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实结2024年报解读:营收大增背后的隐忧与机遇

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
2025年4月,深圳市博实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方面实现了显著增长,但在净利润、每股收益等指标上出现了一定变化。以下将对博实结2024年年报进行详细解读。
关键财务指标解读
营收稳健增长,业务结构有变化
2024年,博实结营业收入为1,401,681,238.39元,较去年同期的1,122,720,685.69元增长了24.85%。从业务板块来看,智能车载终端收入547,239,828.67元,占比39.04%,同比增长3.86%,虽增长幅度不大,但作为传统优势业务,依然是公司营收的重要支撑;智慧出行组件收入347,762,960.37元,占比24.81%,同比大幅增长50.57%,成为营收增长的重要动力;智能睡眠终端收入198,677,065.05元,占比14.17%,同比增长1871.25%,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反映出公司在新业务领域拓展取得成效。
净利润微增,盈利能力待提升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5,624,947.48元,较去年同期的174,212,919.77元增长0.81%。净利润增长幅度远低于营业收入增长幅度,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为拓展海外市场,加大了研发和营销力度,导致期间费用有所增长。从数据来看,公司在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需进一步优化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提升盈利能力。
扣非净利润下滑,关注盈利持续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1,042,711.49元,较去年同期的165,149,703.24元下降2.49%。扣非净利润的下滑,意味着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面临一定压力,投资者需关注公司主营业务盈利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以及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程度。
基本每股收益下降,股东收益受影响
基本每股收益为2.3106元/股,较去年同期的2.6104元/股下降11.48%。这主要是由于公司2024年8月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总股本增加,导致每股收益被摊薄。虽然公司整体盈利规模有所增长,但股本的扩张使得股东的每股收益有所减少,对股东收益产生一定影响。
费用分析
销售费用增长,市场拓展积极
2024年销售费用为29,049,872.71元,较去年的22,496,989.13元增长29.13%。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大了海外市场拓展力度,市场推广费、差旅费等相应增加。这表明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致力于提升产品的市场份额,但同时也需关注销售费用增长的合理性以及投入产出比。
管理费用上升,规模扩张带来挑战
管理费用为33,791,961.53元,较去年的26,038,650.23元增长29.78%。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人员增加、办公场地租赁等费用上升,导致管理费用增长。公司在规模扩张过程中,需加强内部管理,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以控制管理费用的进一步增长。
财务费用波动,汇率与利息影响大
财务费用为 -12,249,233.08元,去年为 -3,816,011.90元。主要系美元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收益增加及利息收入增加所致。财务费用的大幅波动对公司利润产生一定影响,公司需加强对汇率风险的管理,合理安排资金,降低财务费用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研发费用增加,持续投入保创新
研发费用为95,826,978.99元,较去年的78,632,659.74元增长21.87%。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旨在提升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报告期内多个研发项目取得进展,如基于神经辐射场的三维重建算法研发已完成,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超分辨率算法研发等项目也在有序推进。研发投入的增加有助于公司保持技术领先,但也需关注研发成果的转化效率,确保投入能够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
现金流分析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加,销售回款良好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2,563,321.90元,较去年的138,050,875.78元增加46.73%。主要系本年销售业务增长,回款额增加所致。这表明公司经营状况良好,销售策略有效,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同时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取得成效,保障了公司的资金流动性。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减少,理财与项目投入大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21,806,429.66元,去年为 -29,464,951.66元。主要系本年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以及在建工程项目加大投入所致。公司在积极寻求投资收益的同时,也在加大对自身项目的建设投入,以支持未来的业务发展,但需注意投资风险,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增,IPO募集资金到位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5,923,428.04元,去年为82,482,373.21元。主要系本年收到IPO募集资金所致。大量资金的流入为公司的业务拓展、研发投入和项目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但公司也需合理规划资金用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研发情况解读
研发人员增加,团队实力增强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396人增加到2024年的463人,增长16.92%,占员工总数比例从26.88%提升至30.05%。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数量也有所增加,其中本科从153人增加到206人,增长34.64%。研发人员的增加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提供了人力保障,有助于公司持续推出新产品和优化现有产品。
研发投入持续,关注成果转化
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73,724,191.70元、78,632,659.74元、95,826,978.99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6.09%、7.00%、6.84%。持续的研发投入体现了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但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0,表明公司研发项目在报告期内尚未达到资本化条件。公司需加快研发成果转化,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风险提示
创新风险
公司虽在研发前会进行调研和预研,但研发项目仍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研发方向误判、项目失败或成本过高等风险。如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对手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等,都可能导致公司研发成果无法达到预期,影响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技术风险
物联网行业技术迭代快,若公司不能准确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可能出现技术落后风险。例如,在5G通信、高精度定位、AI算法等关键技术领域,若公司未能及时跟进,可能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市场淘汰。
经营风险
- 市场竞争加剧:物联网智能化硬件行业竞争激烈,新竞争者不断涌入,公司若不能保持竞争优势,可能面临市场份额下降风险。如竞争对手凭借更先进的技术、更低的成本或更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导致公司订单减少。
- 原材料价格波动:公司原材料采购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产品成本,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且公司无法有效转移成本,将对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例如芯片等关键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导致公司产品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压缩。
- 销售渠道拓展风险:公司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若销售渠道拓展不顺,如产品质量认证不通过、销售队伍建设不完善、售后维护不到位等,将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规模扩张的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发展和规模扩张,在内部控制、人员管理、资源整合等方面面临更高要求。若公司不能强化内控体系建设,可能出现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足的风险,影响公司的稳定发展。例如,内部管理不善可能导致决策效率低下、运营成本增加等问题。
成本与费用增加的风险
原材料价格、人力成本上升以及市场推广等费用的增加,可能对公司利润产生不利影响。公司需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运营效率,以应对成本与费用增加带来的压力。如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稳定原材料价格;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等。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