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速递|蓝思科技接受BlackRock等208家机构调研 一季度营收170.63亿元亮点多

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4月20日16:00 - 17:00,蓝思科技举行分析师会议及电话会议,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江南、证券事务代表周天舒接待了BlackRock Asset Management、BofA SECURITIES等208家机构。以下为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的详细情况: 1. 投资者活动关系类别:分析师会议、电话会议 2. 时间:2025年4月20日16:00 - 17:00 3. 地点:电话会议 4. 参与单位名称:BlackRock Asset Management、BofA SECURITIES等208家机构 5.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江南、证券事务代表周天舒
2025年一季度经营情况亮点突出
2025年一季度,蓝思科技产业链垂直整合战略成效显著。通过整机组装业务,引入更多高利润的自有上游外观件、结构件及功能模组。同时,随着收入规模增长,稼动率提升,带动利润水平上升。 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0.63亿元,在2024年一季度高基数基础上同比增长10.10%;归母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38.7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7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0.99%。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6.30亿元,同比增长29.59%,现金流管理能力持续强化,资产负债率降至37.69%,保持稳健。
具体来看,一季度主要亮点如下: - 整机组装带动结构件业务增长:公司近几年坚持以组装为切入点,带动结构件和功能模组业务共同发展,效果良好。 - 三费管控成效显著:在收入增长的同时,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管控加强,三费比率同比下降1.27个百分点,降本增效成果突出。 - 研发投入加大: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0.93个百分点。因今明两年新品较多,公司配合客户进行前期研发,新品打样多。这有助于公司在后续产品生产中获取更多市场份额,从新品价值量提升中受益。今年公司还将持续深化玻璃、金属材料研发合作,重点拓展AI终端、新能源汽车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凭借材料创新与智能智造优势抢占产业升级机遇。
问答环节关注焦点解读
- 外国关税政策调整影响:蓝思科技凭借前瞻性的全球化布局、多元化发展战略、产业链垂直整合、先进生产流程技术及丰富产品类型,构建了稳健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抗风险能力增强。2024年海外业务占比58%,大部分零部件和功能模组产品交付至国内保税区,可规避关税风险,之后由组装厂商出口海外。针对海外组装厂零部件供应,公司与海外客户交易采用离岸价或向客户收取运费交货到指定目的地,由进口方客户承担关税缴纳。此外,随着与国内头部客户合作加深,内销营收占比已达42%,在新赛道不断突破,抵御外部环境影响能力较强。
- 应对关税影响措施:
- 全球化布局:公司在东南亚等地形成制造集群,构建覆盖海外客户的研发 - 生产 - 交付闭环体系,降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
- 业务多元化:过去三年业绩持续稳定增长,客户及业务多元化效果明显。对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下降,国产各品牌客户比例提升,外销收入占比降低。同时在人形机器人、AI眼镜/XR头显等新领域布局,是首批进行相关关键核心部件量产及整机组装的企业之一。
- 产业链垂直整合:公司加强供应链垂直整合,提供一站式精密制造服务,形成多元化产品结构与服务能力。
- 技术壁垒与客户绑定:通过在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和新领域创新研发,推动产品迭代进步,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核心客户深度绑定。
- 各板块一季度情况与展望:公司一季度营收增长10.10%,各板块全面增长。
- 智能手机和电脑类:是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北美客户新机型带动整体稼动率提升,安卓客户整机组装业务放量,该板块将延续增长。
- 智能汽车和座舱类:业务平稳增长,导入国内新能源和欧洲豪华品牌新客户,通过新产品提高单车价值量。
- 头显和智能穿戴类:收入增长,主要因导入大客户新的手表中框业务,随着国内头部客户AI眼镜整机组装业务量产,预计该板块有较好增长。
- 其他智能终端类:收入增速较高,一季度智慧零售类产品相比去年形成较大增量。随着新客户、新产品持续开发,人形机器人业务放量,该板块后续增长预期良好。
- 一季度研发费用增长原因: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7.73%,达7.91亿元,主要因客户新品多,公司配合前期研发及新品打样产生费用。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披露部分研发项目,如灌胶工艺开发、衍射光波导、UTG玻璃、TGV通孔玻璃基板和人形机器人关键模组等,在新材料、新领域和新赛道均有布局。与客户合作始于研发阶段,提前预研有利于获得新产品市场份额,巩固竞争优势,虽短期研发费用增加,但长期有望形成新业务增长点。
- 客户订单及二季度趋势:目前公司国内外客户生产规划和订单指引按计划推进。
- 海外产能布局情况:公司在国内外拥有9个主要研发和生产基地,包括越南、泰国、墨西哥的生产基地及多个国际办公驻点。越南已建成一园、二园,服务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客户,一园经营稳定,二园有大客户订单准备量产。墨西哥工厂2022年投入使用,定位为北美客户供应平台。预计下半年投入使用的泰国园区将成为面向北美和全球的消费电子、智能机器人、车载业务研发生产基地,进一步完善全球化布局,可根据形势变化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增强全球交付能力。
- 港股上市进度:公司董事会决定在香港发行H股,旨在扩大全球业务布局,增强全球交付能力,巩固全球领先地位。募集资金将用于折叠屏、智能汽车外观结构件开发、智能机器人产能配套及研发、AI眼镜/XR头显等智能穿戴设备产能建设。
- AI眼镜布局和进展:在客户合作方面,公司配合大客户多年研发,是第一代智能眼镜外观结构件核心供应商,为北美AI眼镜客户提供功能模组和精密结构件,也是国内头部品牌Rokid整机组装合作伙伴,覆盖全链条生产。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研发生产的部件已在多款高端AI眼镜和头显产品应用,并在关键技术路线取得突破,自主研发的纳米微晶玻璃技术可为AI眼镜提供轻量化、高画质显示方案。随着AI眼镜渗透率提升,公司提前布局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