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温故|北京办年货变化有多大?跟着老照片来波儿回忆杀

北京日报

关注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人们开始张罗置办年货:今天买春联,明天买糖果,后天给家人买礼物……等年货买齐,“年”也就到了。新中国成立至今,北京人置办的年货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全家出动凭票“抢”年货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物质比较匮乏。

1955年8月,国家公布《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的暂行办法》,粮食、副食等生活物资实行凭票证购买。当年10月,北京落实中央政策,实行粮食按人口定量供应。之后,包括肉、蛋、奶在内的很多商品都陆续“凭证定量”供应。有些紧俏的商品,比如香油、花生、瓜子等商品只在过节时才发少量“节日票”,北京进入了长达40年左右的票证时代。(1993年11月14日《北京日报》8版,《粮票价值的变迁》)

那个年代,人们对过年的期盼之一便是能吃上菜肉丰富的大餐,为此,不少家庭会省吃俭用把肉票、粮票、油票等省下来过年用。到了年根儿,全家集体出动,穿着“猴儿”冒着严寒排队去“抢”年货:家里小孩负责接力占地儿,估摸快轮到时,父母再亲自上阵。即便如此,因为年货少、排队的人多,有可能还是买不到。其实,那时本市商业和服务业的职工为了保证供应也是想尽了办法,一些商店还打破春节关门休息的老规矩,节日期间照常营业,让市民高高兴兴地过春节。(1958年2月20日《北京日报》1版,《想尽办法春节营业》)

1958年2月20日,《北京日报》1版

回忆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春节前卖年货的情景,原朝内菜市场经理柴常荣说,那会儿,人们一怕东西少、买不到,二怕手里的“节日特供票”过期作废,凌晨四五点钟就开始到菜市场门口排队了。买猪肉的、买鸡的、买鱼的、买豆制品的、买蔬菜的,各排各的队,等到菜市场开门时,已经排了上千号人,所以有人排一上午队可能也买不到两块豆腐。

当时,老百姓冬天的当家菜只有土豆、白菜、萝卜这“老三样”,过年才舍得吃点儿黄瓜、豆角、柿子椒、蒜苗、蒜黄、芹菜等“细菜”,这些细菜自然就成了紧俏年货。家住崇外花市的市民王国强回忆:“买这些菜都限量。有一年过年,我在菜市场排了两个小时的队,才买了1公斤蒜苗,到家一看全是冻的。” 即使这样,能在年夜饭的餐桌上见点儿“绿”,一家人还是挺高兴的。(1999年2月18日《北京晚报》4版,《年货变奏曲》)

为丰富市民年夜饭的餐桌,市商业部门的职工可不容易,成百上千的采购人员奔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商店的职工经常忙到深夜,特别是临近年前的夜里,大街小巷格外宁静,好多商店里却依然灯火通明。(1964年2月12日,《北京日报》2版,《他们为春节市场奔忙》)

1964年2月12日,《北京日报》2版

年货大棚“全市开花”

改革开放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年货还需要凭票证买,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货的品种明显丰富,人们购买年货逐渐方便起来。

1980年春节前,为了丰富、活跃节日市场,北京各有关商业公司早在上一年10月就着手安排春节商品供应计划。市菜蔬公司除了准备一些大路菜,还从南方调进柿子椒、西红柿、菜花、黄韭等细菜1500多万斤。市食品公司派出200多人,分别到四川、广东、浙江、青海、内蒙古等地采购,调进猪肉、牛肉、羊肉、蛋品、家禽、腊味等食品近1亿斤。各商业公司和商店还安排了蜜饯、果脯、年糕等新鲜的传统食品。年货的供应量和品类大幅增加。(1980年1月25日《北京日报》2版,《为首都春节市场准备丰富多彩商品》)

1980年1月25日,《北京日报》2版

在服务方面,为方便顾客购买,1981年春节前,本市的菜市场、食品商场争相推出各种便民措施。比如西单菜市场农历腊月廿七、廿八、廿九三天实行昼夜营业;朝内菜市场在门口增设鱼、鸡、鸭、蔬菜等临时售货摊;东单菜市场出车为少数民族送牛、羊肉到户;崇文门菜市场蔬菜专柜把3至5种细菜预先加工装袋,分为2元、3元、4元、5元等价格出售。(1981年1月27日《北京晚报》1版,《本市一些菜市场食品商场春节期间采取多种便民措施》)

那时还出现了一种颇具时代特色的年货售卖方式——年货大棚。1982年春节前夕,为了减少顾客排队时间,本市4个城区除增加摊、点、节日商品专柜外,还在大、中型菜市场、副食商店、食品店门口设立了61个售货大棚,专售糕点、水果、烟、酒、鸡、鸭、肉等销售量大的商品。(1982年1月21日《北京晚报》2版,《副食菜蔬商店全力搞好春节供应》)随后,其他商家也纷纷效仿,隆福寺小吃店、虎坊路小吃店等单位,春节期间也在前门、大栅栏、虎坊桥、甘家口等地区,设置了15个年货供应大棚及专柜。海淀区供销社相继在温泉、北安河、永丰等地搭起临时售货棚,增设摊位30多个……

1984年,全市城近郊区搭设的年货大棚达到近300个,另外还有新增的售货网点3000多个。年货大棚可以说是“全市开花”。随着供应的增加,那时人们购买年货的口味也提高了。当时有一句流行语:“买肉要瘦的,买菜要细的,买糕点要西式的,买衣服要毛料的。”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购买年货的新需求。除了吃的、用的,一些高档耐用消费品也成了人们心中理想的“新年货”。电冰箱、彩色电视机、双缸洗衣机等商品自不待言,就连普通牌子的12英寸黑白电视机,春节前各大商场也基本售罄。东风市场节前一周内,仅燕舞牌收录机就销出1800台。(1984年2月9日《北京日报》1版 ,《边整边改气象新 春节供应服务好》)

1985年,国家将粮棉油蔬菜等主要农副产品的统购统派制度逐步改革为以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取消了长达30多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市场供应更加丰富和活跃。当年春节期间,仅崇文门菜市场的年货品种就达到上千种。

伴随着农副产品的放开,全国各地的年货直接涌进北京市场,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春节农副工产品展销会”。1985年2月,首届“春节农副工产品展销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市民在家门口就能采购到全国的特色年货。黑龙江的野生黑木耳、野生榛蘑;广西的大料、柑橘、纯蔗糖;山东掖县的梭子蟹、大蛏子;白洋淀水产公司的鳜鱼、鲤鱼;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干、葡萄酒都广受欢迎。(1985年2月6日《北京日报》2版,《各地特产 荟萃京城》)因为受欢迎,这个一年一次的展销会举办了好几届。

1985年2月6日,《北京日报》2版

大商场万场促销年货足

1988年,农业部开始实施“菜篮子工程”,调动了广大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北京菜市场的物资供应逐渐充足,各种蔬菜、水果、鱼和肉可以随时买到,到春节时更是应有尽有。在“吃得好”的基础上,多元年货时代到来。

1991年“两节”期间,除二商和供销社系统继续开办节日购货大棚、年货专柜等活动外,北京的商业部门举办了1200多项展销会,其中王府井百货大楼、西单商场、隆福大厦、新东安市场、长安商场、新新服装公司六大综合商场举办各类展销活动有260项。年货的主战场明显从以往的副食店转移到了大商场。(1990年12月23日《北京日报》1版,《两节市场好丰盛 货源充裕胜往年》)

1990年12月23日,《北京日报》1版

那时的年货市场已经供大于求,商家开始推出促销活动。1997年春节前,本市大、中型商业企业推出多种主题、各具特色的展促销活动万余场,并设立年货专柜,增加剪窗花、写对联、预订戏票等服务项目。购买年货的市民“受宠若惊”,面对丰盛的年货着实“豪横”了一把。(1997年12月28日《北京日报》1版,《两节市场准备就绪 粮油肉蛋菜总量有大幅度增长》)

要说促销真让市民得到实惠的还要数打折。1999年春节期间,王府井百货大楼万余种商品大幅让利,其中职业女装3至5折,羽绒服5折起。贵友大厦的名牌羊绒衫6至8折;二层特卖场名牌皮鞋、皮具3至5折;家电部大家电、声像制品按进价销售。城乡仓储大超市举办了“闹新春、与民同乐”活动,购物满50元可参加大转盘抽奖。(1999年2月12日《北京日报》2版,《百货琳琅市声欢万民便利实惠多》)

为了吸引人气,各个商场还在“引流”上下功夫。蓝岛大厦举办了时装表演、名厂名品联展,还有著名商标识别介绍和现场咨询,让顾客既开眼界又长本事。新东安市场举办了春节庙会,集购物、传统表演、曲艺、小吃于一体。顾客边看边玩,顺手买了年货。(2000年1月20日《北京晚报》1版,《京城商家节前“抢市”》)

2000年1月20日,《北京晚报》1版

动动手指坐等年货到家

进入新千年,春节期间在京城的各大商场转一转,很多市民在忙着挑衣服、买糖果的同时,也被一些数字产品所吸引,手机、掌上电脑、数码相机等IT新秀悄悄地挤进当年的节日礼品市场。北京人过年的消费发生了质的变化,年货市场在向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凸显出时尚、高科技的特点。(2000年2月14日《北京日报》5版,《数字产品成了年货新宠》)

与此同时,购买年货又多了一条途径——“上网”。人们在家中用鼠标“轻松一点”,便免除了在商场里的拥挤、大包小包肩扛手提等麻烦。家住芳古园的陆荣女士是一位“网购”尝鲜者。2001年春节,她在网上买了不少年货:春联、小家电、DVD光盘……深切体会到了网络的便捷。(2001年1月19日《北京日报》5版,《今年时兴网上办年货》)2002年春节,网上年货的服务更进一步,不少网上超市开设了年货专区。让网购者感到惊喜的是,他们给家里订的年货,有时会比他们“早到家”。

手机的普及和电商的兴起,彻底变革了年货的采购方式。2017年春节前,家住三源里的邢女士想买点儿车厘子,刚打开手机,一条关于车厘子的推送就显示在她眼前。她赶紧招呼老伴儿:“咱小区邻居都在买车厘子,最近搞活动特便宜。”原来,邢女士上的是基于区域化购物习惯大数据推出的个性化购物平台。她只要扫一扫经常上门送快递小哥的二维码,就能进入自家小区的“智能卖场”。无需复杂的搜索挑选,周围人最频繁购买的商品、最适合本地需求的商品就会展现出来,配送小哥仿佛也成了她家小区的特约年货助理。无论是智利的车厘子、三文鱼,还是法国的红酒、西班牙的火腿……全球的商品她都能既方便又便宜地买到。(2017年1月19日《北京日报》2版,《网购时代,年货变了样》)

2017年1月19日,《北京日报》2版

近两年,老百姓的年货喜好出现了回归传统、青睐文化的趋势。2023年两节期间,文化消费市场生机勃勃。从老字号的“兔兔饼”到融入非遗技艺的“兔纸”,从新中式、马面裙、汉服等国潮服饰到各大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的文创产品,都很受年轻人欢迎。不少潮流年货,动动手指便可送货上门。(2023年1月13日《北京日报》4版,《顶流兔墩墩折射“文化+”消费更多可能》)

2023年1月13日,《北京日报》4版

从票证时代到买遍全球,从吃饱穿暖到文化享受,伴随着年货的日益丰富,年货置办方式越发便捷,人们过年平添许多欢乐。

资料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