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为89,617,160.50元,研发投入合计89,617,160.50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03%,较以往有所提升,表明公司对研发的重视程度在加强。
研发人员情况:数量与结构稳定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7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47%。学历结构上,硕士研究生18人,本科及以下153人;年龄结构上,30 - 40岁人员占比最大,为100人。整体人员结构相对稳定。
现金流:经营与筹资现金流恶化
现金流整体表现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931,461,130.03元,2023年为3,205,570,235.74元,同比下降129.06%;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682,592,531.47元,上年为 -1,256,934,465.82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889,727,005.50元,上年为 -2,116,302,147.70元。
现金流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变动比例(%)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931,461,130.03 | 3,205,570,235.74 | -129.0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682,592,531.47 | -1,256,934,465.82 | /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889,727,005.50 | -2,116,302,147.70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销售回款减少致恶化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主要因公司供应链管理业务中销售商品预收款和销售回款同比减少,经营性现金流入相应减少,反映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创造能力减弱。
投资活动现金流:短期投资支出增加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主要因公司使用暂时闲置资金购买的隔夜理财和结构性存款等短期投资支出增加,显示公司在投资策略上的调整。
筹资活动现金流:融资规模下降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主要源于公司融资规模下降,可能暗示公司在资金筹集方面面临一定挑战或战略收缩。
风险与高管薪酬:风险犹存,薪酬有差异
可能面对的风险
- 市场风险: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放缓,大宗商品价格及汇率波动加剧,影响公司传统盈利模式和运营效率。
- 国际开拓风险:关税政策调整冲击全球贸易秩序,公司出海步伐加快,面临海外业务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经营及政策风险。
- 客商履约风险:宏观经济和产业周期变化,可能导致部分客商履约困难,给公司带来风险。
高管报酬情况
董事长高少镛未在公司领取报酬;总裁蔡莹彬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1.90万元;副总裁刘志滔为126.89万元;副总裁范丹为71.92万元。高管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的关联性值得关注,在业绩下滑背景下,薪酬水平是否合理需进一步探讨。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