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亏400亿,大润发正式易主!

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
2月28日,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发布公告称,阿里出售高鑫零售的买卖协议交割已于2025年2月27日完成。
01
净亏400亿,大润发正式易主
2025年1月1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子公司及NewRetail与德弘资本达成交易,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大润发母公司)全部股权,合计占高鑫零售已发行股份的78.7%。
据了解,此次交易总金额约103.61亿,分两期支付。首期款项约69.07亿港元已于买卖协议交割日期以现金支付,已扣除卖方应付之适用印花税。剩余款项约34.54亿港元连同每股待售股份最高利息0.20港元,将于适用的买卖协议第二次付款日期以现金递延支付。

2017年,阿里巴巴首次入股高鑫零售,当时宣布投入224亿港元,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一举成为第二大股东;后来在2020年继续出资约280亿港元,直接和间接持有70.94%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如此计算,阿里巴巴拿下高鑫零售累计斥资约504亿港元。随着此次交易的达成,阿里巴巴亏损近400亿港元。
02
辉煌转向没落
大润发曾经可以说是风光无限。1996年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在中国台湾创立大润发,打造了第一家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规划、运营、管理的大型现代化连锁量贩超市。
1998年,中国大陆首家大润发在上海开业,从在上海落地开店后大润发曾创造过“19年不关一家门店”的奇迹。
1999年,创立才3年的大润发创下240亿元营收,一举震惊全球零售业。2005年,第一次进入中国连锁百强榜单前十。
2009年,大润发以404亿元的营收超过家乐福,成为“中国超市之王”。
2011年,大润发与欧尚合并,以母公司高鑫零售在香港上市,市值一度突破1278亿港元,超越了沃尔玛和家乐福,被誉为“最赚钱的超市”。
然而,大润发从2012年开始并不像之前高歌猛进。电商的崛起对传统零售的冲击不期而至,尽管大润发察觉到了危机,自建了“飞牛网”,但是3年亏4亿,被迫关停。
2016年,大润发的营收达到了1004.41亿元,突破千亿大关,是当年永辉超市营收的2倍多。然而此时,马云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一场合作已经开始酝酿。

2017年阿里宣布与高鑫零售的股东润泰集团和欧尚零售达成协议,斥资224亿港元收购了高鑫零售约36.16%的股份,这是当时零售业最大的一笔交易。3年后,阿里巴巴再次对高鑫零售追加280亿港元投资,成为控股股东。
阿里接手后,试图通过“新零售”改造大润发。包括单独的app开发以及线下门店接入淘鲜达、饿了么、天猫超市等服务。但是很显然这些举措并没有给大润发插上翅膀。
2018~2024财年,大润发的总销售营收、收入及经营利润均开始下滑。2018年大润发营收1013.15亿,到2024年已经缩水到725.67亿。归母净利分别为25.88亿、28.34亿、28.72亿、-8.26亿、-7.39亿、1.09亿、-16.68亿。在2021年大润发的净利出现了断崖式暴跌,从28.72亿跌至亏8.26亿,到2024年大润发更是亏损16.68亿。
在大背景下,大润发从传统的商超模式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再到探索仓储会员式超市的新业态,大润发作出了很多尝试,但是最终没能改变趋势,未能成功蜕变。
03
“闭店”“卖身”已成家常便饭
目前超市的日子属实有点难,“卖身”“闭店”是很常见的事情。2024年9月,永辉超市被名创优品以63亿收购永辉29.4%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在2025年永辉“拟再关200家店”一度上热搜。
2024年12月阿里将银泰出售给雅戈尔集团,总金额约74亿。阿里巴巴预计因出售银泰亏损约为93 亿元(13 亿美元)。2024年,盒马在宣布上市暂缓后一度传出将被出售的消息。但是随着盒马出了财务困境,扭转势头。阿里最新财报业绩会上,高管明确表示当前没有出售盒马的计划。

早在2019年,苏宁易购收购了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标志着家乐福集团正式退出中国大陆市场。自2020年以来,沃尔玛大卖场门店数量从412家缩减至322家,2024年上半年就闭店17家。
2021年步步高在有235家门店,2023年只剩84家门店,到2024年仅剩27家门店。”
当然也有发展非常不错的,目前胖东来已经成为流量密码,各大超市纷纷向其学习并进行调改。2024年,胖东来集团销售额近170亿元,税收6亿多元、利润8亿多元。截至2024年胖东来帮扶了包括嘉百乐、万家惠、润兴万家、步步高、永辉等15家企业共100多个门店。
文章来源:食经济综合网络 侵删
仅标明转载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 品牌推广 ------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