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这样看!

北青网

关注

转自: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3月27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新闻发布会召开,姜文将担任北影节“天坛奖”国际评奖委员会主席,评委分别为:导演、演员陈冲,英国导演大卫·叶茨,中国演员倪妮,芬兰导演泰穆·尼基,主宾国瑞士导演、演员文森特·佩雷斯,中国香港艺术指导叶锦添。

本届北影节将于4月18日至26日举行,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电影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15部佳作入围天坛奖,包括三部中国电影

本届北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最终入围15部作品,其中国外影片12部、国内影片3部。“天坛奖”国际评委会将从这15部入围影片中评选出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艺术贡献、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音乐等十个奖项,获奖结果将在闭幕式暨颁奖典礼揭晓。

“注目未来”单元面向全球征集新人导演的第一、二部剧情长片,该单元的评委会主席为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4位评委分别是演员金晨、日本导演萨布、演员宋洋、瑞士导演西里尔·舒布林。

故宫藻井点染“新质光影”,官方海报荟萃“美美与共”

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本届北影节的官方主海报。海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廷霄设计,他曾在《霸王别姬》《英雄》《十面埋伏》等影片中担任美术设计。

主海报以虚实结合的方式完美呈现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与文明互鉴的文化亮色,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电影艺术光影深度融合,打造出兼具视觉震撼与文化内涵的佳作。

海报主体造型是一支“万花筒”,寓意着电影就是一支万花筒,为人们展示着异彩纷呈的大千世界。海报中,万花筒的另一端是由北影节风车logo变幻而成的七彩光圈,穿过那道光圈,一颗璀璨的启明星高悬在夜空之上。启明星是除太阳和月亮外,天空中最明亮的一颗星,电影就如同启明星一样,指引着人们去追逐心中的梦想。

主海报还有一个隐藏彩蛋,万花筒内部的造型灵感,取材于故宫万春亭的盘龙藻井。电影就如同一方藻井一样,通过电影人的匠心营造,为我们讲述着一个个构思精巧、内涵丰富、情感细腻的故事。

主海报图案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于一体,而北京国际电影节以光影为媒介,汇聚全球多元文化,二者相得益彰。它寓意着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借由电影这一光影艺术,如同通过仰望天空中的藻井的视角,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搭建起文明互鉴的桥梁。

北京展映致敬经典

“北京展映”单元今年将重点突出庆祝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主题概念,在光影回溯中传承电影文化,激发电影市场高质量发展。

本届“北京展映”共策划18个展映单元,遴选近300部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影片,在京津冀地区的33家核心商业影院、艺术影院及剧院放映约900场次。在策划选片上,在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之际,策划推出“两甲子的喝彩·中国电影特展”;为庆祝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特别策划推出“130年的自画像”主题,记录电影历史,畅想电影未来;首次在大师回顾单元中推出以电影人群像为回顾对象的主题——“无尽浪潮:道格玛95运动三十年”;在电影大师罗伯特·奥特曼百年诞辰之际,推出国内最大规模的奥特曼个人作品回顾展;精选多部影史经典佳作,温故知新,从传统中汲取发展新动力

影坛巨匠观点交锋,中外影人共话未来

本届论坛系列活动首次升级厂牌名,即“BJIFF核心论坛”,将举办4场主题论坛、5场专题论坛、3场首次开设的公开课、和3场大师班,并特邀黄建新导演担任核心论坛艺术顾问。

4场主题论坛将分别围绕“IP开发及电影产业升级”“聚焦与时代同步、与观众共情的创作路径”“新兴科技在电影产业链的应用与创新”“电影传播与观众、内容、平台的关系”等话题展开,涵盖产业、创作、技术和传播影响力四个方向;5场专题论坛分别围绕电影投融资、中国影都(怀柔)发展、青年电影人、青年影评人、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等方向进行;3场公开课将聚焦电影美术、电影摄影、电影表演,主讲嘉宾包括:中国电影美术大师霍廷霄、华人艺术家叶锦添、华人摄影师鲍德熹等;3场大师班分别由中国导演姜文、贾樟柯及法国著名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主讲。

思想的光芒与艺术的灵感在系列活动中交替闪耀,共同抒发出中外影人对电影未来的深情展望。

“青创YOUNG力”朝气登场,新人佳作圆梦创投

本届北影节创新打造“青创YOUNG力场”厂牌,为青年影人打造学习、展示、洽商及放松娱乐的专属聚集地。首次推出项目创投终审评委团“小班授课”,助力项目发展。

本届“项目创投”将有20余个项目在电影节期间进行路演。导演陈思诚领衔创投终审评委团,董润年、饶晓志、许月珍、张子枫担任终审评委。创投训练营导师团由文牧野、应萝佳、周冬雨等8位导师共同组成全流程创作指导体系,组委会全程提供创作扶持资金及制片资源,协力孵化4部优质短片并在电影节期间进行首映。行业翘楚慧眼识珠,为怀揣梦想的影人助力东风。

此外,首次设立“年度最受期待青年导演作品”盛典,联合头部影企精选推介8部新人佳作,为行业输送新生力量,助力产业百花齐放、高质量发展。

光影春宴盛放东方影都

“电影嘉年华”将以“跟着北影节来怀柔”为主题,打造融合电影艺术的新生活方式。从4月5日至5月5日,在雁栖湖国际会都和中国影都两大核心片区、神堂峪不夜谷以及全区7个镇乡组织开展60余项影视文化活动,特别策划电影音乐美食嘉年华等活动,吸引更多市民“来影都过周末”,体验“有一种生活叫怀柔”。

跨界活动聚核生辉,嵌合破圈张力十足

“电影+”活动以电影为媒介,组织丰富跨界活动,包括短视频单元、公益直播、第二届外交官电影季、“星瀚影像计划”“传播中国梦 唱响新时代”第二届电影歌曲合唱展演、“光影未来”科技单元、艺镜到底单元、第二届雄安影像电影季、第二届“京彩台湾”两岸青年短片征集大赛、电影主题服饰展、“剪辑的力量”专题论坛、电影与时尚单元、华硕E创公益影像单元等活动。

其中,本届电影节将保留并升级AIGC电影单元板块设置,该单元终审评委由知名导演管虎领衔,评委会成员有《狮子王》导演罗伯·明可夫、演员谭卓、高校技术创作专家王雷、青年新锐导演陈剑莹。去年首设的“光影未来”电影科技单元将迭代升级,延续举办主题座谈、圆桌、行业沙龙等系列学术活动,持续聚焦全球影视科技前沿,构建“学术+科技+电影”的对话共创平台,为电影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新荷NEWHER·女性电影单元全新升级,工作坊首次开展短片导演征集,超百位女性青年导演参与,最终决出5位入围青年导演分别限时拍摄短片,由5位知名女性作为制片导师为青年导演创作保驾护航,全方位支持女性导演成长。

第21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将通过作品征集、公益联展、分享会、体育电影+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中外体育文化的深度交融,为民众献上更加多元、精彩的体育文化生活盛宴,同时向世界展示更多生动、感人的中国体育故事。

游戏·动漫·电影单元将落地西城区文化地标广阳书院,旨在搭建青年创作交流平台,助力中国新生代动画力量成长。

全球影人济济一堂,拓展文明交流互鉴深度广度

在参赛影片方面,本届北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共收到来自103个国家和地区的1794部长片报名,较去年1509部增长18.9%。报名的国家和地区的数量再创纪录,国外报名影片1608部,比例接近90%,类型丰富、主题多元。

2025年是中国与瑞士建交75周年,本届北影节主宾国为瑞士;首次举办“中国电影海外发行与推广”表彰活动,历史上首次邀请10家国内及海外电影发行公司,向其授予“中国电影海外发行突出贡献”荣誉,进一步助推中国电影提升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国际会客厅积极邀请国际顶尖版权公司,并首次邀请国际知名电影节选片人代表来京,组织看片、分享会等系列活动;高质量推进“永不落幕的北影节”,计划在法国巴黎等5国重要城市开展“天坛映像”中国电影放映计划,积极助力中国电影“扬帆出海”。

启幕盛大电影生活节,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在电影节开幕式上,国家电影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单位共同开启“中国电影消费年”活动,北京市以北京国际电影节为契机,进一步创新形式,整合资源,以电影活动为载体和牵引,由北影节组委会、市委宣传部、市电影局、市委网信办、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广电局、市文物局、市体育局等单位联合举办北京电影生活节。

北京电影生活节以“看电影、爱生活”为主题,广泛动员市场主体参与,将北影节活动向全城扩展延伸。打造“第二现场”,撬动“票根经济”,策划推出四大版块活动,包括“跟着电影品美食”“跟着电影去旅游”“春季惠民观影”“电影文创嘉年华”。合力打造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场景,为广大市民和观众创造更多样、更丰富的文化生活体验。

入围天坛奖的十五部影片

土耳其影片《白天是阿波罗,晚上是雅典娜》

日本影片《从电影起航的BAUS剧场》

中国影片《好好的》

中国影片《如意饭店》

瑞士影片《弗里达的审判》

德国影片《在我父母家》

挪威影片《爱的暂停键》

肯尼亚/德国影片《纳维》

加拿大/法国影片《牧羊人》

意大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影片《贝林格:宏图大志》

阿根廷/西班牙/乌拉圭影片《音讯》

芬兰/英国/美国影片《夏日之书》

中国影片《大风杀》

比利时影片《最美小镇》

伊朗/捷克影片《涡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责任编辑:梁燕(EN003)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