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信证券5只资管产品拟变更管理人 大券商“参公”改造大集合遇阻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
日k线图

日k线图

谋求公募牌照进展缓慢的背景下,中信证券资管选择将旗下5只参公改造大集合产品(以下简称“参公产品”)转由华夏基金管理。

1月14日,中信证券资管提交的相关申请材料已获监管接收。

“截至目前,仅少数资管机构取得公募牌照,中信证券资管上述操作是按照相关指引建议来办理,且之前也有先例。”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有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所谓指引是指,此前出台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操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鼓励未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通过将大集合产品管理人更换为其控股、参股的基金管理公司并变更注册为公募基金的方式,提前完成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工作。

不过,变更管理人这类操作并非易事。

2024年底,最后一批(2021年底)完成公募化改造的券商大集合产品(以下简称“参公产品”)相继迎来“三年之约”,而转为公募基金的产品寥寥无几,多数参公产品采取了延长存续期的权宜之计。

与此同时,部分券商资管也在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人资格,但获得牌照的难度明显加大。

1月14日,中信证券资管旗下5只参公产品的变更注册申请同步出现在证监会官网上,且相关材料已获监管接收。

这5只产品包含3只债券型集合资管计划、1只FOF和1只偏股混合型集合资管计划,未来均有可能转为华夏基金旗下的公募产品。

在此之前,上述参公产品的运作均已满三年,并延长了存续期。

其中,2024年9月下旬,中信证券资管公告称,分别将中信证券债券增强六个月持有期、中信证券增利一年、中信证券信盈一年的存续期延长至2025年4月11日。

而中信证券品质生活混合型集合资管计划、中信证券财富优选一年持有混合型FOF是在2025年1月10日将产品存续期限延长至2025年6月30日。并且这两只产品均为第二次延期。

在第二次延期公告中,中信证券资管明确,公司已与华夏基金协商一致,共同推动产品(中信证券品质生活混合型集合资管计划、中信证券财富优选一年持有混合型FOF)管理人变更为华夏基金并注册为公募基金。

中信证券资管表示,上述事项将在取得中国证监会变更注册批复、产品成功召开持有人大会并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后方可进行,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与华夏基金密切协同合作,遵照法律法规及本产品合同等的约定,严格履行相应的程序和流程,平稳推进相关工作,充分做好份额持有人利益保护。

事实上,不只是中信证券品质生活混合型集合资管计划、中信证券财富优选一年持有混合型FOF,2024年12月底,中信证券资管一口气将旗下10只集合资管计划的存续期延长至了2025年6月30日。

但为何只有上述5只产品变更管理人,转由华夏基金管理?

这或许与产品前期的业绩表现较好、规模较大有关。

据Wind统计,2024年度,中信证券增利一年定开A、中信证券信盈一年持有、中信证券债券增强六个月持有A的回报率分别为7.39%、5.87%、4.46%,在中信证券资管旗下所有参公产品中分别排在第二、第四、第八名。

其中,中信证券增利一年定开A、中信证券信盈一年持有2024年度回报率分别跑赢基准回报率4.83、2.22个百分点。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中信证券增利一年定开、中信证券信盈一年持有、中信证券债券增强六个月持有的规模分别为1.3亿元、23.20亿元、5.38亿元。其中,中信证券信盈一年持有是中信证券资管旗下规模第二大的参公产品。

此外,中信证券财富优选一年持有A2024年的回报率6.05%,在中信证券资管旗下所有参公产品中排名第三。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中信证券财富优选一年持有的资产规模为5.5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上述中信证券资管旗下5只参公产品能够顺利变更管理人并注册为公募基金,或为行业带来有益的借鉴。

因为,根据指引,规范后的大集合产品3年合同期届满仍未转为公募基金的,将适时采取规模管控等措施。

而在2024年底,最后一批完成公募化改造的券商大集合产品也都达到了3年的运作“上限”,在相关券商没有取得公募牌照的前提下,券商大集合产品若要继续发展壮大,则必须转为公募产品。

排排网财富理财师姚旭升向记者分析,随着监管政策的推进,券商资管公募化改造是大势所趋。中信证券资管作为行业领先者,其操作往往具有示范效应。

并且,中信证券资管与华夏基金的合作,展示了券商利用股东资源进行业务整合的优势。其他券商如果有类似的资源也可以进行参考,以提高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对于尚未获得公募牌照的券商,变更管理人至参股的公募基金,不仅可以避免产品清盘,还能维持产品的正常运作,保护投资者利益。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公募基金的管理经验和资源优势明显,券商资管通过变更管理人至公募基金,可以提升产品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姚旭升进一步谈道。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到,如果券商将参公产品转由参控股公募基金管理,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双方都会从多个层面进行考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就目前来看,成功案例并不算多。此前,方正证券曾将旗下一只参公产品转由控股公募基金方正富邦管理,为行业内首例。

国元证券、东海证券也曾做过同样的尝试。

例如,2024年11月30日,东海证券公告称,公司已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准予东海证券海睿进取灵活配置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变更注册的批复》。

据悉,监管准予上述集合计划变更注册为东海价值臻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该集合计划将在履行相关程序后将集合计划管理人由东海证券变更为东海基金。东海证券持有东海基金49.94%的股权,为其第一大股东。

另一方面,对于公募机构而言,管理改造后的大集合产品可能会面临一些难题。

比如,“部分大集合产品可能需要对投资策略进行优化调整,以适应公募基金的运作规范和市场环境变化;在客户维护、系统对接与数据管理方面或对新管理人构成一定的压力。”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有关人士指出。

近期,不少运作满三年的参公产品选择了延长存续期这一选项。

据记者粗略统计,仅2024年12月以来,大约有60只参公产品发布了延长存续期并修改资产管理合同的公告。

对此,姚旭升谈道,许多券商尚未获得公募基金牌照,希望通过延长存续期,为自身争取更多时间来满足公募牌照的申请条件。同时,通过延期避免清盘或更换管理人导致公司资管规模下降,以维持现有资管规模和市占率。

“按照监管要求,参公改造产品需在三年内转为公募基金,否则将面临规模管控等措施。延期可以给券商提供缓冲时间,以适应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此外,部分券商选择延期是为了在产品到期前完成内部调整和优化,改进投资策略或调整管理费率,为投资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姚旭升表示。

另外,除了变更产品管理人、延长存续期,若不想清盘,大集合产品还有一条出路或为转私募产品。

指引第三条规定,“连续60个工作日投资者不足200人或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存量大集合产品,应当在过渡期内逐步转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

上述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有关人士提到,天风资管的大集合产品天风六个月滚动持有改造为私募集合资管计划,为业内首例。“然而,由公募转为私募在实操层面难度较大,需要满足私募资产管理计划的合格投资者人数、适当性等相关要求。”他表示。

或许,从长远角度看,获得公募牌照仍然是最优解,但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人资格的难度在增加。

姚旭升谈道,自2023年以来,监管机构对公募牌照的审批趋于严格,券商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牌照的获批速度明显放缓,需要更长时间等待审批结果。

等待过程中,还有多种因素会影响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的进度。

比如,“券商资管的业务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券商资管的业绩表现和规模增长,进而影响其申请公募牌照的进程。并且,根据监管要求,券商申请公募牌照需要权益类资管产品达到一定的规模,对中小券商而言难度较大。”姚旭升进一步指出。

此外,监管要求也在升级。近期,在就券商资管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人资格提出反馈意见时,监管明确,券商资管需要详细说明其资管业务与拟设立公募基金之间的同业竞争情况,并提供差异化发展策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