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利空不断,油价易跌难涨?两点主要原因

媒体滚动

关注

来源:期货日报 

近两个交易日,国际油价继续大幅下挫,抹平近期涨幅!

期货日报记者注意到,截至发稿,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4.96美元,收于每桶61.99美元,跌幅为7.41%;6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4.56美元,收于每桶65.58美元,跌幅为6.50%。

谈及近日国际油价暴跌,海通期货原油负责人杨安认为有两点主要原因:一是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经济衰退担忧,导致风险资产市场全线大幅下挫;二是OPEC+近日发表声明说,8个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决定自今年5月起日均增产41.1万桶。这一增产量远高于市场预期,让本就处于“对等关税”阴霾下的原油市场情绪更加悲观,推动油价进一步大跌。

“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三立期货能化分析师刘双双认为,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发布后,全球风险资产纷纷回调,美股、美元指数、黄金等均有一定幅度下跌,原油作为“大宗商品之母”,下跌在所难免。短期内,“对等关税”政策会推升美国通胀;中长期来看,将通过高价抑制需求、美联储降息节奏放缓两大途径传导至经济,加剧美国经济“滞胀”风险,强化经济向下调整的空间和力度。

“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美国经济或将衰退、美联储降息节奏放缓、OPEC+大幅增产和需求端疲软这几大利空因素驱动下,原油价格预计继续下行。”刘双双总结道。

值得注意的是,OPEC+突然增产,这与此前其竭力呵护油市的立场相悖,成为击溃油价的重要推手。根据OPEC+近日声明,鉴于当前市场基本面稳健、前景积极,8国决定进行产量调整。此次增产包含原定于5月增加的产量以及额外两个月的增产量。同时,8国将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增产节奏,以维护石油市场稳定。

据记者了解,上述8国2023年11月宣布日均22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此后减产措施多次延期,于2024年12月延长至2025年3月底。8国今年3月决定自4月1日起逐步增加石油产量,以回撤2023年宣布的自愿减产措施。

美国最新EIA库存数据显示,原油大幅累库,远超预期,汽油库存降幅也不及预期,印证需求端疲软拖累油价。

对此,刘双双认为,在OPEC+确定增产后,影响油价的核心影响因素需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宏观层面,美国关税政策的后续谈判及博弈(如豁免清单调整、盟友国妥协程度);二是地缘因素,美国对伊朗、委内瑞拉制裁力度以及俄乌冲突缓和的可能性;三是需求方面,5月北半球夏季出行旺季需求兑现情况(关注炼厂开工率及汽油消费数据)。

谈及原油后市,徽商期货原油研究员黄琛认为,目前原油市场主要受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影响,加之OPEC+增产步伐加快、资金对补偿性减产的执行率存疑、美国炼厂因原油进口成本抬升、开工率提升意愿不高等,预计原油短期震荡偏弱运行。但是,考虑到当下布伦特原油月差并没有明显走弱,美国对委内瑞拉、伊朗的制裁逐步升级,布伦特原油震荡区间或维持在65~70 美元/桶。

“宏观压制(滞胀风险)+基本面过剩(OPEC+增产、美国累库)共振,油价延续弱势震荡。中期需要关注5月需求旺季兑现情况,以验证能否支撑油价阶段性反弹,但高度受制于OPEC+增产的持续性和幅度。”刘双双说。

【贸易战加剧美元信用崩塌风险】近日美债遭遇大抛售,让更多投资者怀疑美国债务的可持续性。当前,美国一年的利息支出超过了1万亿美元,当更多外国资本逃离美国国债市场,美国政府试图以所谓“对等关税”带来国际收支改善,可能会加速美元信用的崩塌。过去美国国债一直被认为是无违约风险资产,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全球流动性最高的资产。但是,随着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的迅速扩大,美国国债的可持续性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而且流动性风险事件爆发的概率越来越高。美国对冲基金大佬达利欧的最新警告引发市场震动:“如果美国政府不立刻削减赤字,3年内必爆债务危机。”这一预言背后是美债持有结构的深刻变化——传统机构投资者(外国央行、美国本土银行、美联储)集体撤退,而风险承受力更弱的高风险“游资”正在接盘。(证券时报)

【美国关税扰乱全球供应链 电子企业内外市场两手抓】尽管遭遇美国所谓“对等关税”,但今年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25)在深圳如期召开。记者在现场看到,相比往年,今年不同肤色的海外参展观众明显增加。本届展会还设置了出海主题论坛活动,并首次开设了“中国台湾科技馆”,展示了台企在AI智能驾驶辅助、创新半导体测试、AI医疗系统、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创新技术。行业协会代表向记者表示,不看好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能长久实施,电子行业业内人士预计,关税政策可能会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可能出现严重缺货。另外,有本土存储巨头表示将会坚定出海战略,也有台商表示看好中国大陆供应链和市场前景,将继续推进在中国大陆设厂。(证券时报)

【中国科技资产重估 全球定价权将提升】近期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资产巨震,科技板块调整尤为明显,但中国资产的韧性在回调后更加凸显,多家知名机构仍然看好科技主线。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认为,真实创新驱动的自主科技板块短期内或受情绪波动影响较大,但在中期维度上,真正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有限,是符合中国长期战略和政策方向的板块。“‘比谁更悲观驱动卖出决策’和‘比谁更坚定驱动低吸决策’可能持续交锋。”近日,秦培景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科技资产重估仍然处于早期,预计未来将沿着“技术突破兑现—政策乘数释放—产业链价值重塑”的三重路径展开。秦培景认为,在中国资产估值抬升的这个过程中,研发投入强度与创新业务转化效率将成为跨市场估值重估的核心标尺,外资对硬科技壁垒与生态扩张弹性的定价权重提升,推动A股与港股逐步形成“高研发溢价资产引领估值中枢上移、传统行业估值分层加剧”的新格局。(证券时报)

【贸易战加剧美元信用崩塌风险】近日美债遭遇大抛售,让更多投资者怀疑美国债务的可持续性。当前,美国一年的利息支出超过了1万亿美元,当更多外国资本逃离美国国债市场,美国政府试图以所谓“对等关税”带来国际收支改善,可能会加速美元信用的崩塌。过去美国国债一直被认为是无违约风险资产,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全球流动性最高的资产。但是,随着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的迅速扩大,美国国债的可持续性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而且流动性风险事件爆发的概率越来越高。美国对冲基金大佬达利欧的最新警告引发市场震动:“如果美国政府不立刻削减赤字,3年内必爆债务危机。”这一预言背后是美债持有结构的深刻变化——传统机构投资者(外国央行、美国本土银行、美联储)集体撤退,而风险承受力更弱的高风险“游资”正在接盘。(证券时报)

【美国关税扰乱全球供应链 电子企业内外市场两手抓】尽管遭遇美国所谓“对等关税”,但今年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25)在深圳如期召开。记者在现场看到,相比往年,今年不同肤色的海外参展观众明显增加。本届展会还设置了出海主题论坛活动,并首次开设了“中国台湾科技馆”,展示了台企在AI智能驾驶辅助、创新半导体测试、AI医疗系统、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创新技术。行业协会代表向记者表示,不看好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能长久实施,电子行业业内人士预计,关税政策可能会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可能出现严重缺货。另外,有本土存储巨头表示将会坚定出海战略,也有台商表示看好中国大陆供应链和市场前景,将继续推进在中国大陆设厂。(证券时报)

热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张淮来 20
国内不是油价一直涨吗
江苏南京
回复TA
用户7972774628 15
国际一毛一桶,我们也便宜不了
吉林长春
回复TA
永远可以肯定 9
和我们的关系不大
四川成都
回复TA

众多新闻客户端用户正在参与精彩热评,快快加入吧!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82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