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繁华 商圈跨界客盈门

北京晚报
在北京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城市,特色商圈不仅承载着都市繁华,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从见证城市变迁的百年金街,到高楼林立的北京CBD,再到近年来崛起的五棵松……伴随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北京的特色商圈正“串珠成链”,吸引八方来客,展现消费活力。

特色打卡点
❶MAO Livehouse:商圈里的演艺新空间,涵盖民谣、流行、说唱等多元音乐类型;
❷第五极国际冰雪潮玩城:室内冰雪乐园,一年四季都能玩;
❸北京时代美术馆:对接国际前沿艺术发展趋势,关注中国艺术的发展。
五棵松商圈
音乐为伴 多元体验
3月8日晚上8时,在MAO Livehouse北京五棵松店,长发飘逸的贝斯手Bryan Beller一句“你好,北京”,瞬间点燃了现场。
这是享誉国际的The Aristocrats(贵族乐队)今年在北京的首场演出。演出开始前一个多小时,众多粉丝就已守候在门口,蜿蜒十几米的队伍中,既有背着吉他的文艺青年,也有带着孩子一同前来的宝妈。
舞台上,吉他手、贝斯手和鼓手配合默契;舞台下,一层的站立区人头攒动,大家跟随节奏尽情摇摆。整整两个小时,上百位乐迷沉浸在爵士乐的海洋中,音乐如同桥梁,跨越国界直击心灵。“重新找回了青春的感觉。”市民唐先生感叹道。
“国际乐队选择在这里演出,我们也很惊喜。”在Mao Livehouse首席内容官大川看来,五棵松商圈聚集了丰富的体验型业态,各种业态相辅相成,共同带动人气聚集,也为品牌发展提供了无限机遇。
走出Livehouse,音乐的氛围依旧弥漫在街区中。露天冰场上,孩子们正伴着动感的旋律尽情驰骋。音乐餐吧中,民谣歌手轻拨琴弦,吟唱着耳熟能详的曲目。南侧广场正上演小型音乐会,路人们也能随时驻足点歌,为家人朋友高歌一曲。
“大家好,我叫王雨欣,今年5岁,下面我为大家唱一首《虫儿飞》。”当一名小女孩勇敢上台,广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雨欣的妈妈说,每个周末她都会带孩子来玩,“各种项目轮番体验,每周不重样。”
在足球、篮球、网球等体育场馆提升体能,在攀岩、卡丁车等运动娱乐馆感受运动乐趣……五棵松商圈已引入30余种体验类业态,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逛街体验。

特色打卡点
❶EDCC艺云数字艺术中心:数字化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❷吉祥大戏院:北京著名的百年老字号戏院,打造“戏剧+”消费新场景;
❸单立人喜剧:单口喜剧表演空间,爆笑段子让人放松。
王府井商圈
跨界融合 百货创新
当春日暖阳洒向王府井大街,行人纷纷放慢脚步,感受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百年街区。街面上,“新中国第一店”百货大楼前,不时有市民游客驻足。
“以前经常带孩子来哈姆雷斯玩具店,但今天特地为了艺术展而来。”在百货大楼南馆四层,海淀居民孙女士和女儿一同踏入EDCC艺云数字艺术中心,感受数字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光影交错的空间仿佛打开了时空之门,带人们踏上了一场奇妙之旅——置身远古洞穴,触摸墙壁上的火把与岩画互动;穿梭至北京中轴线,感受街区从旧石器时代到当下的历史演变……8K超高清、交互传感、裸眼3D等数字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交相辉映,令人目不暇接。
去年,百货大楼在南馆4至5层缩减了部分零售和办公空间,建造了这座数字艺术中心。开业仅半年,这里就成了北京数字文化消费新地标。“截至目前,数字艺术中心已累计吸引约13万人次的游客前来打卡体验。”百货大楼相关负责人介绍。
商场里看展,这种商业和文旅的融合已不是第一回。2019年,百货大楼就在地下“挖”出一座老北京沉浸式体验街区——和平菓局,在缩小版北京老城中品味浓浓京味儿。今年前两个月,商场销售额实现同比正增长,特别是春节期间,最高日客流达6万人。
在王府井,一座座老商场正悄然转型,从传统百货向城市商文旅融合体转型。与百货大楼隔街而望的银泰in88商场,地下藏着“制造快乐”的单立人喜剧空间,楼上还有“空中戏院”吉祥大戏院。改造后的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不仅引入了沉浸式剧场,还因为集合了大量“谷子店”,成为年轻人的“吃谷”热门地。
“以前这条街上大部分都是外地游客,这两年本地消费者也越来越多了。”一家老字号负责人说。据王府井地区管委会统计,2024年,王府井商业街共接待客流1.3亿人次,同比增长30%。其中,本地居民占到六成。

特色打卡点
❶烤匠麻辣烤鱼:来自川渝地区的网红餐厅,北京首店引发排队潮;
❷JOJO丹麦下午茶:北京的烘焙新品牌,是面包店也是童话小屋;
❸石头先生的烤炉:济南烘焙品牌北京首店,主打中式面包。
CBD商圈
美食飘香 首店抢位
“这间小屋好梦幻,帮我们拍张照片吧!”工作日下午,朝阳合生汇JOJO丹麦下午茶门口,两位挺着大肚子的准妈妈站在窗边合影。即便在孕期,她们也时常结伴来商场打卡,解锁好吃又出片的新店。
眼前的小屋是JOJO丹麦下午茶品牌今年新开的全国首店,店内主打烘焙产品,也提供果汁、咖啡等饮品。推开木门,仿佛走入到童话书里的世界,暖黄的灯光下,复古摆件和墙面手绘随处可见。“我们不只卖面包,更希望顾客推门进来就像走进JOJO的家。”主理人王菡介绍,JOJO是一只小猫的IP形象,这家店是专为它打造的“梦想小屋”,也希望能让所有进店的人放下焦虑,享受童话时光。
来到朝阳合生汇地下一层,各式烘焙、茶饮、小吃琳琅满目,蒸腾的烟火气令人流连忘返。烟火气,也是当初吸引王菡将首店落在这里的原因之一。她发现,合生汇的美食街区像一座“微型城市”,既有烟火气又有精致感,“美食街区人流密集,消费者对品质和体验的要求也高,正好能检验我们的竞争力。”
年轻人打卡的热情,超出王菡的预料。2月14日开业当天,客流量突破2000人次,销售额接近20万元。目前,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营,工作日日均客流量稳定在1000人,周末能达到1500人。
有趣的是,商场内,烘焙店早已呈现集聚之势。“石头先生的烤炉”“UH祐禾”“B&C黄油与面包”“the Roll'ING手作瑞士卷”……从商场一层到负二层,与烘焙相关的品牌多达20多家。
品牌多,首店也多。2024年,36家首店入驻朝阳合生汇,超四成都是餐饮业态。范围扩大,商场所在的CBD商圈,去年新增首店百余家,首店入驻量居全市前列。“首店是品牌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专家表示,首店经济体现一座城市的商业创新力,它不仅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还会把新的理念带进人们生活。
本报记者 马婧 文
王海欣 邓伟 摄
制图 王金辉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