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演员回老家摆摊冲上热搜,为何明星频现“退圈潮”

扬子晚报
4月14日,#男演员退圈回老家赶集摆摊#冲上微博热搜第一。29岁男演员许鹏曾出演《且试天下》《一念关山》《灼灼风流》等影视剧,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宣布告别演艺圈,回到山东青岛老家,接替80多岁的爷爷赶集摆摊卖水果。


事实上,许鹏并非今年第一位退圈的艺人。2025年,娱乐圈似乎掀起一股“退圈潮”。此前,利路修、高泰宇、李明德、金子涵等多位艺人也相继退圈,或转型创业,或回归平凡生活,引发话题不断。

这些艺人退圈的背后,反映出娱乐圈的多重困境。比如竞争残酷与资源不均:娱乐圈新人不断涌入,竞争异常激烈。大量演员面临无戏可拍、收入锐减的困境,底层演员生存艰难,即便有一定作品积累,也难以获得足够的资源和机会。行业乱象、资源操控等现象也让许多演员感到无奈和失望,往往在事业上举步维艰。
此外,在社交媒体时代,艺人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公众视野下,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舆论漩涡。过度的舆论关注和隐私窥探,给艺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很现实的问题是,部分艺人随着年龄增长和市场变化,面临转型难题,角色同质化严重,难以突破自我,继续留在娱乐圈的动力不足。
随着娱乐圈“退圈潮”的出现,行业生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一方面,经纪公司开始重视艺人的心理健康和职业规划,另一方面,短视频平台和长视频平台也在调整策略,扶持微短剧和纪录片;长视频平台转向“演技类综艺”,更注重演员的实力和作品质量。最近登上演技综艺的王星感叹,十年龙套无人知,被绑架登上社会新闻让自己以这种方式被公众认知,也希望通过节目真正以演员的身份为观众知晓。
许鹏的退圈和转型,是个人选择,也为娱乐圈的现状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在这个充满诱惑与挑战的行业里,当明星们按下“暂停键”,也带来更多思考。
转行也不失为另一种人生选择。近年来,TVB演员转行的消息屡见不鲜,从“御用丫鬟”陈思齐摆摊卖鸡爪,到“Kobe”沈震轩开网约车,再到“非凡哥”麦长青转型当网红,曾经活跃在荧幕上的他们,纷纷在娱乐圈外开启了新的职业生涯。面对“过气艺人沦落摆摊”的质疑,陈思齐坦然回应:“演员只是一份工作,和司机、服务员没什么不同。”这种接地气的态度,反而赢得了大量支持者。

近日, 53岁TVB知名演员马浚伟被曝在歌手、咖啡师、北大学子、公职人员等多个角色中自由切换,马浚伟表示,“我从来都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我常常告诉很多演艺界的新生代,如果你真的要长期发展艺术路,请您把自己当成是一个艺术工作者,不要把自己当作明星。明星的路很短,可如果你是一个艺术工作者,路很长的,表演艺术是很深的学问,不是你说你拍了几十年戏,你就会懂。我觉得我本身就没有什么明星包袱,早就没有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和直播行业兴起,为演员们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演员的转行潮,既是个人在职业发展上的选择,也是行业变革的必然结果。从荧幕到市井,他们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生活的真实与不易,也展现了勇于面对挑战、积极转型的精神。
来源 |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