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观众缘下降,中外影院都在“求变”

环球时报

关注

本报记者 丁雅栀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张思思

编者的话:春节档的脚步日益临近,各大影片备受关注的同时,中国电影市场过去一年的表现也被频频报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近日对中国2024年电影票房进行了总结。1月1日,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425.02亿元,同比下降23%;观影总人次10.1亿,2023年同期为13亿。中国电影产业正面临着诸多变化,观众消费趋于理性,对影片质量等需求调整……对于上述改变,电影院受到的影响无疑最为直接。

电影市场失去“口红效应”?

“我去年只在电影院看了5部电影,有两部是重映的《哈利·波特》。与往年相比,看的电影少多了,我也没有那么强烈想要走进电影院看某一部电影的欲望。”27岁的宋伊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

像宋伊一样“不再频繁走进电影院”的消费者有很多,影响他们不再走进影院的原因也有很多。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专家的话表示,从国内外经验来看,电影消费大多数时候是逆经济周期的,即具有一定的“口红效应”。数据显示,尽管2024年票房成绩在过去5年中位列第三,但对比2015—2019年中国电影增长迅猛的时代,依旧存在较大的差距。2024年总票房仅与2015年体量相当,同比2023年下降23%。那么,“口红效应”是否消失了?电影消费增速为何下滑?

“作为业内工作者,前几年上映的电影我几乎一部不落,但去年我进电影院的次数少了很多。我其实关注了几部电影,但觉得没必要花钱去影院看,因为我各个平台都有会员。”在电影行业工作了8年的制片人陈娇也有类似的体会。在她看来,能让观众有意愿去影院看的电影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虽然在手机或平板上能看到,但还是希望从IMAX上获得新体验,比如《哈利·波特》《沙丘》或《奥本海默》,这类电影的视效只有在大银幕上才能看到细节,那种沉浸感是无法替代的;另一类是内容上特别吸引人的。

猫眼研究院发布《2024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下称《洞察》)分析称,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票仓,在于年轻及观影频次较低的观众群体。票房显示,2024年部分重点档期的头部影片影响力减弱,导致轻频观众的观影意愿不高。同时影院观众年龄已连续4年上涨,TOP10影片中仅《默杀》《异形:夺命舰》的观众相对年轻。

此外,观众的观影习惯和需求正在发生变化。随着流媒体服务和短视频应用的普及,观众的视听内容获取方式被重塑,更倾向于在家观看视频,尤其是年轻一代。与影院提供的充满仪式感的观影体验不同,手机上、电视上各类热门影视剧、自制短剧、创意短视频琳琅满目,短平快的观看体验使观众形成碎片化、感官化、交互化的观影习惯,一部分人甚至对影院观影长篇叙事、单向度观赏的接受程度有所下降。

《2024电影市场年度盘点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观众总基数4.3亿;57%2024年只看过1次电影;线上“刷短视频”的频率持续上升,线下娱乐消费频率整体降低。观众影院及网上观影的消费支出增速放缓,电影行业面临其他娱乐活动的竞争。

影评人董铭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观影习惯和视频传播方式变化给电影产业上下游带来影响。流媒体、短视频、手机竖屏模式都是对传统影院大银幕的冲击,如何把观众从便宜、免费的家用和随身娱乐端拉回来,愿意买上几十元的电影票走进影院,这其实是整个产业链,从创意到传播都要考虑的。

观众心理、喜好每年都在变

《洞察》分析称,整体看来,电影行业亟需“求新求变”,创作更多当下的、新鲜的、与观众需求高度契合的作品。需要更新鲜的类型元素,与更匹配观众精神诉求的银幕故事,以吸引年轻观众观影,带动票房增长。

从主创人员画像来看,2024年国产新片多由“80后”导演、演员领衔。为打造年轻化的内容,电影市场需要更多年轻创作者,以及更多女性创作者的加入,以平衡性别视角。

回溯国内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诸多深层次问题。据陈娇介绍,国内电影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并未完全形成系统性的完整体系。商业类型片蓬勃发展过一段时期,但直到2019年前,国内电影制作在规划上尚存在不足。头部影视公司虽采用制片人中心制,但在创作层面,导演仍占主导,制片人多为服务型角色,这与好莱坞制片人拥有较大话语权的情况不同。

陈娇向记者进一步解释称,以出品公司为例,若购得如《飘》这样的原著小说IP(知识产权),会先委托制片人匹配合适导演。制片团队先开会,将小说改编成适合电影叙事的故事,形成一句话概括、基础大纲和人物小传。此时编剧介入,开始创作剧本,将小说进行改编。开发阶段可能有导演提前参与创作,也可能由导演直接修改剧本后拍摄。开发完成后,进入融资和主创匹配阶段,制片人根据剧本规划预算,寻找投资方和制作团队。之后进入制作阶段,拍摄完成后进入后期制作,剪辑出成片。最后是宣传发行阶段,让观众知晓电影上映信息,并争取在院线获得好的排片位置和时段,吸引观众购票观影,直至票房回收,整个过程大概需要5年时间。

董铭认为,电影公司的盈利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既要兼顾票房的收成、制作成本的投入,还要预计热门档期不菲的宣传投入。从风险性来看,科幻、魔幻、战争类影片的投入大、周期长,从立项到上映中间不可控因素多;而喜剧和现实类题材则更加灵活,投入不高,如果能成为爆款,回报率更高。电影公司可以涉足不同类型,大制作和小成本合理搭配,分散风险,同时尝试新型宣发方式,用具有创意的营销博得更广泛传播,最终反映在票房上。

“电影行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尤其是对于那些被搁置多年的电影项目。观众的心理、喜好和关注点每年都在变化。比如科幻电影需要在视效上达到让观众信服的水平,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这就要求导演和制片公司,提前预测消费者的观看习惯和消费趋势,准确判断社会心理和群众的需求,从而找到符合未来市场需求的项目。”陈娇说道。

美国影院也面临挑战

电影市场的一阵“冷意”在整条电影产业链上传导,电影院的感受最为直接。首先,从投资成本维度审视,电影院的前期投入不菲。《中国电影院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业内测算电影院成本投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座位数*(8000—1.2万元),另一种是按照场地面积*2000元/单个平方米。如500座位的电影院总投资约在400万到600万元。单家电影院面积为3000平方米,对应总投资高达600万元。

收入结构层面,电影院围绕To B端收入包括广告、共享充电宝、按摩椅合作、电影院展厅租赁、特殊收入等。围绕To C端的收入包括票房分账收入、零售收入,如三四元的爆米花在电影院卖到三四十元,利润率能做到90%。电影院分账收入整体较为复杂,单张票价30元的3.3%和5%需分别作为税收和电影事业专项基金,剩下91.7%由电影产业链上从制作方、发行方、院线、电影院进行分账,电影院在整个分账环节中拿到的比例最高,通常在50%左右。

但据了解,电影院回本周期正在拉长。一方面观影人数减少对票房分账带来冲击,另一方面电影院广告客户正在减少。

不仅是中国,美国电影院同样面临挑战。因疫情影响、流媒体平台的涌现、票价以及电影成品的质量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去电影院。2020年,美国电影院甚至出现一波关闭浪潮。之后采取一系列“自救”措施,比如提高影院硬件设置,优化舒适度;其次,优化网络订票体验。另外,利用社交媒体为上映影片进行市场推广。有些影院甚至会举办现场音乐会。

董铭表示,国内影院也在积极应对,比如近日有影院推出19.9元特价票,就是为了把观众拉回影院,充分利用非黄金时段的排映。对一些有空闲时间、可以接受20元左右价格的观众具有吸引力。至于开发新生态,譬如亲子场、主题活动场、主创见面路演活动等,近年也的确有一些影院在尝试,但还算不上转型成功,更多是提高话题性和关注度,吸引观众回到影院。“电影院还是有其独特的视听环境,目前我认为还不必改变经营方式,本末倒置。”

加载中...