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首个!这一国家级试验区获批,数据要素释放广阔“青岛机遇”

回澜听涛
数智赋能,山东再迎发展大事件。
近日,国家数据局批复同意山东省建设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这也是山东省数据领域首个国家级试验区。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下,数据正深度参与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变革和重塑,释放出与日俱增的影响力。我国拥有超1.8亿经营主体,更拥有丰富多元的生产生活场景,数据要素的加入,更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能。

2024年,首次全国数据工作会议召开,确立未来发展重点,其中就提到开展深化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等一系列试点试验工作。
在这一背景下,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的获批,不仅是对山东数字发展成效、应用场景、市场潜力的认可,也代表着山东省在数据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等方面,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进一步发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挖掘数据要素发展价值,形成相对完善的数据生态,是山东省打造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的目标,同时也向各个城市释放出广阔的发展机遇。

从盘活数据要素,到提升城市数字化建设水平,青岛已经积累了一批实践成果,创新的产业体系以及丰富的应用场景,也为未来区域的发展打开多种可能。
把握山东省建设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的机遇加“数”发力,青岛向高质量发展再进一步。
01
日益重要的数据
数字经济时代来临,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
一个家电制造领域的案例就能够直观显示数据对于生产生活的正面驱动。
在过去,家电产业注塑工艺相关参数繁多,具有周期长、难度高等特点,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收集家电企业的运行数据,研发注塑大模型,在数据要素的加持下,将注塑机能耗平均降低10%,每台注塑机每年可节约成本1.5万元。

在数据的参与下,一条产业链的一个节点,就能够得到如此可观的提升,让数据要素深度参与到市场化配置改革,与千行百业相结合,就有了更为现实的意义。
2023年10月,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等政策“组合拳”,也进一步为全国数据市场的构建,指明清晰的方向。
回应发展要求,山东也开展“数据要素×”行动,积极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截至去年10月,依托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山东汇聚起高质量公共数据2300余项,在工业制造、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等12个重点领域打造了50个标准化程度高、数据范围广的高质量数据集,累计开展数据共享490亿余次,开放数据272亿余条。
也正因为山东数据资源富集,应用场景丰富的特点,为开展数据要素综合实验提供了空间广阔、潜力巨大的数据市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山东将加力促进数据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力争到2027年,形成一批重大标志性、引领性、具有山东辨识度的试验成果,出台一批务实管用的数据基础制度落地细则,推出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推动区域发展向未来“加数”。
02
持续“进击”的青岛
数据要素的重要性不断攀升,实际上青岛也凭借敏锐的感知率先展开探索。
在过去的2024年,青岛坚持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数字青岛2.0”工程,积累了一系列的领先实践。
通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试点,青岛完成了51.07亿条数据资源登记,在全国率先实现数据交易完全场内交易、金融监管闭环和全流程线上业务闭环,并在省内率先出台数据要素发展财政支持政策。

进一步打通数据壁垒,推动数据资源自如“流动”,一年来,全市融合汇聚公共数据总量超2240亿条,发布首批高质量数据共享开放清单454项。此外,依托青岛门类众多、基础雄厚的产业优势,青岛全面发力“数据要素×”,在海洋、工业、农业等领域也形成了300余个高质量行业数据集,政务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超99.7%,为数字青岛建设提供了基础支撑。
诸多行动重塑了数据的价值和生态,而数据也同样让城市产生积极的变化。
一方面,通过与生产生活各个环节相连接,数字要素焕发出更大的活力,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全市已有71家企业启动数据资产入表,16家企业完成入表金额超8000万元。数据要素产业园引进培育数据企业92家,青岛大数据交易中心上架数据产品、模型和算法384个,场内交易额累计超7700万元,海洋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累计交易额超2000万元。
“青易核”“青易药”“青易行”等11大场景,以及全国首个电子健康证明“数据核验”为代表的99个数据产品“上线”,进一步增强了数据要素的普惠性,为更多人的生活赋能。

另一方面,这份努力也体现在一系列的榜单排名上,让城市的“荣誉墙”拥有更多“数字”元素。
在2024数据要素50强城市中,青岛位列第十一位,在北方城市中排名第二;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发布的《2024年数据要素生态指数(城市)评估报告》将青岛列为第六席;国家数据局“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上,来自青岛的3个项目分别在各自赛道斩获佳绩。
03
未来广阔的机遇
数据要素的加入,再一次扩大城市的发展潜力。而将目光放远,数字化这一更加全面的概念,将释放出更为广阔的机遇。
推进全域向数字化加速迈步,青岛也在积极准备,迎接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多可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数字的传输搭建宽阔的“跑道”,青岛首先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上做足准备。
截至目前,青岛开通了北方首个规模化5G-A通感一体无线网,累计开通5G基站4.27万个,入选全国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在算力调度服务平台的参与下,成功赋能企业数量超3.6万家,“算力一张网”撮合交易超2200万元。
去年9月,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正式启动,意味着城市拥有了联通全球网络的国际通信枢纽,进一步实现对外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
在良好环境托举之下,数字以更快的速度以及更智慧的模式,渗透进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

聚焦产业数字化,青岛已累计培育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4家,全球“灯塔工厂”数量居全国首位,推进卡奥斯打造首个千亿级工业互联网品牌,柠檬豆获批全国“双跨”平台,并完成1000家企业“数转智改”。
发力数字产业化,新增省级产业大脑建设试点4家、省级示范型“产业大脑”2家,省级数字经济园区总量达10家。

将数字所带来的利好向全市各领域推开,青岛还在推进政务、医疗、交通等各个领域数字化建设的深入开展。青岛在“爱山东”上线包含134个重点事项的“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推出“无证明”应用场景138个,全国首个公共数据运营平台交通专区、养老专区和乡村振兴专区,也切实便利了广大市民的生活。
未来,青岛还将继续坚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作主线,持续做好“数字青岛2.0”收官与“数字青岛3.0”布局。与每一个发展机遇牵手,共同描绘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图景。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