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优势精选三年持有期混合季报解读:份额减少3386万份,净值增长率超业绩比较基准6.77%

新浪基金∞工作室
2025年第一季度,泰康优势精选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表现出一系列值得关注的变化。从基金份额变动来看,报告期内总赎回份额达33866577.76份,导致期末基金份额总额降至462632563.22份;而在净值表现方面,过去三个月基金净值增长率为7.98%,相比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1.21%,超出6.77%。这些数据背后反映了该基金怎样的运作情况和投资趋势,本文将深入解读。
主要财务指标:本期利润3077万元
各项指标表现
本季度,泰康优势精选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主要财务指标呈现如下态势:
主要财务指标 | 金额(元) |
---|---|
本期已实现收益 | 23837662.86 |
本期利润 | 30770095.63 |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 | 0.0636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 | 389900602.78 |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 | 0.8428 |
本期已实现收益为23837662.86元,本期利润达30770095.63元,显示出基金在本季度的盈利状况良好。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为0.0636元,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389900602.78元,期末基金份额净值为0.8428元。需注意,上述基金业绩指标未涵盖持有人认购或交易基金的各项费用,实际收益水平会低于所列数字。
基金净值表现: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净值增长率远超基准
过去三个月,基金净值增长率为7.98%,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21%,基金净值增长率超出业绩比较基准6.77%。在不同时间段内,该基金均表现出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优势:
阶段 | 净值增长率①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①-③ |
---|---|---|---|
过去三个月 | 7.98% | 1.21% | 6.77% |
过去六个月 | 8.23% | -0.29% | 8.52% |
过去一年 | 17.66% | 12.97% | 4.69% |
过去三年 | 4.37% | -1.97% | 6.34%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 -15.72% | -11.62% | -4.10% |
自基金合同2021年8月31日生效起至今,基金净值增长率为 -15.72%,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 -11.62%,差值为 -4.10%。尽管长期来看基金净值增长率为负,但在近几个阶段,基金展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反映出基金管理人在投资策略上的有效运作。
投资策略与运作:结构调整应对市场变化
宏观与权益市场分析
一季度宏观经济总量表现平稳,结构上科技领域亮点突出,如deepseek的出现增强投资者信心。传统部门中,消费数据平稳,地产处于底部震荡,出口有隐忧但数据尚可,财政靠前发力支撑政策。
权益市场方面,年初股市下跌,随后因DEEPSEEK开源技术、宇树机器人表现、比亚迪智驾平权等事件,市场对AI应用发展预期提升,股市快速修复年初跌幅。
权益投资组合调整
本基金一季度整体持仓变化不大,围绕有成长空间和竞争优势的公司配置。结合基本面和估值,减持军工和电子配置,增加机械、汽车零部件、互联网和有色配置。这一调整反映基金管理人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和对行业前景的把握,旨在优化投资组合以适应市场变化。
业绩表现:短期增长显著
季度盈利可观
报告期内基金本期利润为30770095.63元,显示出基金在本季度取得了较好的收益。从净值表现来看,过去三个月净值增长率达7.98%,在不同时间段与业绩比较基准相比也展现出一定优势。尽管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净值增长率为 -15.72%,但近期的良好表现或许预示着基金业绩的改善,投资者可关注其后续能否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资产组合情况:权益投资占比89.03%
资产配置详情
报告期末基金资产组合情况如下:
序号 | 项目 | 金额(元) | 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 |
---|---|---|---|
1 | 权益投资 | 348499437.97 | 89.03 |
其中:股票 | 348499437.97 | 89.03 | |
2 | 基金投资 | - | - |
3 | 固定收益投资 | - | - |
其中:债券 | - | - | |
资产支持证券 | - | - | |
4 | 贵金属投资 | - | - |
5 | 金融衍生品投资 | - | - |
6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 | - |
其中:买断式回购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 | - | |
7 |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 | 42733816.63 | 10.92 |
8 | 其他资产 | 185264.19 | 0.05 |
9 | 合计 | 391418518.79 | 100.00 |
权益投资占基金总资产比例高达89.03%,金额为348499437.97元,其中股票投资等同权益投资规模。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占比10.92%,其他资产占比0.05%。本基金通过港股通交易机制投资的港股公允价值为40205332.53元,占期末资产净值比例为10.31%,显示出基金资产配置侧重于权益类资产,且对港股市场有所布局。
股票投资组合:制造业占比超六成
境内外行业分布
报告期末按行业分类的境内股票投资组合中,制造业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最高,达65.41%,公允价值为255030215.68元;采矿业占比9.55%,公允价值为37252437.00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0.01%,公允价值为24907.86元。
港股通投资股票投资组合方面,消费者非必需品占比3.77%,公允价值为14707603.08元;电信服务占比6.54%,公允价值为25497729.45元。
行业类别 | 境内股票投资组合占比(%) | 港股通投资股票投资组合占比(%) |
---|---|---|
农、林、牧、渔业 | - | - |
采矿业 | 9.55 | - |
制造业 | 65.41 | -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 | - |
建筑业 | - | - |
批发和零售业 | - | - |
房地产业 | - |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 | -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0.01 |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 | -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 | - |
教育 | - | -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 |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 | - |
综合 | - | - |
基础材料 | - | - |
消费者非必需品 | - | 3.77 |
消费者常用品 | - | - |
能源 | - | - |
金融 | - | - |
医疗保健 | - | - |
工业 | - | - |
信息技术 | - | - |
电信服务 | - | 6.54 |
公用事业 | - | - |
房地产 | - | - |
基金在股票投资行业分布上,境内侧重制造业,港股通投资则在消费者非必需品和电信服务等领域有所布局,体现了行业配置的多元化与针对性。
股票投资明细:腾讯控股占比6.54%
前十股票持仓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股票投资明细如下:
序号 | 股票代码 | 股票名称 | 数量(股) | 公允价值(元)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1 | 00700 | 腾讯控股 | 55593 | 25497729.45 | 6.54 |
2 | 601567 | 三星医疗 | 659400 | 19498458.00 | 5.00 |
3 | 002138 | 顺络电子 | 667600 | 19280288.00 | 4.94 |
4 | 600285 | 羚锐制药 | 860600 | 18141448.00 | 4.65 |
5 | 002906 | 华阳集团 | 484000 | 17094880.00 | 4.38 |
6 | 688150 | 莱特光电 | 763129 | 15857820.62 | 4.07 |
7 | 002517 | 恺英网络 | 983400 | 15793404.00 | 4.05 |
腾讯控股以6.54%的占比位居榜首,显示出基金对该股票的重视。前十股票投资明细反映了基金的核心持仓,投资者可关注这些股票的表现对基金净值的影响。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赎回致份额减少3386万份
份额变化情况
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为496295664.72份,期间总申购份额为203476.26份,总赎回份额为33866577.76份,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462632563.22份。
Col1 | 单位:份 |
---|---|
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 | 496295664.72 |
报告期期间基金总申购份额 | 203476.26 |
减:报告期期间基金总赎回份额 | 33866577.76 |
报告期期间基金拆分变动份额(份额减少以“-”填列) | - |
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 | 462632563.22 |
本季度基金份额出现明显减少,主要源于赎回份额大幅高于申购份额。这一变动可能受投资者对市场预期、基金短期表现等多种因素影响,投资者后续需关注份额变动对基金运作的潜在影响。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