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一分钟,维权路漫漫

齐鲁晚报
“一元一本”“闭店清仓”……多名网友发帖称,有商家通过直播间低价引流,在电商平台大量售卖盗版书,如果发现质量问题,维权极难,可谓“付款1分钟,维权路漫漫”。
低价盗版书
维权多“无解”
在一家标注着“正品图书”的直播间,记者购入一本售价1.99元的《月亮与六便士》,收到货后发现图书存在书页薄、有明显油墨味等盗版书常见的特征。当向客服询问是否有正版图书的相应凭证时,客服称“有正版授权,需要向售后要一下”,随后便疑似将记者拉黑。记者试图通过售后投诉卖家,系统又提示需提交商品非正品的相关凭证,维权陷入“无解”状态。
“仅凭价格和肉眼无法识别,市面上的确存在品质较次的正版书,有些盗版书商的仿制工艺能以假乱真,甚至能提供真实的版号信息。”业内人士表示,只有结合实物,通过对图书用纸、印刷工艺等进行鉴定,才能下定论。
“举报电商店家,通常今天下架,明天就换个‘马甲’重新上架了。”从事出版行业多年的郭先生表示无奈:“我们没那么多精力,没法投入额外的经费去打假。”
盗版书灰色产业链
3天可出许可证
“印刷、发行环节存在一定的监管疏漏,是盗版书的主要来源。”郭先生认为,“某些电商平台的图书上架审核流程过于简单,不需要发行委托证书、不需要图书版权信息,也为盗版书商开了绿灯。”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市场上一些“代办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的灰色产业链条,为盗版书商进驻平台提供了方便,也增加了监管和执法的难度。记者联系上一名自称能代办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的人员。他告诉记者:“一套1500元,可办理个体营业执照和电商专用的出版物经营许可证,3天出证,地址真实可查。”他表示,无需真实经营场所地址,只需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即可办理相应许可证。
“购买盗版书,虽然短期来看对自己有小惠,但长期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的一方。作者将不去搞原创,出版方也将没有动力去做优质产品,我们将越来越少地看到优质创新内容。”郭先生说,直播、短视频等销售方式或许会让盗版书的传播更便利,但也同样有助于正版书的传播,不能将盗版书泛滥归咎于销售渠道,“最终还是要提高大众的版权意识,加强市场监管。” 据《深圳特区报》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