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港区:贯通氢能“三链” 构建产业生态圈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陈 曦 通讯员 张 奕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嘉兴港区的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东方氢港”四个字十分显眼。作为该区域的标志性建筑,线条优美、科技感十足的氢能科创中心格外醒目。
在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三期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忙着内部装修,为项目收尾。“这里是产业园服务中心,后面是研发中心。”嘉兴港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匡发强介绍说,这里将成为一个集科技成果转化、标准制定、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根据计划,三期项目预计今年5月竣工验收。
眼下,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牢牢占据着嘉兴氢能产业发展的“C位”。嘉兴港区抢抓氢能发展机遇,依托工业副产氢资源优势,全力贯通“产业链”、拓宽“应用链”、深耕“创新链”,构建优质的氢能产业生态。2024年3月,嘉兴港区氢能未来产业先导区入选浙江省2024年未来产业(人工智能)先导区财政专项激励名单;11月,入选第二批浙江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
产业协同发展
集聚氢能企业深耕全产业链
走进位于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的优沐科技(嘉兴)有限公司,十余根6.3米长的黄灰色复合材料储气瓶裹着玻璃纤维“横躺”在厂区里。
“这些已经下生产线,准备打包发往挪威的总部进行检测。”优沐科技(嘉兴)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曾智明边走边指着前方的黑色复合材料储气瓶说,“看,这个黑色的,是还没绕玻璃纤维的储气瓶内胆。”
优沐科技(嘉兴)有限公司的玻璃纤维Ⅳ型压力气瓶项目是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首个引进的氢能储运项目,也是嘉兴港区引进的第一家外资氢能企业,由挪威优沐高级复合材料有限公司(UAC)投资设立。
与传统的金属容器钢瓶相比,曾智明用“轻、氢、清”3个字来形容Ⅳ型压力气瓶的优势。更轻量,Ⅳ型压力气瓶能够减轻60%的重量;更多氢,可以承装更多的氢气,优沐科技的产品能够承载的压力是钢瓶的1.5倍,整体运营效率能高出2至3倍;更清洁,这个气瓶不仅能够装氢气,还可以装天然气,为未来清洁能源使用提供更大的助力。
2021年,优沐科技在嘉兴港区落户;2024年,企业完成设备安装,进入了试生产阶段;预计今年一季度,企业能获得国际相关技术认证,二季度实现产品出口欧洲。
在生产车间,一卷卷玻纤正在通过机器,缠绕在气瓶周围。目前,企业一条生产线能年产4000个气瓶,未来计划开设5条生产线,年产20000个Ⅳ型压力气瓶,满产后年销售额可达20亿元。
嘉兴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优沐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玻纤储氢瓶企业,是港区全面布局氢能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将直接打通上游制氢环节和下游应用场景。
谈及为何选择落户嘉兴港区?曾智明表示,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产业协同发力,嘉兴港区作为嘉兴氢能产业的示范区,有很多优秀的企业,“上游有很多工业副产氢,有很多的氢气资源,隔壁还有氢安全的装备研究中心,对我们的氢瓶进行安全检测很方便。”曾智明对产业发展充满希望。
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发展氢能产业,嘉兴港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华泓新材料为丙烷脱氢制丙烯,嘉化能源为氯碱制氢,还有三江化工、兴兴新能源……我们依托这些重点企业,每年产出大量副产氢。”嘉兴港区经济发展部综合岗主要负责人马学芬介绍,目前港区内工业副产氢资源达到每年10万吨。
随着国鸿氢能、韵量科技等氢能行业“领头羊”的扎根,联和氢能、羚牛氢能、翼迅创能、飞驰科技等上下游产业关键企业也纷纷“入场”,为区域发展提质增量。截至目前,嘉兴港区已集聚氢能企业30家,覆盖了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及用氢等全产业链环节,氢能产业在长三角形成示范效应并辐射全国。
科技赋能应用深化
为未来产业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
在繁忙的乍浦港码头,一辆辆蓝绿白配色的“羚牛氢能”重卡交织运作。
近年来,嘉兴港区立足氢能源领域的资源优势,持续拓展氢能示范“应用链”。目前,嘉兴港区累计推广应用49吨氢能重卡166辆、18吨氢能物流车30辆、氢能叉车9辆。
2024年4月,羚牛氢能18T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完成首次“嘉兴—上海—昆山—嘉兴”约300公里氢高速干线运输任务。
2024年8月,羚牛氢能携手海珀特构建了北京至长三角地区氢能高速走廊,完成了从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至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长达1300公里的长途运输任务,验证了氢能车在大范围、长距离、跨区域高效运输领域的重大突破与跨越。
在氢能船舶方面,嘉兴港区率先启动了64标箱氢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舶的研发制造。该船搭载由嘉兴港区企业国鸿氢能制造的两套240千瓦氢燃料电池组,续航里程约380公里,于2024年12月18日下水,后续将用于乍浦港到下沙港内河运输航线,开展运营示范和效益验证,并打造绿色氢能内河集装箱运输专线。
氢能多元化应用场景不断被挖掘,已成为推动氢能产业化进程的关键。
嘉兴港区全面布局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深耕氢能“创新链”,打造集成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与产业化的氢能创新平台,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国特检院、同济大学等大院名校资源,重点打造了“两中心一实验室”,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
嘉兴港区打造了全国首个氢能领域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氢能储运装备安全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已于2024年6月投入使用并完成了气瓶制造厂商相关的委托试验,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安全、数据支撑。
在一个个国字号、省部级创新机构在嘉兴港区落地运行的同时,嘉兴港区还聚焦数字化改革,先行推动并建成嘉兴氢能行业产业大脑,赋能产业发展。
站点总数9个、车辆总数399辆、年度加氢量30209千克……在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的嘉兴氢能行业产业大脑控制中心,偌大的中控大屏上“氢能一张图”映入眼帘,图上汇聚了企业产氢情况、全区域加氢统计、加氢站分布情况、氢能车辆运行信息等数据。
“这一产业大脑,能够有效促进氢能产业的整体发展,实现‘产—储—运—加—用’全链条信息的实时监测和运营分析。”匡发强表示。
新的一年,嘉兴港区将进一步加快新项目招引、推进落地项目建设、推动建设项目投产,同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拓展氢能产业应用场景多元化,加速释放产业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